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9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林业   366篇
农学   330篇
基础科学   429篇
  270篇
综合类   1854篇
农作物   230篇
水产渔业   160篇
畜牧兽医   1477篇
园艺   401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91.
国内外研制的移栽机并不适用于蔗苗移栽,因此,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蔗苗移栽的移栽机械.通过有限元软件对蔗苗移栽机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蔗苗移栽机机架工作负载下的最大综合位移为1.873 mm,最大应力为65.386 MPa,最大应力小于移栽机机架材料的屈服强度235 MPa,符合强度和刚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92.
中国稻田土壤有效磷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磷平衡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农业农村部始于1988年的全国稻田土壤监测数据库为基础,将稻作区划分为东北、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长江中游、华南和西南五个区域,分析近30 a各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磷肥回收率及农学效率和磷素的表观平衡,揭示各区域间稻田土壤磷素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特征,为稻田土壤磷素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全国主要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1.18 mg·kg-1,各区域间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华南区最高(33.71 mg·kg-1),西南区最低(12.49 mg·kg-1)。除长江中游外,其他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均随施肥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全国平均年增速为0.36 mg·kg-1。随施肥年限的延长,各区域均表现为磷素盈余状态,全国土壤磷素盈余量年均为35.03 kg·hm-2,其中华南区磷素盈余速率最高(51.31 kg·hm-2·a-1)。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磷素累积盈余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平均每盈余磷素100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0.82 mg·kg-1。各稻作区磷肥回收率和磷肥农学效率均随施肥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其中以西南区最高,分别为35.92%和69.02 kg·kg-1。近30 a来,各稻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素累积盈余量随施肥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土壤磷肥回收率和农学效率表现出区域差异,应根据当地磷素平衡状况适当调整施磷制度,西南区应增施磷肥,保证作物的正常磷素需求;华南区可减少磷肥施用量,提高磷素利用率,降低面源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用GnRH并列体二聚物(GnRH-TDK)主动免疫SD雄性大鼠观察其对大鼠垂体-睾丸轴功能的影响,以探讨GnRH主动免疫去势的分子机理.24只性成熟SD雄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雄鼠于12周龄时初免,8周后加免,对照组雄鼠不做任何注射.每两周采集血液放免法检测血清抗体滴度及激素含量变化.加免后4周脱颈处死所有雄鼠,收集垂体、睾丸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相关生殖基因mRNA的变化.结果显示,GnRH主动免疫后12只免疫雄鼠中11只血清GnRH抗体滴度显著上升,血清LH、FSH及睾酮(T)均极显著下降到检测限附近或以下(p<0.01),同时睾丸严重萎缩,其重量及体积下降到对照组睾丸的20%(p<0.01),组织切片显示,曲细精管上皮组织严重受损,管内仅有少数退化的精原细胞.与对照组相比,GnRH主动免疫极显著下调雄鼠垂体GnRH受体、LH-β、FSH-β和睾丸LH受体及FSH受体mRNA表达水平(p<0.01).由此可见,GnRH主动免疫可通过下调垂体GnRH受体、促性腺激素亚基及睾丸LH、FSH受体基因表达,影响垂体-睾丸轴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4.
河北省新乐市刘辛庄村,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早春覆盖双膜栽培鲜果花生,夏季种豆角,秋季种大白菜的优化种植模式,亩纯收入可达7000元以上,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5.
出版传媒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及独特的意蕴释读方式.出版传媒业承栽着传承文化与繁荣其多样性的光荣职责,通过对其它国家出版业保障文化多样性的分析,可以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96.
稻李氏禾是一种水田恶性杂草,根据稻李氏禾发生及危害特点,提出了"以农业措施为基础,以化学防除为主导,田内防除与田外防除相结合,达到田间防除控危害、田外防除除隐患的目的"的综合防除指导思想,将各种有效的防除技术加以组装,对稻李氏禾进行综合防除。  相似文献   
997.
冀东稻区防治主要螟虫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选择了4种杀虫剂进行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剂试验,结果显示:20%康宽(CoregenTM)150 ml/hm2防效最好,其杀虫、保穗和保叶效果均超过95%,50%灵蛙1 200 ml/hm2、20%解千愁1 350 ml/hm2、15%阿维毒1 800 ml/hm2防治效果也较理想,其杀虫、保穗和保叶作用分别达90%左右。4种新型杀虫剂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药剂——90%杀虫单sp(900 g/hm2)、18%杀虫双(3 000 g/hm2),在试验剂量下,4种杀虫剂对水稻的正常生长无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98.
文章介绍了应用于大豆遗传转化的研究方法,讨论了遗传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再生系统不完善以及转化效率低等问题,以及遗传转化在农业应用上取得的一些成果,以便拓展其在农业上的应用范围。因此,建立高效的大豆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使之广泛应用于大豆生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9.
板栗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河北省板栗生态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丰和燕明2个板栗品种为试材,应用编号为ISSR52的引物,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dNTPs、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和甲酰胺等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20μLISSR反应体系各组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Buffer(含2.0mmol/L的Mg^2+),dNTPs0.2mmol/L,TaqDNA聚合酶1.0U,引物0.2μmol/L,模板25ng。加入2.0%的甲酰胺有利于减轻背景的干扰。利用该体系对9个河北省板栗品种(系)和1个山东省板栗品种进行了分析,以明确河北省板栗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对53个ISSR引物的重复筛选,获得了19个稳定的ISSR引物,在10个品种(系)中共产生93条带,33.3%为多态性务带。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明确河北省板栗可分为燕山和太行山2个生态型,并且太行山地区的板栗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00.
脱毒马铃薯春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点,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际,总结脱毒马铃薯的春季高产、稳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深翻土壤,整地作畦;暖种催芽,切块待播;配方施肥,施足基肥;适期早播,覆膜栽培;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