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自从1992年棉铃虫大爆发以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转基因抗虫棉研究。从1996年开始,我所开始进行抗虫棉杂交选育工作,经南繁北育,目前已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虫棉品系2个(4786、4830)。2001年我们对这两个抗虫棉品系的抗虫性及产量性状进行了鉴定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试材田间试验参试品系4个,4786和4830是常规抗虫棉;2401和2409是抗虫杂交棉F2代材料;室内棉铃虫抗生性试验和罩笼接虫试验参试抗虫品系7个,即:4786、4830、4429、4501、4807、4853和4877。辽棉15号为非抗虫对照品种(CK);美国抗虫棉33B和中棉所30(早熟)为抗虫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2.
棉花群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顾恒琴,王国山,毕淑兰(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是棉花栽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北方特早熟棉区因其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不足,已逐渐形成“矮、密、早”的栽培体系,但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对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品种资源是进行作物育种和一切生物科学研究的基础。本文结合辽宁省品种资源工作现状,阐述了品种资源在作物育种中的重要性和工作内涵,提出了辽宁省“九五”品种资源工作目标和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辽棉15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1984年从辽1038品系中选择特早熟多铃变异株,经人工病圃多年定向培育而成的特早熟、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辽棉15号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经病圃鉴定,枯萎病指数051%,黄萎病指数745%,黄萎病的抗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  相似文献   
15.
短季棉主要性状遗传分析与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个杂交组合后群体表现,分析了不同遗传背景下早熟性,丰产性,纤维生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下加性效应是最基本的。霜前皮棉产量,皮棉总产量的杂种优势主要是由显性或上位性效应引起的。纤维品质性状多受加性效应控制。纤维长度、单纤维强力性状除加性效应外,还受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影响。在早熟丰产优质诸性状的同步改良中,宜选择霜前皮棉产量高,品质较好的品种为基础亲本,另一亲本应具备单纤维强力突出,  相似文献   
16.
17.
辽棉12号生育期130天(夏播110天),枯萎病指数0.64%,黄萎病指数9.6%,纤维主体长度29毫米,纤维比强度22克/特克斯,麦克隆值4.2丰产性好,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8.
棉种产业化是发展我省植棉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辽宁具有实施棉种产业化的育种优势和基地网络优势。笔者认为,辽宁要实现棉各产业化,应抓好4个主要方面,即抓住优势,完善良种繁育和供种体系;把握重点,建好种子加工生产线;协作攻关,突破种棉购销体制障碍;强化培训,完善棉种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草原资源监测结果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掌握全省草原资源与生态变化情况,为实现草原依法管理、有效保护、科学建设、合理利用提供依据,2007年辽宁省草原监理站继续组织开展全省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朝阳、北票、凌源、建平、喀左、阜蒙、彰武、义县、凌海、建昌、盘山、康平、岫岩、本溪等14个县(市),对其中的9个县(市)、21个乡进行了全面草原资源现状调查,同时在彰武、建平县分别建立了定点常年动态监测样地.本文仅就2007年草原监测与资源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辽棉16号密度与速效氮肥施用方法二因素试验的产量结果的统计分析,探索了种植密度和速氮施用方法对辽株16号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辽棉16号在辽宁棉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是10500株/hm^2。最有效的氮肥施用技术是:在施用底肥磷酸二铵375kg/hm^2的基础上,穴施花铃肥尿素22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