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4篇
林业   368篇
农学   208篇
基础科学   278篇
  103篇
综合类   1626篇
农作物   154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979篇
园艺   228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湫头镇地处甘肃省正宁县东南部子午岭的林缘,为优质果带中心区。全镇现有苹果面积1000hm~2,其中盛果期果园653.3hm~2,年产果品29400t,产值1470万元,人均果品收入3000元以上。有气调贮藏库2处,地下贮藏库3处,苹果专业合作社1个。新建乔化密植苹果示范园1处,矮化密植苹果园1处。湫头镇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果园土  相似文献   
72.
植物对磷饥饿的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磷是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土壤中有效性最低的一种营养元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但是我国耕地中有59%的土壤缺磷。农作物的产量常受到缺磷的影响而受损。土壤缺磷并不是土壤中总磷量低,而是土壤中可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态磷含量低。植物在磷饥饿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以尽最大可能满足自身对磷的需求。植物对缺磷的反应是一个复杂的网络过程。大约有100多个基因参与了植物对缺磷的反应。其中主要的有磷转运蛋白基因、核糖核酸酶基因、磷酸酶基因等。植物在吸收外界的磷的过程中磷转运蛋白发挥了重要作用。植物磷转运蛋白基因按照序列相似性可以划分为H+/Pi共转运家族(Pht1家族)和Na+/Pi共转运家族(Pht2家族)。按照吸收动力学的标准可以分为高亲和力磷转运蛋白和低亲和力磷转运蛋白两种。磷饥饿时植物对磷吸收能力的增强的原因之一是增加了磷转运蛋白分子的合成数目。目前尽管人们对植物吸收磷的理解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植物对磷的具体调控机制、磷的跨液泡膜运输等重要方面仍然没有明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根据省人事厅2003年有关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精神,省农机局于2003年9月23日至25日在成都郫县举办了2003年度四川农机系统局长研讨班,我省各市、州、县农机局局长和局级领导干部以及省农机局直属单位领导,共计55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会上,参加培训的农机部门领导就做好农机化工作各抒己见,本刊如下:  相似文献   
74.
利用数码相机获取棒材端面的图像,通过对图像格式转化、灰度化处理得到灰度图像,再进行平滑处理抑制噪声、锐化处理突出目标、选择合适的闻值转换为二值图像,然后进行形态学腐蚀操作去掉棒材之间的粘连,最终得到分割效果较好的图像,为后续棒材的计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76.
在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农垦58s光敏感期内进行暗期光间断(R、R+FR、R+FR+R)以及暗期无间断(SD)处理后,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从58s的叶绿体内分离出6条色素带。依其迁移率分别命名为CPI、LHP^1、CPa、LHCP^2,CPa',FC。  相似文献   
77.
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毛皮动物的饲养始于1956年,当年从原苏联引种水貂、银狐、海狸鼠、麝鼠等,分别在黑龙江省、山东省和北京市建立饲养场。1957年又对我国野生紫貂、貉子等进行引种和驯养繁殖,到1958年底全国饲养场从1956年的5个发展到72个。伴随着毛皮动物产业的发展,我国也相继建立起了一批  相似文献   
78.
树木提取液抑制白蚁的效能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6种树木的不同提取液室内制剂筛选试验,从中筛选出灭蚁活性较强的树木提取液,分别配制9种单剂,在小型试验基础上优选配方,结合植物资源等因素,研制成环保型灭白蚁粉剂。用该粉剂在厦门、福州的公园中进行防治树木白蚁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10 d的防效为76%~100%,处理后20 d的防效为81%~100%,处理后30 d的防效为100%,并且施药9个月后检查仍能持效。  相似文献   
79.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为新疆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2010年以来呈整体暴发态势, 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 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和粮食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害虫, 然而有关其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为此, 本文通过分别概述近年来新疆气候、作物种植结构、栽培耕作措施以及亚洲玉米螟田间发生世代的变化情况, 综合分析了上述变化对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存活、个体生长发育、取食偏好和种群增殖扩张等方面造成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 结合已有大量研究成果, 系统解析了新疆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种群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此外, 本文还介绍了新疆植保科技工作者在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 简述了田间治理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防治成效, 最终为亚洲玉米螟的持续有效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0.
副猪嗜血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例临床、病理剖检症状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其病原为副猪嗜血杆菌。经药敏试验显示,副猪嗜血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