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56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5篇
  23篇
综合类   274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240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ob基因是近年发现的新基因,因它表达的蛋白质与动物的摄食、能量调控、繁殖、免疫、肥胖等方面紧密相关,是近年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2.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家业机械化发展从总体上看,已全面进入了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广大服务领域,农机化技术推广也由单一的农机推广发展成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相配套的农机化适用技术.以机械化技术与农艺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是治旱兴农的有效措施.据1999年统计,全县完成机械化深施肥面积21.7万公顷,精少量播种面积15.2万公顷,旱作沟播面积1.1万公顷,小麦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面积2.37万公顷,节水农业及微灌技术项目完成面积2万公顷,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50.45%,60.7%、22.16%,全省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全面提高,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解放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促进了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其病理变化以法氏囊肿大出血、肾肿大、尿酸盐沉积为主要特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一般与新城疫、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混合感染,造成鸡羽大量死亡,同时还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形成鸡群大量死亡。一、典型病例2006年4月12日昌吉市佃坝乡养殖户刘某饲养的2000羽肉鸡,18日龄时突然出现死亡,开始减  相似文献   
54.
模糊综合评判在农业科技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5.
茶多酚对家兔C-BSA肾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茶多酚对家兔C-BSA肾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茶多酚大(306 mg/kg)、中(102 mg/kg)、小(34mg/kg)剂量组及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降低C-BSA肾炎模型免的尿蛋白和血清肌酐(P<0.05或P<0.01);减轻肾小球肿胀、细胞增生、血栓形成及白细胞浸润,修复肾小球病理改变;降低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P<0.05).茶多酚大剂量的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0.1 mg/kg,P<0.05),并且大、小剂量间差异显著,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结果提示:茶多酚对家免C-BSA肾炎模型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6.
陇春22号(MY94—9)是甘肃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和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4年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于1995年进行性状观察和产量鉴定试验,1996-1999年参加甘肃省水地春小麦预试、区试,2000~2003年生产试验和示范种植,2004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相似文献   
57.
氮磷肥对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51,自引:7,他引:51  
通过田间氮磷肥配施试验研究了氮磷配施对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微生物量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动态变化表明,氮磷肥对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影响并不同步,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变化最显著的时期均是授粉期,但此时微生物量碳是最低的谷值,而微生物量氮是最高的峰值。不同氮磷配比对微生物量碳影响的回归分析表明,氮肥是影响微生物量碳的主导因素,无论是适量施用还是过量施用都是氮肥对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较大。不同氮磷配比对微生物量氮影响的回归分析表明,过量氮肥的施用减少了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含量。磷肥无论高量和低量均能增加微生物量氮的含量,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对微生物量氮的正效应减小。氮磷配合施用可增加土壤的微生物量氮,由此可见无论单施氮肥还是单施磷肥,过量施用对微生物量氮的增加都是不利的,只有氮磷配合施用才是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8.
种子包衣及丸粒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种子包衣及丸粒化技术发展概况公元 1世纪 ,在罗马Pling首先提出种子处理技术 ,用酒和柏树叶混合防虫 ,但公认的是MathieuTillet为第一个成功者。他于 175 0年用盐和石灰处理被污染的种子 ,降低了小麦腥黑穗病感染。 186 6年Blessing提出用面糊处理棉花种子以方便播种。众所周知 ,种子入土及萌动过程中有可能遭到病害、虫害、水涝、干旱、冷害等逆境的侵袭而延缓萌发 ,甚至不能出苗。为解决这些生产问题 ,种子处理技术迅速发展 ,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薄膜包衣(FilmCoating)和丸化 (Pelletin…  相似文献   
59.
为水稻苗期耐冷性QTL定位克隆研究提供实验素材,以213个IR24/Asominori重组自交家系(RIL)为作图群体,并以141个SSR标记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结合苗期低温处理后亲本和213个RILs的苗期死苗率,运用QTL IciMapping 4.0软件进行水稻苗期耐冷性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第6、第11和第12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苗期耐冷性QTL,分别命名为qCTS-6、qCTS-11和qCTS-12。这3个QTL的LOD值分别为3.194 3、4.688 2和3.797,对应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5.662 7%、8.549 6%和12.787 7%,且抗性等位基因均来自苗期耐冷亲本Asominori。  相似文献   
60.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对形成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与提升高职教学特色、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的教学改革,以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为例,针对该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从目标、内容和保障3个方面加以研究和探讨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旨在探索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并为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理念的新课程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