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摘要:【研究目的】调查研究有机茶园中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类及种群动态,为茶树害虫优势种群的综合治理和持续性控制提供实据。【方法】通过灯光诱捕和茶园田间调查进行害虫和天敌的分类记录和数量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害虫45种,天敌24种。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黄蓟马、茶尺蠖和茶螨。主要天敌有蜘蛛,蜂类、瓢虫和草蛉。有机茶园天敌控害表现最好的时期是8月份,益害比为1:0.96。而在6月和9月害虫种群数量出现二个峰值,而且害虫总量增长量大过天敌增长量,自然控害作用滞后。【结论】茶园采取有机方式种植后,确实能保持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维护茶树害虫优势种群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群落的动态平衡。但要实现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减少虫害损失还必须结合其他防治方法,走综合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2.
广西六堡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堡茶是一种后发酵紧压茶,品质特点是“红、浓、陈、醇”,传统工艺的特点是渥堆发酵、蒸压、陈化。渥堆发酵主要机理是湿热和微生物作用,由此形成了六堡茶特有的的品质风格。六堡茶加工品质的高低与茶树品种的内含生物化学成分及适制性密切相关。本文介绍六堡茶品质及加工工艺特点,阐述了适制六堡茶的主要品种特性,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业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方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兆明  韦静峰 《广西农学报》2006,21(5):37-39,42
有机茶的生产是茶叶生产中要求最为严格的持续农业系统。首先要从有机茶生产园地建设入手,通过选择、规划和实施生态工程,提供和改善茶树生长的生态条件;还要加强生产、加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落实各项质量监控措施;此外,还必须严格控制进入有机茶园的农用物质,以确保品质,提高产量和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4.
南山白毛茶是广西历史名茶,是中国最早在国际上获奖的地方品牌.为更好地开发这一宝贵资源,本文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提出了茶园低改,提纯复壮,良种繁育,无性系良种种植,挖掘创新工艺、新产品开发及品牌运作等开发利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发挥高山资源优势,发展特色茶产业,对助力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总结瑶乡高山茶园建设实践经验,阐述高山茶园规划、茶树品种选择、茶树种植、幼龄茶园管理、茶叶采摘、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为广西高寒山区茶园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广西石崖茶的分布情况、生物学特性、主要生化成分、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总结了其开发利用途径,以期为该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广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广西是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黑茶生产最适宜地区之一,近年来广西茶叶快速发展,年增长率在8%-10%,在华南茶区和东盟经济贸易区中具有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广西茶业面临产品质量提高的挑战,本文根据广西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茶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构建框架,为打造“桂茶”名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研究几种植物源杀虫刺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为无公害生态茶园、有机茶园防治小绿叶蝉提供指导;【方法】应用武大绿洲YY800倍、7.5%鱼藤酮乳油800倍、0.2%苦皮藤乳油500倍、0.5%楝素乳油1000倍、0.36%苦参碱水剂1000倍、0.6%苦参碱内脂水剂800倍进行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结果】参试药剂第1、3、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武大绿洲YY800倍73.3%、73.8%、80.8%,7.5%鱼藤酮乳油800倍49.8%、61.8%、55.6%,0.2%苦皮藤素乳油500倍68.铴、71.3%、73.5%.0.5%楝素乳油1000倍80.5%、82.0%、72.2%,0.36%苦参碱水剂1000倍62.8%、67.3%、63.5%,0.6%苦参碱内脂水剂800倍75.3%、76.2%、74.9%;几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基本都在60%-80%之间。【结论】综合防效以0.5%楝素乳油、武大绿洲YY和0.6%苦参碱内脂水剂3个药剂较好。0.5%楝素乳油速效性较优。武大绿洲YY持效性较好。可在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桂林三青茶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广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生产实际,结合蒸青绿茶的加工工艺及品质特点,分析桂林三青茶的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鲜叶原料以及产品质量特征要求等,提出三青茶从鲜叶采摘、摊放、杀青、揉捻、毛火、提毫、复火等工序,运用过热蒸汽复合杀青新技术工艺及相关成套设备,能有效提高绿茶质量和改善夏茶品质,使成品茶品质达到“三绿”。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研究植物源类杀虫剂苦皮藤素乳油对茶尺蠖等害虫防治效果。【方法】应用0.2%苦皮藤素乳油,500倍、1000倍和1500倍3个浓度,分别处理茶鲜叶放入果酱瓶中,接上茶尺蠖二龄幼虫,进行室内防效评价实验;应用1500倍进行大田防效试验;应用500倍、1000倍和1500倍3个浓度进行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小区对比试验。【结果】应用500倍、1000倍和1500倍3个浓度的0.2%苦皮藤素其结果表明;室内:0.2%苦皮藤素500倍,药后3天死亡率98.67%,1000倍的死亡率85.33%,1500倍的死亡率73.33%;大田防效:0.2%苦皮藤素1500倍药后10天防治茶尺蠖,防效为88.13%~90.69%;0.2%苦皮藤素500倍药后8天防治小绿叶蝉,防效为63.66%~80.11%。【结论】试验显示了该药剂对茶尺蠖有较好的防效和持效期,可作为植物源类杀虫剂在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