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2篇
  2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土壤湿度的遥感监测在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Landsat TM影像,利用研究区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实测数据,对两种可以反映地表湿度的指标归一化差异湿度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Moisture Index,NDMI)和缨帽变换的湿度分量(Tasseled Cap Wetness,TCW)在西藏低植被覆盖区土壤湿度的监测结果进行精度验证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0~5 cm、10 cm和20 cm深度处,NDMI与土壤湿度实测值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6181、0.6853、0.5764,TCW与土壤湿度实测值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586、0.5101、0.5628。此外,NDMI、TCW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一致,但NDMI对土壤湿度变化更加敏感。通过对比NDMI与TCW反演结果的空间分布情况也表明,NDMI对土壤湿度的变化具有更好的区分能力,尤其是在高海拔的低植被覆盖区。该研究可为高原低植被覆盖区土壤湿度监测方法的选择与误差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Cd在不同盐碱化土壤中的解吸特性,通过批量平衡解吸试验,探究重金属Cd在3种盐碱化土壤中的解吸行为及不同环境因素对Cd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在3种土壤中的解吸过程分为快速解吸阶段、慢速解吸阶段和解吸平衡阶段,且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其拟合效果较好;Cd在3种土壤上的解吸能力顺序为重度盐碱化土壤>中度盐碱化土壤>轻度盐碱化土壤;在试验pH范围内(3~11),3种土壤对Cd的解吸量呈先降低后略有增加的趋势;Al3+、Ca2+和Na+浓度的增加均使3种土壤对Cd的解吸量增加;添加生物质炭的3种土壤对Cd的解吸量减少。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影响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lavus Men-myco-93-63活性代谢产物roflamycoin光不稳定的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不同光照环境、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溶剂、质量浓度等因素下roflamycoin的光分解率;检测8种光稳定剂对roflamycoin光分解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抑菌圈法测定了光分解前后物质抑菌效果的变化。结果显示,在roflamycoin的光分解过程中,太阳光和日光灯是其敏感光源,而紫外光并不能引起光分解;光照强度越大、光照时间越长、质量浓度越低,其光分解速率越快;在甲醇、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5种溶剂中的光分解速率无显著差异;roflamycoin光分解过程最终可以达到一个稳定状态,主要分解为3种物质,并与roflamycoin具有相同的五烯大环内酯骨架;8种光稳定剂均未表现出抑制光分解的作用。roflamycoin光照分解后对12种病原菌仍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玉米穗腐病菌等6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显著增强,抑菌圈直径增大7.64%~21.91%,对棉花黄萎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等4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显著降低,抑菌圈直径减小10.03%~91.46%。推测roflamycoin的光分解产物仍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4.
为了明确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胞外分泌蛋白是否可诱导对黄瓜白粉病的抗病性,通过硫酸铵沉淀的方法,从Men-myco-93-63的发酵液中分离出蛋白质粗提物,经SDS-PAGE电泳检测,蛋白质粗提物相对分子量在15~60kD范围内。该蛋白质粗提物对8种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未表现出抑制作用。但能诱导烟草的过敏反应,处理12h后,处理部位出现水渍状,24h后出现坏死斑。室内盆栽试验表明,该蛋白质粗提物可以诱导黄瓜对白粉病的抗性,诱抗效果为54.49%。  相似文献   
25.
以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乙硫氮为钝化剂进行堆肥试验,通过改进BCR连续提取法分析堆肥前后重金属活性变化,并研究乙硫氮添加时间及添加比例对堆肥前后鸡粪的理化性质及重金属Cu、Zn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硫氮各处理组堆体的最高温度>60℃,均持续>3 d;堆肥温度呈现堆肥初期大幅上升之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堆体pH呈现先上升后小幅下降并趋于稳定,堆肥结束时pH 8~9,各堆体C/N值范围在16~17,乙硫氮不同添加时间和不同添加比例对鸡粪堆体的理化性质无显著影响。相同添加比例时,在堆肥第21天添加乙硫氮处理组对重金属Cu、Zn的钝化效果要优于其他时间添加乙硫氮处理组。添加乙硫氮的T1~T8组钝化重金属Cu能力比ck组(未施加钝化剂的对照堆肥组)提高3.03%~24.17%;对重金属Zn的钝化能力比ck组提高2.36%~15.21%。堆肥第21天添加0.20%(堆体干物质的量)的乙硫氮更有利于提高鸡粪堆肥对重金属Cu、Zn的钝化效果。  相似文献   
26.
韩兴  陶伟  郭聃  王琳玥  谷伟  孙英  窦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00-6902
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按照《农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采用等间距法,以利用等指数80、100、120为间距,分别划分了吉林省农用地利用等。结果表明,以利用等指数80、100、120为间距相应划分了15、12、10个农用地利用等;以利用等指数100为间距对吉林省农用地利用等别进行划分较为科学、合理,为吉林省实行按等级折算补充耕地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LMH细胞进行驯化,获得一株可全悬浮培养的LMH细胞,命名为LMH-S。此细胞可适应无血清、高密度悬浮培养,以初始细胞密度0.5×106/mL~1×106/mL接种,细胞密度最高达6×106/mL。研究确定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LMH-S细胞制备FAdV-4抗原的最优参数为:接毒时细胞密度2×106/mL~3×106/mL、接毒量0.1MOI~1MOI、接毒后48 h~72 h收毒,所获抗原病毒含量不低于109.25TCID50/mL。试验鸡分别免疫0.02 mL、0.05 mL、0.1 mL、0.3 mL疫苗,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10、10/10、10/10、10/10,表明疫苗有效性良好。本试验成功建立了LMH全悬浮培养细胞株,确定了FAdV-4抗原的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工艺,验证了悬浮培养抗原的免疫原性,为高效FAdV-4灭活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硫酸铝对苏打盐碱土化学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苏打盐碱土中添加硫酸铝的质量分数为0%~0.6%时,土壤平衡溶液的pH值由10.2迅速降低至8.2,硫酸铝的质量分数为0.6%~2.0%时,pH值仅降低0.55,呈缓慢下降趋势。盆栽试验表明,随硫酸铝用量的增加,土壤中CO32-和HCO3-的含量降低,硫酸铝添加量为0%~0.4%时,SO42-含量增加,添加量为0.5%~0.6%时下降,土壤盐分组成:苏打型→苏打-硫酸盐型→硫酸盐型。土壤交换性Na 含量和碱化度与硫酸铝用量呈显著负相关(r=0.995 8,r=0.995 4)。水稻有效分蘖数、千粒重随硫酸铝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水稻当年产量最高可达6 000 kg/hm2,与对照相比,增产41.67%~66.67%。  相似文献   
29.
茎基腐病是河北省安国市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生产中为害较严重的多发性病害,对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和防治药剂的筛选。通过形态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将安国掌叶半夏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选用5种常用化学杀菌剂、2种生物杀菌剂和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抗生素粗提物对Py. aphanidermatum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5%精甲霜灵ES、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抗生素粗提物、40%氟硅唑EC、99%恶霉灵TC对瓜果腐霉菌丝的生长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2.81、41.74、54.16和56.90μg/mL;而1×10 11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1×10 6孢子/g寡雄腐霉菌WP、3%甲霜·恶霉灵AS和50%烯酰吗啉WP对该病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0.
从细胞接种密度、病毒接毒量、培养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优化,并进行放大培养,建立了猪瘟病毒的微载体悬浮培养工艺:细胞接种密度为每个微载体15个细胞,病毒接毒量0.05 MOI,采用DMEM/F12培养基进行培养和细胞消化瓶批式消化分散细胞,培养的细胞可以完成生物反应器10 L到50 L的放大,培养的病毒含量达到7.6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