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3篇
  22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柑桔冻害是我国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北部地区发展柑桔生产的一个主要障碍因素。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柑桔的冻害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但其中最常见的、对生产影响最大的是晴冻型和雨凇型。前者纯属低温引起的冻害,后者除低温外,柑桔树体还凝结上一层雨凇或雾淞,整个树体象包在冰壳之中(见照片),湘赣群众称之为油光冻或冰冻。关于  相似文献   
12.
根据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荒漠过渡带哈德、肖塘2个试验点的风、温梯度观测数据,利用风速比法计算了中性大气层结、无风沙运动条件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WTBX](z0),并分析探讨z0[WTBZ]与下垫面状况、大气稳定度及风速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哈德、肖塘中性条件下z0的取值范围分别为 1.81×10-11~1.20×10-3 m,1.00×10-11~1.65×10-3 m,平均值为2.70×10-5 m 和6.05×10-5 m,与平坦沙面的值较为接近;z0随下垫面性质变化明显;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总体上随着理查逊数(Ri)增大而变大,但又呈现出一定的离散程度;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与2 m高度风速呈显著的负指数关系;大气稳定度对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影响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  相似文献   
13.
杨兴华  何清  霍文  程玉景 《干旱区研究》2012,29(6):1100-1104
利用策勒绿洲-荒漠过渡带风沙前沿输沙资料及风速风向资料,分析这一区域近地面输沙的方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风沙前沿起沙风风向以W、WNW为主,风向变化比较单一;② 观测点输沙量集中于NW、WNW、W、SW、WSW 5个方位,合计占总输沙量的68.3%;0~40 cm高度年输沙量为96.0 kg,年合成输沙量为45.9 kg,合成输沙方向为102.5°;③ 观测点年输沙势为43.2 VU,年合成输沙势为31.04 VU,输沙势的方向分布与实测输沙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茬次和一天内不同收获时间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其饲用价值,本试验采用双因素设计,两茬紫花苜蓿于现蕾期同一天08:00(AM),13:00(M)和18:00(PM)刈割并调制青贮饲料,室温下保存45 d后,取样分析并采用体外发酵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第1茬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n vitro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IVDMD)及体外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产气量均显著高于第2茬(P<0.05)。下午收获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有更高的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及IVDMD (P<0.05)。因此,在实践生产中,要抓好第1茬的苜蓿生产,推迟刈割时间至中午或下午,可获得更高品质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乳酸菌互作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2种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及凝结芽孢杆菌形成的6种乳酸菌组合按1.5 mL·kg-1的添加量制作苜蓿青贮,以等量蒸馏水替代添加剂作为对照,45 d后运用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各苜蓿青贮的优势乳酸菌群均为厚壁菌门(Firmicates)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二者相对丰度之和为65.4%~79.0%,其中含植物乳杆菌处理高于对照和含凝结芽孢杆菌处理;与对照相比,乳酸菌组合处理提高了菌群Chao1和ACE指数但降低了Simpson和Shannon指数;6个乳酸菌组合处理中,含凝结芽孢杆菌处理组与对照相似性较高,对苜蓿青贮细菌群落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苜蓿青贮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可较好地解释其营养品质的变化。综上,乳酸菌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苜蓿青贮的细菌群落结构,其中含植物乳杆菌的组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牛采食前后瘤胃中短链脂肪酸(SCFA)浓度的变化及其吸收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差异。试验选用3头体重(720±30)kg且装有瘘管的健康荷斯坦牛(动物伦理审查编号为SXAU-EAW-2019-C002013),采食精粗比为40:60的日粮(10kg),试验预试期10d,于第11天饲喂前开始取样,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奶牛采食前(0 h)和采食后(1、2、3、4、5、6、7、8 h)瘤胃液中SCFA浓度;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瘤胃上皮组织中与SCFA吸收相关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在采食后1 h奶牛瘤胃中SCFA浓度最高(P<0.05);在采食后一段时间内(2~5h)与SCFA吸收相关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AE2、MCT1基因表达量均在5 h最高,PAT1、NHE3基因表达量均在4 h最高,MCT4基因表达量在4、5、6h均较高,NHE1基因表达量在2h达到最高;AE2、MCT1、MCT4、NHE1基因表达量与SCFA浓度负相关或正相关(P<0.05),AE2、MCT1、MCT4基因表达量与瘤胃内pH正相关(P<0.05)。以上结果初步揭示,在采食后一定时间内,瘤胃中与SCFA吸收相关蛋白表达受SCFA浓度和pH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正广东地区植被资源丰富,选择野生植物作为植物墙的主要植物材料,从长远来看,推动其繁育及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植物材料的购置成本。另一方面,市面上植物墙的植物材料并不丰富,推广野生植物的运用,有利于增加植物材料的可选择种类,形成更加丰富的景观效果。野生植物对城市环境适应力较强,适合粗放管养,有利于节约植物墙的管养成本;为了达到更丰富的景观效果,植物墙需要增加可选的植物材料。本次研究主要通过野外采种和设计实践,研究野生植物在布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通过对聊城大学东校体育场为例进行研究,探讨场所精神的运用,一方面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场所精神,另一方面能够在场所精神的指导下改善所研究对象,更好地达到人与景观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味精蛋白对鸡代谢能和养分代谢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24只2kg左右的蛋公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只鸡,前3个处理分别给每只鸡强饲占体重3%的待测原料,第4个处理作为内源对照组,测定内源排泄量,以评定味精蛋白对鸡代谢能和养分代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味精蛋白的总能比豆粕高3.87%,而比玉米蛋白粉低15.56%;粗蛋白含量达到71.45%,分别比豆粕和玉米蛋白粉高64.03%和22.32%。味精蛋白的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均极显著低于豆粕和玉米蛋白粉(P<0.01)。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三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已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除甘氨酸外,味精蛋白粉其他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均极显著低于豆粕和玉米蛋白粉(P<0.01)。这表明味精蛋白的养分利用率低于豆粕和玉米蛋白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