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3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0篇 |
农学 | 17篇 |
基础科学 | 50篇 |
23篇 | |
综合类 | 181篇 |
农作物 | 13篇 |
水产渔业 | 59篇 |
畜牧兽医 | 202篇 |
园艺 | 29篇 |
植物保护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究无乳链球菌菌毛岛屿3个亚基AP1、AP2、BP融合蛋白的抗原性,本研究根据该3个亚基基因的主要抗原结构域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得上述3个亚基的串联核苷酸片段,并插入pET-30a(+)载体,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和小鼠免疫实验。结果表明,AP1-AP2-BP融合抗原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无乳链球菌基于AP1-BP-AP2融合蛋白的致病机制、检测制剂及亚单位疫苗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2.
1986年于《中国兽医杂志》发表拙作《囊虫病研究的国际动向》(以下称前文),介绍了1983年前各国研究猪、牛囊虫病及人绦虫病的成就,木文旨在对近年来该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作以概述。一、生物学及生理学在牛囊虫头节的吻突部份,发现了特异性半胱氨酸染色,这是其他种绦虫幼虫胚钩的特征,说明牛囊虫存在胚钩的痕迹,只是后来向相反方向发育,致使成虫缺乏小钩。在囊虫螺旋通道的开口处,存在高度的酶活性,可能是囊虫运输营养物 相似文献
23.
家畜蠕虫病诊断的实施方针,已于二十世纪前半叶基本完成,其中包括生前诊断和死后诊断两方面。生前诊断按疾病性质和检查对象不同,分为蠕虫病诊断和蠕虫幼虫病诊断两个类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矿区连续两年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2010年至2011年,景观类型斑块数目增加,草原景观面积减少,工矿业景观面积增加;(2)2010年至2011年,研究区景观多样性、丰富度、破碎度均提高,均匀度下降,景观的连续度遭到破坏,景观中所含信息趋于混杂,其结构组成多元化,景观的复杂程度提高。本文旨在更好地理解草原景观破碎化对生态的影响,揭示矿产开发与草原景观生态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草原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本试验以鱼粉(F)、豆饼(S)和棉籽饼(C)作为东方对虾饲料的主要蛋白源。为适应实际生产的需要,还设计了以混合蛋白源(M)组成的饲料。每种蛋白源的饲料设计了两个粗蛋白水平:前期46%和后期44%。用8种饲料(M-46、F-46、S-46、C-46、M-44、F-44、S-44和 C-44)饲喂初重为6.1g 的东方对虾,观察不同蛋白源对试验对虾的成活率、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本试验还以 Cr_2O_3为指示剂,测定东方对虾对不同蛋白源的粗蛋白和主要氨基酸的消化率。为期42天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源对所观察指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6.
双城市鹅寄生蠕虫区系调查杨锡林韩晓辉剑洪波刘伟杨虹李华(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双城·150111)近年来,双城市养鹅业发展迅速,为了有的放矢地防治鹅寄生虫病,我们在1986年调查的基础上,又于1995年进行了鹅寄生蠕虫区系调查,进一步查明了该市鹅寄生... 相似文献
27.
28.
29.
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简称豆/禾牧草)之间的氮转移在草地农业系统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系统和豆科/禾谷类作物间作系统存在一种氮素共享的通道,即在间(混)作中,豆科植物固定大气中的氮在满足自身生长需求前提下,还通过各种途径为伴生的禾本科植物提供氮源。在混播草地中氮素转移途径主要分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途径主要是豆科牧草的地上部分经放牧家畜采食后粪便归还土壤,后又被禾本科牧草吸收利用或者地上凋落物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矿化释放出有效氮被另一种植物吸收利用(反之亦成立)。地下途径相对复杂,可能有以下3种:1)通过植物根际沉积氮转移。2)通过菌根真菌的菌丝传递。3)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含氮化合物来转移。目前的研究虽然明确了有可能转移的途径,但哪一种途径是主要的方式?在氮素转移的过程中,某一途径会部分的发生,还是好几种途径同时发生,每一个途径的贡献为多少?这仍缺少关键的证据。本研究针对国内外关于豆/禾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生物固氮、豆/禾牧草间氮转移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混播草地中豆/禾牧草之间的氮素转移数量、转移途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可能存在的氮素转移机理进行了综述,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下一步通过将豆科植物引入我国农牧业种植结构来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