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桑园从秋季10月至来年4月为冬闲季节,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桑园经济效益,可套种"中豌六号"青豌豆.该品种属早熟矮生直立型品种,株高40~50 cm,有2~3个分枝,单株结荚7~10个,荚长7~9 cm,荚宽1 cm,荚厚1 cm,单荚含种子6~7粒,单个青豌豆荚重4.5~5.0 g,呈浅绿色.嫩豆食味鲜美,皮薄易熟,深受市场欢迎."中豌六号"一般从播种出苗到青荚成熟150 d左右,每667m2一般可产青荚600~800kg,或干豌豆籽粒170~225kg.可增加收入500~600元.该品种主要优点是开花、成熟早,结荚整齐,灌浆鼓粒快,直立性好,适合在桑园套作.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利用嫁接体进行二段育苗,用小苗带叶移栽方法,建园和在嫁接体一步成园田中补缺的技术,具有成活率高,培管简单,用工省,可真正实现当年一步成园。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家蚕中肠型脓病发病率普遍较高,尤其中晚秋蚕更甚。据调查了解,发生中肠型脓病较多养蚕户的张种产茧量一般在25kg左右,比正常户的产茧量低30% ̄40%,发病严重的养蚕户,张种产茧  相似文献   
14.
试行蚕桑保险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秋蚕期,海安县西场镇根据省、市、县的要求,积极开展试行了蚕桑政策性农业保险,目的是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的方针,积极探索蚕桑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有效提高蚕桑防灾能力和参保者灾后恢复生产的能力,为蚕桑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提高桑园间作效益的组织与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安县西场镇是全县蚕桑生产重点镇之一,全镇现有桑园面积14246亩,近1万农户栽桑养蚕,近年来全镇蚕茧收超4000万元,该项是全镇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发挥蚕桑产业优势,2002年至2006年,镇政府号召广大蚕农在秋末冬初于桑园内间作青豌豆、榨菜等蔬菜,4年累计推广面积45000亩,间作物总收益达3800多万元,年平均亩收入840元,约占蚕茧收益的25%,有效地提高了桑园单位土地面积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共育大户顾维才18年来每年都进行春、秋2季小蚕共育,每期共育220多张,经他共育的7200多张蚕种的小蚕,分发给蚕农饲养后期期高产,得到了广大蚕农的信任,成为全县闻名的共育大户。他的共育经验是高标准建设共育室和配套共育设施,在共育中加强消毒防病、做好补催青工作、控制好共育室的温湿度、使用收蚁袋收蚁、精选良叶坚持试喂蚕、稀放饱食做好眠起处理等关键技术措施精心饲养小蚕;同时,为确保小蚕共育质量,建立了小蚕共育成品蚕的标准、安全防范、跟踪服务等共育室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蚕种的补催青收蚁,通常采用纸包收蚁和网收法。传统方法摊种麻烦,费工、且不易将种粒粒摊平,稍有不慎还会将蚕种泼撒掉。蚕卵孵化后,蚁蚕容易四处逸散,采用画黑框效果不理想,用防僵粉堆圈又费工。使用收蚁袋进行补催青收蚁,既安全、快速,又能将蚕种能粒粒摊平,方法简单,可减少收蚁操作过程中对蚁蚕蚕体的伤害和损失1%以上。有利于补催青,可提高一日孵化率2个百分点,提高小蚕共育的工效60%,为小蚕规模化共育开辟了新路,张种可提高单产2kg。我镇从1998年开始推广应用收蚁袋,10年共推广了50万个,在全县起到了试验示范作用,全县现已普及使用收蚁袋达发种的60%以上。得到了广大蚕农的好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实施蚕桑政策性保险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秋蚕期,西场镇根据省、市、县的要求,积极试行了蚕桑政策性农业保险,目的是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的方针,探索了蚕桑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蚕桑防灾抗灾和参保者灾后恢复生产的能力,为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全镇共  相似文献   
19.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用药适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是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有效药剂,但在生产中施用2次的成本较高,为探明该药剂用药1次防治稻瘟病的最佳防治时期,进行了在水稻破口前、破口期和破口后3个时期分别用药1次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施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次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桑园套种荠菜的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桑园秋冬季套种荠菜,是桑园综合利用实现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2009年海安县西场镇与江苏凯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桑园生产荠菜600亩的订单,由公司提供荠菜种子,成品荠菜由公司实行最低保护价按每公斤0.5元全部收购,全镇共产成品荠菜600吨,增收6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