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良罗汉果组培苗进行大田种植观察分析,结果表明,4月定植更有利于植株生长,6~10月授粉均可保证植株有较高的坐果率;筛选的青冠品种能良好地适应桂南地区环境种植,产果量达194355个/hm^2,中大果率达到72.8%,甜甙V含量为0.18%,比同品种在桂北种植高出50%;显示出桂南地区也是罗汉果的适宜栽培区。  相似文献   
12.
广西野生毛葡萄花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原生于广西的31份野生毛葡萄花粉进行电镜扫描、萌发等系统研究。毛葡萄雌雄异株,雌能花花粉无萌发沟和萌发孔,培养不萌发,属于败育花粉。雄能花花粉为三沟孔型,培养能萌发,但在萌发率、萌发速度、花粉管长度等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在生产上要加以选育并按一定比例问种雄株作授粉树。不能单纯地从形状、畸形率或I-KI染色来判断花粉的可育性。广西毛葡萄花粉呈圆球形,较小型,与其他报道有显著差异,由此推测可能是另一个不同的种群。  相似文献   
13.
采用我国特有的中草药艾叶、苍术对香蕉组培生产培养车间进行空气熏蒸消毒灭菌试验。结果显示,艾叶用量为1.0~3.0g/m^3时的灭菌率为57.1%~59.5%,苍术用量为2.0g/m^3时的灭菌率为62.5%,消毒前后室内含菌量差异显著;艾叶对霉菌的灭杀效果比对细菌的好,而苍术对细菌的灭杀效果则优于对霉菌的效果;连续4年的生产应用证明,艾叶熏蒸消毒灭菌技术对香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污染控制效果明显,4年中香蕉组培苗的污染率降低了60.9%。试验结果表明,艾叶、苍术熏蒸灭菌消毒技术是目前常用消毒方法理想的替代品,是植物组培生产中又一种新的空气熏蒸消毒技术。  相似文献   
14.
香蕉新害虫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与防治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褐足角胸叶甲是鞘翅目,肖叶甲科,角胸叶甲属的一种小型甲虫,在香蕉园中常单个或群集为害,是香蕉上新发现的一种害虫,该虫主要为害香蕉的嫩叶和幼果,在叶片和蕉果表皮上形成虫斑,严重影响香蕉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文章主要介绍了褐足角胸叶甲的形态特征及发生为害情况,提出在加强虫情监测的基础上,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粉蕉两年两造高效栽培及其枯萎病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栽培中存在的生育期长、易感染枯萎病等问题,开展了粉蕉两年两造高效栽培及其枯萎病防控技术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技术处理区第1造产量和净收益分别比常规栽培对照区提高了59.59%和94.05%,枯萎病病株率下降93.01%;综合技术处理区第2造产量、净收益和枯萎病病株率分别为20437.20kg/ha、46817.88元/ha和6.25%。说明通过种植大龄组培苗、施足基肥、增施钾肥、无伤根追肥、预防地下病虫害伤根传病、提早留芽、反复割苗留茎等综合技术措施,可实现粉蕉两年两造高产高效栽培及有效防控枯萎病为害,但对具体的追肥量、留芽方式、宿根栽培收果期等指标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香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威廉斯B6及其选育亲本等国内外32个香蕉品种(系)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从98对通用ISSR引物中筛选出7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64条DNA带,其中5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为79.69%,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9.12条。供试香蕉品种间的遗传相异系数范围为0.0345~0.7500,平均相对遗传相异系数为0.0305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的32个香蕉品种(系)可分为四个类群,其中巴引103、野酸蕉和花蕉(观赏)分别为一类,其余29个品种(系)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7.
菊叶薯蓣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菊叶薯蓣种苗的繁育问题,用不同种类、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菊叶薯蓣幼嫩茎段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启动培养用M S 6-BA 0.2m g/L KT 1.0m g/L NAA 0.01m g/L诱导不定芽萌芽率为100%,效果最理想;继代培养用M S 6-BA 0.8m g/L NAA 0.2m g/L诱导芽的增殖系数超过3,长势较理想;生根培养用1/2M S IBA 1.5m g/L NAA 0.3m g/L诱导生根长苗率达90%以上,对生根培养的效果最佳;采用河沙 塘泥假植菊叶薯蓣组培生根苗成活率高,生产成本降低;表明应用组培快繁技术能为菊叶薯蓣的规模化种植提供充足的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18.
6-BA对麝香百合组培继代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种培养基基础上,改变植物激素6-BA浓度配制不同的培养基,对麝香百合继代苗进行继代培养;通过对继代苗生长情况的统计学分析,显示了高浓度6-BA对小鳞片分化、对小鳞茎外围次生小鳞片的形成都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小鳞茎植株的生长高度有严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优质番茄快繁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的浸种、消毒等方法处理优质番茄百利种子,对其子叶进行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温水浸泡及切口处理种子能获得优质的番茄种子芽苗;以子叶为外植体,在MS+6-BA 2.0 mg/L+IAA 0.5 mg/L培养基上能较好地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6-BA 1.0 mg/L+IBA0.03 mg/L培养基上分化出芽最多,成苗状况较好;在MS、MS+NAA0.1 mg/L培养基上生根培养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栝楼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带腋芽或顶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调节培养基营养与激素,以微型扦插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建立了栝楼无性繁殖体系及栝楼组培苗生产路线,成苗效率高,较适合初代诱导的培养基为MS+BA0.3mg/L+IBA0.06mg/L,增殖培养基为MS+BA0.15mg/L+IBA0.1mg/L,生根培养基为MS+IBA0.3~0.5mg/L;沙土混合移栽基质能有效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生成的栝楼组培苗整齐健壮,生长活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