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开发抗稻瘟病基因Pi9的荧光分子标记,为抗稻瘟病水稻品种分子育种提供简便、可靠的基因分型检测方法。【方法】利用PCR克隆测序,并比对供体亲本与受体亲本之间抗稻瘟病基因Pi9序列的差异,开发1个基于SNP位点的高通量KASP分子标记。【结果】利用该标记对水稻杂交群体278个单株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发现141个单株的基因型为T/T,137个单株的基因型为C/C,分型结果与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一致;通过在岑溪稻瘟病高发区进行稻瘟病鉴定,验证了Pi9-KASP分子标记有较强可靠性。【结论】基于SNP位点开发的Pi9-KASP分子标记可以高效应用于水稻抗稻瘟病品系的种质资源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  相似文献   
12.
生态养殖是未来畜禽养殖的发展方向。本文对浦北县推行畜禽现代生态养殖的背景、模式、成效和面临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推行畜禽现代生态养殖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旨在为促进畜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提高畜禽产品质量,保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助推三农发展再上新台阶,保障振兴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粒野生稻(Acc.No.101133)褐飞虱抗性QTL和连锁的分子标记,为水稻褐飞虱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育种材料.[方法]采用标准苗期集团法对一套小粒野生稻的基因渗入系进行褐飞虱抗虫鉴定,应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小粒野生稻含有的褐飞虱抗性QTL.[结果]IR24的死苗率为92.2%,表现高感;小粒野生稻的死苗率为11.1%,表现高抗;131份基因渗入系的死苗率差异较大,变异范围为15.5%~91.1%,呈偏态型连续分布.鉴定获得3个褐飞虱抗性QTL,来自小粒野生稻的等位基因均能显著降低幼苗死亡率,联合贡献率为58.8%;qBph3位于第3染色体RM570~RM85区间,qBph4位于第4染色体RM335~RM518区间,qBph12位于第12染色体RM309~RM 17区间,以qBph4的效应值最大,效果最稳定.与IR24相比,携带纯合等位基因qBph4的9个基因渗入系的幼苗平均死亡率极显著下降37.7%.[结论]从小粒野生稻基因渗入系中鉴定出3个褐飞虱抗性QTL位点;抗褐飞虱主效QTL qBph4的验证不仅提供了一个有用的QTL,还为水稻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一套褐飞虱抗性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4.
陆稻是山区及干旱地区最适宜种植的稻种类型,亦是水稻抗旱育种的宝贵资源。为了更充分研究及利用陆稻资源,通过对广西陆稻主要种植地区隆林各族自治县的陆稻进行调研、实地考察、宝贵陆稻资源收集以及性状鉴定,基本查清了隆林县陆稻的生产概况、类型、分布及生态环境,发现隆林县陆稻种质资源具有品种多样性丰富、耐贫瘠、适应性广、抗病虫性强、千粒重高、大粒种多等特点。此外,对陆稻今后的研究重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挖掘和利用陆稻资源,培育优良陆稻品种及抗旱水稻品种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对镉(Cd)胁迫环境的适应性及施氮(N)对该树种对Cd的解毒机制,为土壤Cd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不同Cd、N处理对蚬木干重及N、磷(P)、钾(K)和Cd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抑制蚬木根、茎、叶和总干重增加,N、P和K的吸收和积累受到限制。蚬木通过提高N、P和K利用率,增加根冠比,更好地适应Cd胁迫环境。Cd胁迫后,根系中Cd含量和积累量增加,增加程度大于茎和叶。随Cd浓度增加,蚬木Cd转移系数逐渐下降。在30 mg/kg Cd胁迫下,随施N浓度增加,茎、叶和总干重增加,根干重先增后减;低N(0.4 g/kg)提高根干重分配比例与根冠比,高N(0.8 g/kg)提高茎、叶干重分配比例。施N提高根、茎和叶N、K含量和积累量及总积累量;随施N浓度增加,叶和总N/P值均升高,根和茎N/P值及P利用率均先升后降,茎、叶和总P/K值降低,根P/K值先降后升,说明施N促进N和K吸收,限制P吸收;随施N浓度增加,地上部分富集系数逐渐降低,Cd在地上部分的分配比例逐渐降低,地下部分富集系数先降后升,Cd在根的分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水稻遗传连锁图谱,并对水稻粒形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为水稻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育种材料.[方法]对具有极端粒形差异的两份水稻材料K1561和G1025进行杂交、自交获得F2分离群体,通过软件Map-maker/Exp 3.0构建水稻遗传连锁图谱,并利用软件QTLNetwork-2.0对2011年F2群体、2012年F2∶3家系群体的粒形相关性状数据进行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结果]两个亲本的粒形性状指标差异明显,以千粒重相差最大;F2、F2∶3两个群体的相关粒形指标基本上呈连续分布状态且分布频率范围广.与F2单株相比,F2∶3家系的千粒重、粒长和粒宽的平均值更偏向于大粒亲本K1561.构建了含161对SSR标记的水稻遗传连锁图谱;共检测到18个粒形相关性状的QTL,分别分布于第1、2、3、7、9和12染色体上.其中,控制千粒重、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的QTL分别有7、5、5和1个,除qGL/GW12外,其他增效等位基因均来源于大粒亲本K1561.两个群体均能检测到的QTL有8个,分别为qTGW3、qTGW7、qTGW9.2、qTGW12、qG L1、qGL9、qGW12和qGL/GW12,其平均加性遗传力为6.04%、12.59%、6.29%、22.08%、4.86%、15.39%、22.12%和10.83%.[结论]定位获得3个效应值较大的新QTL位点qTGW12、qGL9和qGW12,为进一步定位并克隆这些粒形相关基因、阐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控制机理提供了较好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沙棘大面积死亡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秀寨  李根前  韦宇  贺斌 《沙棘》2005,18(1):24-28
对沙棘死亡及死因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沙棘死亡有分株个体和无性系两种类别;沙棘的死亡因子繁多且复杂;任一单因子可致沙棘分株个体死亡,但不大可能令整个无性系趋于毁灭;各因子综合作用促成大片沙棘走向崩溃,这很可能是一种林木衰退病。  相似文献   
18.
克隆植物种群时间动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克隆植物种群数量、种群结构、生长格局和生长型时间动态进行综合论述的基础上,展望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期望为推动克隆植物种群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布隆迪共和国(以下简称布隆迪)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及推广模式,为深化我国与布隆迪农业合作提供参考.[方法]介绍分析布隆迪的农业良种使用基本情况、繁育模式、良种行政管理与推广体系及取得的主要成就,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近年来,布隆迪主要粮食作物种子年度使用量相对较稳定,其中菜豆、花生、土豆、水稻等种子使用量呈上升趋势.布隆迪已初步建立了农作物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农业良种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其良种繁育模式分为民间良种繁育模式和国家良种繁育模式,但良种产出效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商品良种,主要表现在繁育技术落后,良种质量差,且繁育成本高,与良种年度使用情况极不吻合.布隆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组织机构完整,但运行效率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推广主体较单一,推广经费严重缺乏,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不高,推广手段和推广条件落后.[建议]政府主导,强化统筹推进;科技先行,发挥支撑作用;开放市场,依托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20.
布隆迪是联合国确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60%的财政经费来自援助。人年均可拥有大米不足5 kg,大米成为布隆迪最重要、最奢侈的日常消费品之一。布隆迪地处赤道附近,光温资源丰富,降水充裕,一年四季适宜种植水稻。但布隆迪土地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品种严重退化,栽培技术落后,产销体系不完善,导致水稻生产徘徊不前。迫切需要发展水稻生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安全。阐述了布隆迪水稻生态类型、产量情况和生产主要限制因素,展望了从根本上解决布隆迪水稻生产问题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