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林业   187篇
农学   232篇
基础科学   160篇
  163篇
综合类   1074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111篇
畜牧兽医   582篇
园艺   188篇
植物保护   14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71.
 为明确芝麻叶斑病病原菌及其致病力,本研究以河南不同地区芝麻上分离所得叶斑病分离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探讨这些分离物的分类属性,并且进行离体叶片和活体茎杆接菌,进一步探究了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差异。结果显示分离所得的6株芝麻叶斑病分离物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存在差异,分生孢子多数呈倒棍棒状,具隔膜,6个菌株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一致性达99%以上,结合形态特征与ITS序列将其鉴定为山扁豆生棒孢。室内人工接菌芝麻发现,这6个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芝麻叶片上,20180909-03属强致病力菌株,20180821-01、20180909-05和20180824-01属中等致病力菌株,20180904-02-02和SF1-1属弱致病力菌株;在芝麻茎杆上,20180824-01致病力最强,其次是20180821-01、20180909-03和20180909-05,SF1-1和20180904-02-02致病力最弱。研究结果证明山扁豆生棒孢不同菌株在芝麻上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972.
研究烟粉虱传播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的发生规律,建立其预测预报模型,能够指导田间早期有效防治。本研究于2014年-2018年每年采集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大棚番茄和杂草的植株叶片,并收集植株上携带的所有烟粉虱,以健康番茄、杂草叶片和室内饲养的健康烟粉虱为阴性对照;实验室ToCV侵染性克隆接种的感病叶片以及从感病叶片上获毒的烟粉虱为阳性对照,将采集的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和鉴定等试验。根据病情发生规律,建立了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预测预报模型,模拟所得方程为:Y=2.570+0.089X4-7.548X7,其中Y为11月份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率,X4为采集的样品上平均每株所携带的烟粉虱数量,X7为采集的田间杂草的带毒率。预测模拟结果显示,烟粉虱数量以及杂草的带毒率与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发生率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检测结果历史符合率为96.8%以上。明确了影响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的影响因子,基于烟粉虱数量以及杂草的带毒率,构建了病害预测预报模型。研究结果有助于及时发现番茄褪绿病毒病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73.
自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以来,多地出现其幼虫为害麦苗的报道,但其对小麦中后期的为害特征未有明确的描述。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幼虫期与黄淮海麦区小麦生育期吻合时能否造成危害,本文通过在河南新乡、北京延庆进行田间笼罩和网室接虫试验,对草地贪夜蛾在小麦中后期上的为害特征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4月-6月草地贪夜蛾可以为害小麦;罩网情况下草地贪夜蛾可以取食小麦叶片、叶鞘,钻蛀小穗,造成蛀孔,还可以啃食小麦籽粒。在平均百株虫量为6头的网室内,平均被害穗率为11.0%。被害穗剥检发现,蛀孔率平均为17.80%,最高可达35.48%。研究结果为麦田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提供了参考。但本结果仅为笼罩条件下的数据,在田间自然状态下草地贪夜蛾幼虫对中后期小麦的为害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4.
总结广西恭城县葡萄的种植状况,全面系统提出恭城葡萄种植应选好品种、做好整形修枝、坚持合理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病虫综防治理,从而保证恭城葡萄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75.
高志慧  邹燕 《淡水渔业》2005,(Z1):109-111
研究了黄鳝对配合饲料、蚯蚓、鲢肉糜及鲢肉糜拌配合饲料共四种不同饵料的利用及经济效益的比较.试验分二批次共60 d,结果为:增重率在四种饵料中有明显的差异,配合饲料组与鲢肉糜拌配合饲料组之间差异不大(P<0.05,19%);但这两组与鲢肉糜组及蚯蚓组分别比较都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极显著高于鲢肉糜组的水平P>0.01;118%,83%.显著高于蚯蚓组水平P>0.05;44%,42%).饵料系数二批次的平均数,配合饲料组的是1.46;蚯蚓组的是5.36;鲢肉糜拌配合饲料组的是5.32;鲢鱼糜组的是9.43.饵料利用最好的是配合饲料组.生产kg鱼饵料成本核算鲢肉糜拌配合饲料组最低(15.43 元/kg),比配合饲料组(18.98 元/kg)少19%,比蚯蚓组(18.04元/kg)少14%;比鲢鱼糜组(16.97元/kg)少9%.四种饵料中,配合饲料组虽说是生长最快,增重率最高的饵料,但是成本核算最高,养殖者赢利空间不大,效益不显著.因此鲢肉糜拌配合饲料在本试验中是生长较快而又成本较低的饵料,为优选饵料.  相似文献   
976.
不同动物饵料对YY超雄黄颡鱼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近10年YY超雄黄颡鱼的生产和养殖记录,发现仅近几年投喂过水蚯蚓的YY超雄黄颡鱼性腺出现问题。实验设定4组不同饵料(丰年虫、浮游动物、红虫和水蚯蚓)连续投喂YY黄颡鱼鱼苗20 d(11~30日龄),选择60日龄统计各组YY超雄黄颡鱼的存活率、体长和体质量。水蚯蚓组YY超雄黄颡鱼的体长和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丰年虫组YY超雄黄颡鱼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解剖观察60日龄和1年龄YY黄颡鱼的性腺结构并统计1年龄YY超雄鱼的受精率,结果显示,水蚯蚓组YY超雄黄颡鱼的性腺有75%为兼性性腺(精巢和卵巢均存在),25%为无精小叶的精巢,且1年龄的YY黄颡鱼受精率仅为36.70%±4.05%,并显著低于其他3组,而其他3组性腺发育和受精率均正常。为研究水蚯蚓引起YY黄颡鱼雌性化具体原因,实验测量4种不同动物饵料的雌二醇含量,发现雌二醇含量均较低,推测YY超雄黄颡鱼雌性化的原因可能是水蚯蚓富集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导致。研究表明,在YY超雄黄颡鱼大规格苗种培育过程中,早期应投喂浮游动物或红虫,不宜投喂水蚯蚓。  相似文献   
977.
虾病的发生与流行,近两年在东沟县已十分猖撅,全县十多万亩对虾养殖池,发病面积达85%以上,发病引起减产面积70%左右,因患病绝产的面积达2~3千余亩,对虾疾病已严重地危害了虾民的经济利益,影响了对虾的产量,规格,限制并束缚对虾养殖的再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东沟县对虾病害危害最大的是黄鳃病。为了尽快地筛选出造成对虾黄鳃病的病原菌,根据病原菌做出有计划、有目标的定向防治试验,初步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78.
口蹄疫的传染性极强,传播广泛,给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危害,目前疫苗接种仍是主要且有效的防治手段之一。口蹄疫疫苗研制探索经历了从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到新型疫苗的过程,现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79.
全雄莫桑比克罗非鱼生长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应用人工控制鱼类性别三系配套技术可以获得全雄莫桑比克罗非鱼。实验证明,这种人工获得的雄性鱼与天然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基因生理型和形态构造是一致的。因此,预测它们在生长等方面的经济性能也具有一致性。本实验初步报道这方面的研究结果。材料与方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均为莫桑比克罗非鱼,但产生的途径不同。人工获得的雄鱼由雄性纯合系与原系配套((?)×(?)而来。简称实验雄鱼;天然雌、雄鱼指原系间配种((?)×  相似文献   
980.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对秘鲁红鱼粉、豆粕、葵花粕和玉米蛋白粉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以及膨化处理对其产生的影响。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蛋白质源组成,并添加0.1%的三氧化二钇(Y2O3)作为外源指示剂,将其分别制作成正常颗粒料和膨化颗粒料。将平均体重为(8.98±0.01)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成1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按照不同处理分别投喂相应饲料,喂养2周后采用后肠挤压法收集粪便样品至第6周。结果表明:大菱鲆幼鱼对4种蛋白质源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22.33%~65.50%、48.97%~85.28%、47.70%~84.14%和44.50%~81.16%。其中,秘鲁红鱼粉的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3种植物蛋白质源(P0.05);3种植物蛋白质源中以豆粕中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葵花粕次之,玉米蛋白粉最低;各待测蛋白质源中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基本一致。经膨化处理后,大菱鲆对4种蛋白质源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得到改善,尤其是3种植物蛋白质源,效果显著(P0.05),膨化处理后4种蛋白质源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总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24.26%~70.87%、57.20%~85.33%、68.27%~87.09%和49.23%~84.35%。由此得出,膨化处理能够提高大菱鲆幼鱼对秘鲁红鱼粉、豆粕、葵花粕和玉米蛋白粉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