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331篇
农学   158篇
基础科学   242篇
  144篇
综合类   1200篇
农作物   196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969篇
园艺   228篇
植物保护   12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对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角鲤属每年1次产卵类型,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雄鱼则为2冬龄;性成熟雌鱼卵巢系数大致变动在1.6%~12.7%,全年平均约7.5%;卵径变动范围50~1450μm,平均762μm;相对怀卵量为4.67~6.70万粒/kg,平均5.98万粒/kg;适宜的繁殖生产季节在3月初到4月底。  相似文献   
162.
李英能 《节水灌溉》2007,(5):41-44,48
节水灌溉是用尽可能少的灌溉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模式.节水灌溉的节水潜力是在保持农作物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工程、技术和措施使从水源取用的灌溉水通过输水、配水和灌水供给作物利用的过程中,可能减少的损失水量.在制定区域节水灌溉规划时,需要对发展节水灌溉后产生的节水潜力进行分析计算,以此作为规划决策的依据.对于节水灌溉的节水潜力分析计算方法国内已进行过诸多研究,但要精确计算则很困难.为此,借用《全国灌溉用水定额编制》的研究成果,采用作物灌溉用水"参照定额"、作物灌溉用水定额调节系数和作物用水定额计算式提出了一种区域节水灌溉的节水潜力简易计算方法,并以全国2010年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的节水潜力作为算例,分析计算了规划目标年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163.
蒸发是西南喀斯特地区薄层土壤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浅层土壤水分的存蓄对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恢复至关重要。以西南喀斯特森林碳酸盐岩红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蒸渗试验设置4个苔藓生物量(0,0.32,0.64,0.95 kg/m~2)和3个松针生物量(0,0.32,0.64 kg/m~2)共12种处理,分析森林近地表层覆盖对碳酸盐岩红土蒸发过程及表层温度时空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对比3种蒸发模型(Black、Rose、空气动力学蒸发模型)在喀斯特森林碳酸盐岩红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苔藓和松针覆盖显著降低累积蒸发量和蒸发速率(P0.05),接种苔藓0.95 kg/m~2和覆盖松针0.64 kg/m~2处理比裸土累积蒸发量小36.9%;苔藓和松针导致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苔藓和松针增加了表层土壤的平均温度,松针对土壤温度的提升作用强于苔藓;Black、Rose和空气动力学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碳酸盐岩红土蒸发过程,Black蒸发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Rose和空气动力学蒸发模型。研究结果能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水量平衡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并加强对喀斯特森林地表水文过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4.
从自治区林业局获悉,据统计,截至2020年2月29日,全区完成植树造林64.14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24.7%,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梧州、防城港、河池、崇左市植树造林总面积均超年度任务的30%。今年2月以来,自治区林业局统筹部署,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采取四项举措全力打好春季造林第一仗。一是做好组织动员,落实造林地块,精准调配肥料和苗木,有序开展春季造林备耕工作。严格实施有效的防疫举措,加强务工人员健康监测,提高机械化程度,避免聚集作业,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5.
大叶黄杨尺蠖是绿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吴江地区大叶黄杨尺蠖1年发生3~4代,以2代幼虫危害最为严重。4.5%高绿宝EC 3 000倍液和1.1%绿浪EC 1 000倍液药后9 d防效为100%,55%杀苏DP 1 000倍液防效为95.3%。  相似文献   
166.
三角鲤亲鱼培育与性腺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对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角鲤属每年1次产卵类型,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雄鱼则为2冬龄;性成熟雌鱼卵巢系数大致变动在1.6%~12.7%,全年平均约7.5%;卵径变动范围50~1450μm,平均762μm;相对怀卵量为4.67~6.70万粒/kg,平均5.98万粒/kg;适宜的繁殖生产季节在3月初到4月底.  相似文献   
167.
选取初始体质量(73.81±9.02)g的雄性吉富罗非鱼(GIFFOreochromisniloticus),分别投喂含100%鱼油(A)、50%葵花籽油+50%鱼油(B)和100%葵花籽油(C)的饲料,每种饲料设置2个流速运动水平(0BL·s-1、1.5BL·s-1)(BL,体长),共6个试验组合(0A、1.5A、0B、1.5B、0C、1.5C),饲养42d后测定试验鱼生长和体成分变化。结果显示各组合吉富罗非鱼的成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1.5B组合的特定生长率(4.96±0.02)%·d-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合(P〈0.05)。逆流运动后红肌和白肌蛋白质含量分别最高增加10.25%和7.74%(P〈0.05)。逆流运动对全鱼和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料B组和c组鱼体红肌PUFA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而B组和c组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葵花籽油替代鱼油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和体成分没有显著影响,而逆流运动能够显著提高肌肉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68.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1%;对性腺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角鲤为每年1次产卵类型。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3冬龄,雄鱼则为2冬龄;性成熟雌鱼卵巢系数大致变动在1.696—12.7%,全年平均约7.5%;卵径变动范围50~1450μm,平均762/μm;相对怀卵量为4.67—6.70万粒/kg,平均5.98万粒/kg;适宜的繁殖生产季节在3月初到4月底。  相似文献   
169.
在室内条件下[水温(28?1) ℃],设置0.7 BL/s和2.0 BL/s 2个流速组以及一个静水对照组,研究了不同逆流运动训练对多鳞四须鲃幼鱼[体质量(75.21?2.82) g]摄食、生长和体营养成分的影响。实验分1~23 d和23~45 d两个阶段,共进行45 d。实验结果表明,多鳞四须鲃平均日摄食率随流速增加而增大,但体长特定生长率、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食物转换率均以0.7 BL/s组最高,静水组次之,2.0 BL/s组最低,且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流速下多鳞四须鲃肌肉水分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流速增大,多鳞四须鲃肌肉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而脂肪含量却显著下降。在实验末期,2.0 BL/s流速组的氨基酸总含量(82.63%)、必需氨基酸总含量(34.34%)和鲜味氨基酸总含量(33.50%)均显著高于静水对照组(78.27%,32.6%,30.63%)(P<0.05)。研究表明,较低流速(0.7 BL/s)的运动训练明显促进多鳞四须鲃的生长,提高食物转化率和增加肌肉蛋白质含量,高流速(2.0 BL/s)的运动训练不利于生长,但却能显著提高肌肉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70.
冰雪灾害后南岭常绿阔叶林受损优势种萌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岭冰雪灾害受损常绿阔叶林建立4块样地,分析样地内受损树木的受损类型、径级、树种组成等因子与灾后萌条关系,结果表明:1)灾害后受损优势木72.00%以上均有萌条出现,乔木层优势木萌条率高于灌木层,为南岭地区冰雪灾害后受损森林生态系统快速恢复与重建提供保障;2)不同受损优势木萌条率存在差异,萌条率随着受损程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倒伏类型萌条率最高(100%),其他受损类型中灌木层金缕梅科萌条率最低,乔木层樟科萌条率最低;3)冰雪灾害后萌条特性表现出与采伐、刀耕火种后不同的规律,应做为1个特例进行研究;4)建议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森林自然干扰频发区,在人工促进恢复时多选用格药柃、小红栲和交让木等,有利于各层次结构与组成的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