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20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创新环境是区域、产业、企业的创新成果的直接孵化基地,良好的农业创新环境是农业自主创新活动有序、高效、持续进行的有力保障。笔者从农业科技人员感知角度出发,通过天津市科技人员的抽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出创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科技人员对创新环境总体评价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激励制度、试验基地条件、科研团队结构是影响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示范基地的条件、科研经费投入、职称评定制度是影响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试验旨在研究棕榈脂肪粉(PFP)对泌乳牛产奶性能、消化率和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40头体重(642±11.6)kg、胎次(2.1±0.98)、产奶天数(103±8.2)d和平均日产奶量(37.3±2.8)kg的荷斯坦泌乳牛,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占日粮干物质1%、2%和3%的PFP。饲养试验期111 d,包括21 d预试期和90 d正试期。结果表明:3%PFP组产奶量高于对照组和1%PFP组(P<0.05),3%PFP组和2%PFP组的4%标准乳产量和饲料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PFP组和2%PFP组乳脂率高于对照组和1%PFP组(P<0.05);3%PFP组C16与C17~22脂肪酸产量最高,其次为2%PFP组,再次为1%PFP组,最低为对照组(P<0.05);3%PFP组和2%PFP组干物质、有机物、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高于对照组和1%PFP组(P<0.05),PFP添加组脂肪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3%PFP组和2%PFP组瘤胃pH低于对照组和1%PFP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高于对照组和1%PFP组(P<0.05),PFP添加组丙酸摩尔比高于对照组、乙酸/丙酸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可知,添加2%~3%PFP可提高养分消化率和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产量,进而改善了泌乳牛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33.
钼是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饲料中过量钼对反刍动物有毒。钼容易被植物吸收和累积。适于植物生长的含钼量土壤很可能生产出使动物中毒的饲料。Kubota等人报道,饲料中含钼量为5—10 ppm时,就对牛产生毒性。某些粉煤灰中含有较高量的钼。为农田安全施用粉煤灰,防止土壤加入过量的钼而生产出对家畜有毒的饲料,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34.
强化科研管理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认真分析"十一五"以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在科研上取得的主要成绩,总结了农业科研单位在科研管理中采取的措施,说明了农业科研管理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钠(SB)刺激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增殖的分子机制。采用单因素设计,以含不同浓度(0、15、30、45、60和75μmol/L) SB的DMEM/F12培养基(含10%新生胎牛血清)培养BMECs,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确定适宜SB浓度。然后以对照(0μmol/L)和适宜SB浓度培养BMECs,并采用蛋白激酶B (Akt)阻断剂(AKT-IN-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阻断剂雷帕霉素(Rap)或小干扰RNA(siRNA)沉默G蛋白偶联受体41(GPR41)对信号通路及受体进行处理,检测BMECs细胞增殖、凋亡以及GPR41和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60μmol/L的SB显著提高了BMECs细胞活力(P <0.05),75μmol/L的SB显著抑制了BMECs细胞活力(P<0.05);60μmol/L的SB极显著增加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A2(CCNA2)和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1),显著增加了P...  相似文献   
36.
味精蛋白对鸡代谢能和养分代谢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24只2kg左右的蛋公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只鸡,前3个处理分别给每只鸡强饲占体重3%的待测原料,第4个处理作为内源对照组,测定内源排泄量,以评定味精蛋白对鸡代谢能和养分代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味精蛋白的总能比豆粕高3.87%,而比玉米蛋白粉低15.56%;粗蛋白含量达到71.45%,分别比豆粕和玉米蛋白粉高64.03%和22.32%。味精蛋白的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均极显著低于豆粕和玉米蛋白粉(P<0.01)。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三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已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除甘氨酸外,味精蛋白粉其他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均极显著低于豆粕和玉米蛋白粉(P<0.01)。这表明味精蛋白的养分利用率低于豆粕和玉米蛋白粉。  相似文献   
37.
为探讨不同乳酸菌互作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2种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及凝结芽孢杆菌形成的6种乳酸菌组合按1.5 mL·kg-1的添加量制作苜蓿青贮,以等量蒸馏水替代添加剂作为对照,45 d后运用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各苜蓿青贮的优势乳酸菌群均为厚壁...  相似文献   
38.
本文旨在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瘤胃液中生物胺的测定方法.样品经0.5 mol/L盐酸提取后,用丹磺酰氯柱前衍生,流动相为乙腈和0.1 mol/L乙酸铵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254 nm,柱温30℃.应用该方法,研究高精料和低精料饲粮条件下瘤胃液中5种生物胺浓度的差异.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9.
为秦巴山区毒蘑菇中毒预防及抗癌活性物质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对秦巴山区毒蘑菇资源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和采集,对其毒性进行考证,并列举已报道的毒素成分及中毒类型。结果表明:秦巴山区毒蘑菇共124种,分别隶属于2门3纲6亚纲9目32科60属,其中担子菌门115种,子囊菌门9种;毒蘑菇毒素成分包括鹅膏毒肽、鬼笔毒肽、毒伞肽、毒蝇碱、异噁唑衍生物、色胺类化合物、胃肠道反应毒素、鬼伞素、鹿花菌素和卟啉类毒素等;中毒类型分别为肝肾损伤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呼吸循环衰竭型、溶血型、多脏器损伤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  相似文献   
40.
钻具木蠹蛾在内蒙古危害山杨十分严重。过去国内未见报道。从1981—1984年,对其生物学和防治进行了研究。证明该虫在赤峰地区两年发生1代。幼虫经两次越冬,于5、6月份化蛹、羽化成虫。防治试验,用60%敌马合剂乳剂1000倍液,喷树干杀卵率为100%,杀初孵幼虫死亡率为86.9%;对已蛀入树干的幼虫,向虫孔注射上述农药30倍液,死亡率为70%以上。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