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247篇
农学   125篇
基础科学   115篇
  90篇
综合类   1096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726篇
园艺   127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建立一种基于Qu ECh ERS(快速Quick、简单Easy、廉价Cheap、高效Effective、耐用Rugged、安全Safe)同时测定土壤中20种抗生素多残留的分析方法,土样经提取液(EDTA,乙腈∶磷酸盐)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材料(PSA,C18)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行测定。通过试验优化了不同提取方法、净化吸附剂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7个添加水平(2.0、5.0、10.0、20.0、50.0、100.0、200.0μg·kg~(-1))下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回收率范围为61.4%~118.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n=5);绝大多数抗生素的方法定量限为2.0~5.0μg·kg~(-1),R2大于0.990。该方法可应用于农业土壤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972.
不同方法对醉马草防控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严重发生区域为研究对象,探究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醉马草的防控效果,以期获得适宜的防控方法。结果表明:不同防控方法在防控当年就对醉马草种群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表现为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可食牧草盖度、密度,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综合评价其防控效果,使用10%浓度草甘膦+皂粉(点喷)(H2)对醉马草的防除效果较好;建议在醉马草零星分布区采用人工拔除(W1),成片分布区采用高频刈割(W2);若想建立有益植物群落,则可直接补播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羊茅(Festuca vubra)(1∶1.5∶1)(S2);化学和物理防控后,也可辅助补播,以稳定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973.
为了解河南某鸡场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感染状态,采集该鸡场绿壳蛋鸡、青脚麻鸡和固始鸡的泄殖腔棉拭子、蛋清和血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泄殖腔棉拭子、蛋清和血清样品中的ALV-p27抗原及血清样品中ALV-A/B和ALV-J抗体的水平,同时采集其血液接种DF-1细胞进行外源性ALV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绿壳蛋鸡泄殖腔棉拭子、蛋清和血清中的ALV-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3.55%、11.96%和26.63%,血清中ALV-A/B和ALV-J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0.43%和16.85%,外源性ALV的分离阳性率为13.04%;青脚麻鸡泄殖腔棉拭子、蛋清和血清中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0.99%、5.43%和22.83%,血清中ALV-A/B和ALV-J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8.48%和6.52%,外源性ALV的分离阳性率为8.00%;固始鸡泄殖腔棉拭子、蛋清和血清中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1.07%、12.32%和25.00%,血清中ALVA/B和ALV-J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8.26%和17.39%,外源性ALV的分离阳性率为12.50%。表明3个地方品种鸡都不同程度地感染外源性ALV,且可能存在ALV-A/B和ALV-J 2种或3种亚群同时感染。  相似文献   
974.
靳取货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203-205
采用实证研究法,以宁陕县2010—2016年度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分析了土地整治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思路,总结了适合县域特点的可持续土地整治模式,为陕南地区和其他生态脆弱地区提高土地整治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耕地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5.
阐述了"非物质主义设计"的理念,分析了非物质主义设计观对办公家具设计及其生产企业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建立办公家具服务销售系统,遵循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在满足消费者与销售企业利益的同时满足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76.
性别对秦川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别是影响生长发育和肉品品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年龄在3岁左右的秦川牛公牛3头、母牛3头、阉牛3头共9头牛进行屠宰试验,并在同一部位(背最长肌处)进行取样测定水分、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肉色、蒸煮损失、失水率、嫩度和系水力9项指标。结果如下:秦川牛的性别对背最长肌处的水分,粗灰分和肉色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其余指标在不同性别之间则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P<0.05或P<0.01) 。其中母牛嫩度(2.15N)优于阉牛(3.41N),公牛最差(4.47N);母牛蒸煮损失(29.5%)大于公牛(28.08%),阉牛最低(26.13%);阉牛系水力大于母牛,公牛最差,失水率结果与之相反;公牛粗蛋白含量(25.86%)高于阉牛(23.02%),母牛最低(21.90%);粗脂肪含量结果与之相反。综合几个指标可以得出:秦川牛阉牛肉质优于母牛,公牛最差。  相似文献   
977.
大麦籽粒通过水培技术短期培育可得到水培大麦苗,其具有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生长周期短、产出稳定等优点,在畜牧业中可作为青绿饲料,缓解我国畜禽饲料短缺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水培大麦苗的生产工艺、营养价值以及其作为饲料资源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水培大麦苗在畜牧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78.
1980—2009年辽宁省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亚平  李岚  邢江月  李忠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96-17598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1980~2009年辽宁省54个气象站的降水量、气温、风速和雾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平均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多,近30年累年日最大降水量在100—325mm,其中丹东地区发生暴雨及特大暴雨的几率较大;全省年平均雾日在3.1~57.8d,呈缓慢上升趋势;大风雪过程平原和沿海地区多于丘陵山区,东部地区积雪深度最大;高温日数西北部地区多于南部沿海地区,低温日数东北部地区多于沿海地带;全省年平均高温日数呈上升趋势,而年平均低温日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79.
孙丽  李岚  唐亚平  王艳丽  孙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95-19596,19614
利用辽宁省1960~2009年4~9月辽中、开原、大洼、东港、庄河5个站气温、积温、降水、日照、冻土、无霜期等常规气象资料,对辽宁省水稻产区生长季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近50年水稻产区生长季平均气温、无霜期日数、积温在波动中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最大冻土深度、生长季降水量、日照时数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80.
农业水污染事故是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主要类型。对水污染造成农业污染事故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不同类型农业水污染事故的影响因素,剖析了水污染造成农业污染事故的特征,为快速、科学诊断和判定此类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