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156篇
基础科学   191篇
  198篇
综合类   1259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501篇
园艺   205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炭疽病是靖西县田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主要病害,其病原有以C_1、C_2、C_3和C_4菌株为代表的四种形态型。经鉴定,C_1和C_2菌株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C_3和C_4为C.dematium(Pers.ex Fr.)Grove。过去认为靖西田七幼苗猝倒病是由丝核菌Rhizoctonia sp.引起的,经研究证实,其病原是C.gloeosporioides引起的一种幼苗炭疽病。 C_1菌株是田七炭疽病的优势菌株,其生长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为15~28℃;水滴或水膜是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的主要条件。C_1菌株在PDA培养基上有产孢型与不产孢型之分,但用“植物组织+PDA”培养不产孢型,可在植物组织上诱发产孢成功,其中以茄科和豆科的一些植物组织上产孢量较大。  相似文献   
162.
针对喷雾机喷杆结构动力学特性原始设计缺陷,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变量优化方法。以平面十八杆桁架单元为基础结构,在Abaqus平台中建立了单侧喷杆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基于Isight多学科多目标优化平台提取模型设计变量组及优化目标,采用多岛遗传算法(multi-island genetic algorithm,MIGA)对喷杆桁架结构形状及杆件截面尺寸进行优化,得到了一阶固有频率为10.87 Hz,质量为35.82 kg,幅宽为5 m的单侧喷杆结构模型。根据优化后模型的结构参数制造喷杆样品,通过对其进行模态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针对优化前、后喷杆模型进行了以位移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um density,PSD)函数为激励的随机振动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喷杆模型的质量下降并没有明显增加其在竖直方向上振动位移响应量。该文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喷雾机喷杆结构的动力学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3.
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特征界定拟盘多毛孢属的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拟盘多毛孢属108个ITS(内转录间区)序列建立了分子系统树,探讨拟盘多毛孢属的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树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拟盘多毛孢属首先按照分生孢子有色胞的颜色区分为暗色和淡色(同色)2个分支,暗色组再分成2个亚分支--同色亚分支和异色亚分支,淡色分支内进一步根据顶端附属丝特征和基部附属丝的有无区分为7个亚分支.寄主植物的某个分类单元在拟盘多毛孢属的分子系统树上并未形成特定的分支.通过对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树结合分析,重新界定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异色拟盘多毛孢(P.versicolor)和茶拟盘多毛孢(P.theae).  相似文献   
164.
生物炭和PAM混施影响煤矸石基质水分的入渗和蒸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生物炭和聚丙烯酰胺(PAM)混施对煤矸石基质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可为矿区矸石山土壤水分的调节提供依据。采用模拟土柱方法,研究不同矸土比(1∶2,1∶1和2∶1)的煤矸石基质,在混施生物炭(1%,2%和4%)和PAM(0.5‰和1‰)条件下,基质水分的吸持性能、入渗及蒸发特征。结果表明:(1)对煤矸石基质入渗性能的影响程度为生物炭PAM矸土比;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基质的饱和含水量以及入渗速率均呈增加趋势,而PAM施用量的增加则减弱了煤矸石基质的饱和含水量和入渗速率。(2)添加1‰PAM处理的基质累积蒸发量均低于添加0.5‰PAM的处理;矸土比对煤矸石基质水分蒸发影响程度较生物炭和PAM大。(3)聚类分析表明,4%生物炭和0.5‰PAM混施时煤矸石基质的水分吸持性能及入渗速率较高;而矸土比为2∶1时,2%的生物炭和1‰的PAM混施可减弱基质水分的蒸发。总之,增加生物炭施用量有利于基质水分入渗,而PAM用量的增加,可抑制煤矸石基质水分的蒸发。  相似文献   
165.
以促进龙眼果实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为目的,在龙眼果实发育中后期(6-7月),树冠分别喷施6种不同组合的矿质营养剂3次。结果表明:营养剂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龙眼果实品质。其中,所有处理的果实果型大小及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大部分处理的Vc含量也不同程度的提高。处理1和处理4能显著地提高龙眼果实的外观品质;处理3能比较全面地改善龙眼果实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66.
本文对春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rbay)产生菌核的影响因子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丝产生菌核的最适温度15-20℃;最适PH3-8;最适碳源为葡萄糖;适氮源为胰蛋白胨;最适培养基为玉米粉琼脂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7.
在采收前1周和1d进行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和高良姜溶液处理龙眼果实,以探讨它们对龙眼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和高良姜溶液均能显著降低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和烂果率,减缓了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的下降,提高贮藏期间果皮、果肉的SOD酶活性,降低了果皮、果肉的MDA含量。两者相比,高良姜溶液的效果略高于壳聚糖,高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168.
仔猪乳前猪瘟免疫,经前一阶段试验证实,在仔猪生后即行猪瘟兔化弱毒苗注射,间隔0.5,1.5,3.5,4.5小时后令其吸吮初乳,饲养155天行兔体中和抗体测定,0.5小时组5头猪的血清对10只家兔有90%(9/10)获得中和.为进一步验证其免疫效果,应用石门系猪瘟强毒进行攻击试验.  相似文献   
169.
博优315是利用博A与自选恢复系测315配组而成的感光型晚籼新组合,全生育期122d左右,分蘖力较强,有效穗270~300万/hm2。每穗总粒数142粒,结实率79.8%左右,千粒重22.3g,耐肥抗倒,后期耐寒性中等,米质较优。一般产量7.5t/hm2,高产可达8.55t/hm2以上。截至2005年已在桂南稻作区累计推广种植3.3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70.
橄榄种质资源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14个橄榄种质的叶片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橄榄叶为典型的异面叶,上表皮由1~2层排列紧密的形状不规则细胞组成,上表皮厚度大于下表皮厚度,叶脉突起,栅栏组织由1~2层长柱形细胞组成,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较短,排列较疏松,细胞间隙较大。不同种质在叶片厚度、表皮厚度、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同一品种的叶脉突起度和细胞结构紧密度变化相对较小。据此探讨了橄榄叶片结构与其生态适应性及抗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