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71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55篇
  59篇
综合类   674篇
农作物   157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284篇
园艺   127篇
植物保护   8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对生活在不同温度下的1^ 龄史氏鲟血清及各组织中溶菌酶水平进行了测定,并对各温度下细菌感染后的史氏鲟溶菌酶水平变化进行了比较。史氏鲟血清和组织中溶菌酶的含量基本上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升高,但耐于不同的组织,溶菌酶含量在每个温度梯度之间变化的规律有所差别。在最低温和最高温时,血清、粘液、肝、胃及后肠的溶菌酶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织的溶菌酶随温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溶菌酶在各组织中分布不同,前肠的溶菌酶量在各温度下均占据优势,幽门垂、后肠及脾中溶菌酶的量也较高,而粘液和血清中溶菌酶的量较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的史氏鲟血清溶菌酶量呈升高趋势,但变化不显著;肝脏除在14~15℃无变化外,其余温度下的溶菌酶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胃、鳃及粘液溶菌酶随温度产生不同的变化,史氏鲟前肠、后肠及幽门垂溶菌酶含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962.
一、配合饲料的投喂技术1.选择优质适口的饲料在选择饲料时,要根据养殖鱼类的食性、个体大小、营养需求,选用合适粒径的饲料,减少饲料损失。2.合理制定投饲计划夏季(7、8、9月)是鱼类生长高峰期,投饲量一般占整个生长过程的65%,应重点保证这一时期的饲料供应。一般水温在15~20℃时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5%~3.0%,水温20℃以上时为3.0%~5.0%,并通过经常性的鱼类生长情况抽检,每隔10~15天对投喂量进行一次调整,以鱼摄食“八成饱”为宜。3.采取科学投饲方法鱼种放养后,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就要进行鱼的驯化。起初用少量饲料慢慢引诱鱼到…  相似文献   
963.
将四种复方中药(分别编号为AB、AH、CD、IV)和黄芪多糖(APS)作为添加剂添加入基础料饲料中,连续饲喂1龄鲫鱼45d,于第45d及第60d分别采样,测定鱼体重和肝脏、脾脏、肾脏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研究中药复方对鲫鱼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45d时称量体重,复方AH、复方AB两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三种中药复方组,饲喂60d对照组及所有中药组增重率均无显著差距。投喂45d,方剂AB显著降低鲫鱼肝脏、肾脏中NO的含量,五种中药方剂均能提高鲫鱼脾脏中NO含量。AH、AB、IV、APS四种方剂饲喂的鲫鱼肝脏中NO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投喂60天,五种中药方剂饲喂的鲫鱼脾脏中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除IV外,均差异显著。肝脏中NOS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异,脾脏中IV组TNOS含量最高,APS组iNOS含量最高。肾脏中APS方剂组的iNO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64.
为了研发基于(S)-(-)-小蠹烯醇诱捕橡胶小蠹虫的安全高效诱捕技术,系统开展了不同(S)-(-)-小蠹烯醇诱芯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S)-(-)-小蠹烯醇海绵诱芯和无纺布型诱芯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最好,整个试验周期内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分别为69.16头和66.22头,田间诱捕效果先逐渐增加,30 d时达到高峰,而后又逐渐下降,60 d后显著下降,1~60 d的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分别为75.22~120.45头和70.69~112.22头。储藏瓶型诱芯对橡胶小蠹虫也具有良好的诱捕效果,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为24.85头,田间诱捕效果先逐渐增加,至10 d时达到高峰,而后又逐渐下降,至30 d后显著下降,1~30 d的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为48.53~64.66头。上述3种诱芯对严重危害橡胶树的对粒材小蠹和循胸材小蠹的诱捕效果尤为显著,对粒材小蠹和循胸材小蠹的诱捕数量占诱捕害虫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48.36%和47.89%、46.89%和40.48%、40.45%和40.24%。1~90 d的淀粉颗粒状缓释型诱芯和环糊精糊状缓释型诱芯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无显著性变化,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均在10头以下,诱捕效果差。上述结果表明,自制的(S)-(-)-小蠹烯醇海绵诱芯、无纺布型诱芯和储藏瓶型诱芯均可广泛用于有效绿色监控橡胶小蠹虫,海绵诱芯、无纺布型诱芯的田间有效期为60 d,储藏瓶型诱芯的田间有效期为30 d。  相似文献   
965.
为了明确营养物质在木薯抗螨性中的重要作用,在获得遗传稳定的抗、感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的基础上,采用分光光度法开展了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叶组织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朱砂叶螨为害1、4、8 d的抗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C1115叶组织中的游离氨基酸(FAA)、可溶性糖(WSS)、可溶性氮(SN)含量均显著降低,分别是为害前的69.69%、69.29%和63.42%,73.16%、73.71%和72.75%,45.97%、46.21%和46.13%(P<0.05);但糖氮比(S/N)显著升高,是为害前的159.15%、159.46%和157.83%(P<0.05),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无显著变化。螨害1、4、8 d的感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BRA900叶组织中的FAA含量和WSS含量与为害前无显著差异,SN含量显著升高,是为害前的148.50%、148.73%和148.77%;S/N显著降低,是为害前的62.61%、61.48%和61.92%;Pro含量显著升高,是为害前的373.82%、367.33%和362.61%,但为害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66.
鸡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东省某一地区发病肉鸡中分离到一株细菌,根据培养特性、形态学特性、生化特性及药物敏感性等鉴定所分离的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采用自行研制的奇异变形杆菌诊断抗原,通过平板凝集试验对河南、山东、广西等省(自治区)共26个鸡场的739份血清样品进行了奇异变形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70日龄以下商品代和父母代肉鸡抗体阳性率较低(6.85%),70日龄以上父母代肉种鸡阳性率较高(20.10%)。回归分析表明,鸡奇异变形杆菌抗体阳性率与日龄呈显著正相关(r=0.954)。  相似文献   
967.
辐照5066是河北辐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节水稳产优质小麦品种,适宜在冀中南冬麦区栽培。根据该品种试验、示范及区域试验表现,研究总结了辐照5066节水稳产绿色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等,以期为该品种的节水稳产绿色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68.
我国贫困山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是由于自然灾害及人类不合理开发的影响,使得生物多样性锐减。建议加强贫困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山地灾害,合理开发山区生物资源,促进贫困山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69.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在生物生殖发育中对染色体的结构修饰和基因的表达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讨组蛋白乙酰化与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了化学杀雄剂SQ 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花药各发育时期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基因HAT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同期可育花药相比,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花药的HAT1基因表达水平在单核期显著升高,二核期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三核期显著降低。DNA Ladder显示,不育花药在单核期出现明显的DNA片段化,比正常花药提前凋亡。这表明SQ 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可能与HAT1基因表达异常和花药细胞提前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70.
周珺  陈青  王新龙  林位夫  王军 《种子》2022,(7):132-138
为了培育出可缩短非生产期、减少抚管用工的橡胶树大筒苗,在小筒苗育苗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大筒苗胚苗材料的类型和规格问题。以籽接苗和芽接桩为胚苗,按不同的砧木直径设12个处理,采用中空锥形筒为育苗容器,分析了各处理大筒苗的株高、茎粗、叶篷数等生长参数和出圃率、定植成活率等出圃参数,并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的育苗效果进行大筒苗砧木材料的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芽接桩砧木直径(1.0~1.1 cm)较小的T 2和T 3大筒苗生长势较弱,出圃率较低,约为65%;1.2~1.7 cm的T 4~T 9大筒苗株高均在2 m以上,叶蓬数近7蓬叶,出圃率80%以上;1.8~2.0 cm的T 10~T 12大筒苗茎粗均在1.8 cm以上,但出圃率低于75%。各处理的大田定植成活率均在92%以上。若需要培育至6~8蓬叶、株高2 m以上、出圃率80%以上的大筒苗,芽接桩的砧木直径需在1.2 cm以上,适宜范围为1.5~1.7 cm,不宜超过1.8 cm。综合考虑各处理的育苗效果,以砧木直径1.6 cm左右的芽接桩T 8作为胚苗的大筒苗生长良好,株高2.2 m以上、茎粗1.8 cm以上,叶蓬数近8蓬叶,出圃率高达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