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04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1064篇
林业   2930篇
农学   1895篇
基础科学   2171篇
  1503篇
综合类   12944篇
农作物   1995篇
水产渔业   1239篇
畜牧兽医   6653篇
园艺   2696篇
植物保护   820篇
  2024年   191篇
  2023年   651篇
  2022年   697篇
  2021年   604篇
  2020年   610篇
  2019年   939篇
  2018年   990篇
  2017年   497篇
  2016年   716篇
  2015年   688篇
  2014年   1787篇
  2013年   1174篇
  2012年   1485篇
  2011年   1389篇
  2010年   1375篇
  2009年   1424篇
  2008年   1288篇
  2007年   1319篇
  2006年   1288篇
  2005年   1295篇
  2004年   1032篇
  2003年   972篇
  2002年   880篇
  2001年   800篇
  2000年   926篇
  1999年   996篇
  1998年   935篇
  1997年   862篇
  1996年   867篇
  1995年   866篇
  1994年   746篇
  1993年   709篇
  1992年   674篇
  1991年   668篇
  1990年   564篇
  1989年   435篇
  1988年   219篇
  1987年   200篇
  1986年   161篇
  1985年   165篇
  1984年   153篇
  1983年   135篇
  1982年   107篇
  1981年   85篇
  1980年   68篇
  1979年   52篇
  1965年   21篇
  1964年   15篇
  1962年   14篇
  195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Adaboost检测人脸区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结构鲁棒估计的虹膜外边缘定位方法.通过对200幅单人脸的图像数据集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相比于传统的RANSAC模型生成算法以及Hough变换等方法,能得到更精确的定位结果,而且能加快有效的模型生成,虹膜外边缘定位精度达到94%.  相似文献   
992.
通过不同用量的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对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大豆生长的安全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真叶期,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5叶期,喷施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50 mL/667m2,对稗草、狗尾草防效显著,总防效在95%以上,且对大豆安全。  相似文献   
993.
进行了利用咖啡胚乳离体培养技术培育六倍体咖啡胚乳植株及四倍体中小粒种咖啡种间杂种的研究。结果表明:将小粒种咖啡自花授粉所得六倍性胚乳及以中粒种咖啡为母本、小粒种咖啡为父本进行杂交所获得的四倍性种间杂种胚乳,分别在附加有6-BA1~2mg/L和NAA2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上培养,能诱导出有效的愈伤组织;在附加有6-BA或KT0.5mg/L,NAA0.1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能分化出各种类型的胚状体;在附加有NAA或IBA0.5mg/L及2g/L活性炭的1/2MS培养基上,胚状体可被诱导生根而再生完整的六倍体咖啡胚乳植株和四倍体种间杂种咖啡胚乳植株。   相似文献   
994.
大花蕙兰无菌试管苗的茎尖腋芽在1/2MS+6-BA0.2mg/l+0.1%AC培养基上原球茎的诱导率达50%。MS、1/2MS、KC和VW四种培养基对原球茎增殖影响没有明显差异,增殖倍率在3、51~3.89之间,但影响原球茎的发芽率和生根率。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中加入0.5mg/l NAA有利于原球茎增殖倍数与生根率的提高。四种不同细胞分裂素处理中,以1mg/L BA最有利于原球茎增殖倍数的提高。试管苗较为理想的移栽基质是水苔,成活率可达86.7%。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探究不同地形下杉木老龄林土壤活性铝形态特征,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铝毒害的精细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南平市百年杉木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该林分西南坡、西北坡、山凹部和山洼地共4类地形土壤的pH值、全铝、交换性铝、单聚体羟基铝、酸溶无机铝和腐殖酸铝含量.[结果]该林分土壤pH值范围为4.72~5.0...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探究丰枯水期里下河腹地典型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通过布设20个采样站点,于2014年丰水期(7月29日)和枯水期(12月24日)对里下河腹地典型水体进行了2次全面调查,并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里下河腹地典型水体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无节幼体1类;其中轮虫最多,共14种,占浮游动物总种数的66.6%;枝角类次之,共6种,占28.6%;桡足类最少,仅1种,占4.8%;各站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密度均以轮虫和枝角类为主,数量在5~15种,密度变化在9.8~102.2个/L。浮游动物相似性指数在0.18~0.55,平均为0.36,偏向于轻度相似,表明丰水期与枯水期的生境差异较大。优势种的优势度不高,在0.023~0.297;多样性指数在1.73~3.56,均匀度指数在0.67~0.95,表明丰、枯水期里下河腹地典型水体的浮游动物群落信息含量较大、群落结构处于较稳定状态。浮游动物多样性和水质监测结果均表明,枯水期水质优于丰水期,枯水期水质基本处于清洁状态,丰水期水质基本处于中度污染状态;污染源主要为面源污染,且串场河(6号)、新通扬运河(12号)、喜鹊湖(17号)、兴姜河(18号)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7.
水流对杂交鲟幼鱼游泳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26℃水温下,使用特制的鱼类游泳行为测定装置研究了杂交鲟(Huso duricusGeorgi♂×Acipenser schrenc-kiBrandt♀)幼鱼在0 m/s、0.1 m/s、0.3 m/s、0.5 m/s 4种流速条件下的游泳行为。结果显示:杂交鲟幼鱼随着流速的增加趋流率增大,且在90min内趋流率达到100%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实过过程中0.3 m/s和0.5 m/s两组摆尾频率都高于0.1 m/s和静水组,但在各个时段内,摆尾频率与趋流率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杂交鲟幼鱼的游泳状态明显受到所处流速的影响:0.1 m/s流速下以逆流前进为主,约占时间比例56.3%;0.3 m/s流速下以逆流静止为主,约占时间比例58.1%;0.5 m/s流速下以逆流后退为主,约占时间比例80.7%。在逆流前进和逆流静止两种游泳状态下,杂交鲟幼鱼的游泳速度和摆尾频率呈线性相关。但在逆流后退和顺流而下两种状态下,两者之间却没有显著的相关,且此两种状态下其游泳速度和摆尾频率随流速增加的变化趋势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998.
团头鲂在华南地区养殖规模较小,产量和效益不及长江流域,未能形成一套适合华南地区的养殖模式和技术体系,制约了华南地区团头鲂养殖业的发展。为了规范华南地区无公害团头鲂的生产环境,保证养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生产效益,我们在调查广东省团头鲂养殖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华  相似文献   
999.
为查明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凸眼病病原,从患病梭鲈病灶眼、肝、脾和肾分离纯化病原菌,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开展人工感染试验,测定其血清型及MLST分型,并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命名为SL1701株)为本次引发梭鲈病害的致病菌,Ib-ST261型。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分离得到的细菌SL1701对健康梭鲈具有非常强的致病性,4.5×105CFU/m L时可使80%受感染梭鲈死亡,并可复制出自然发病鱼的症状。菌株SL1701革兰氏染色为阳性链球菌,γ溶血,生理生化特性与普通无乳链球菌基本一致,16S rRNA基因序列与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同源性最高,综合判定分离菌株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SL1701对氟苯尼考、氟罗沙星等17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磷霉素等8种抗生素耐药。结果表明,分离菌株SL1701为Ib-ST261型无乳链球菌,养殖时可选用氟苯尼考及氟罗沙星等药物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更精确地对甲壳动物血细胞进行快速分类和功能分析,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例,依据其血细胞内具有颗粒结构的特征,与常规显微观察对比,探讨了一种基于图像流式细胞仪的血细胞自动化分类新方法,并测量了体质量为(10±3) g的中华绒螯蟹的血细胞对直径1μm微球的吞噬情况。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可将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分为4个类群。显微镜观察分类基于胞内可见颗粒,但由于缺乏精细的量化标准,批次样品的人工辨识结果波动较大;而图像流式方法以胞内全部颗粒结构为对象,利用高精度检测模块测量,结果更准确、客观,而且通量高、重复性好。测量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无颗粒、小颗粒、中颗粒及大颗粒细胞占比分别为40.62%±2.65%、36.68%±6.84%、7.80%±1.16%和16.51%±5.60%,依据测量的颗粒特征区分的4个类群界限清晰,缺乏过渡样点,提示各类细胞之间可能没有相互转化。进一步的活体微球吞噬实验证实,中华绒螯蟹的4类血细胞都具有吞噬功能,并以无颗粒细胞为主要吞噬类群;吞噬微球的细胞比例在注射后6 h内呈钟型曲线变化,4 h可达峰值(5.69%±0.44%),表明中华绒螯蟹血细胞能高效清除血淋巴中的异物。研究表明,图像流式细胞仪适合于中华绒螯蟹的血细胞分类分析和功能研究,本研究结果为同类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将有助于更全面了解甲壳动物血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