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80篇
  免费   709篇
  国内免费   651篇
林业   2157篇
农学   1416篇
基础科学   1657篇
  1105篇
综合类   9589篇
农作物   1472篇
水产渔业   942篇
畜牧兽医   4970篇
园艺   1901篇
植物保护   631篇
  2024年   347篇
  2023年   509篇
  2022年   569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603篇
  2019年   693篇
  2018年   741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537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1232篇
  2013年   821篇
  2012年   1053篇
  2011年   998篇
  2010年   974篇
  2009年   983篇
  2008年   914篇
  2007年   903篇
  2006年   893篇
  2005年   949篇
  2004年   694篇
  2003年   659篇
  2002年   638篇
  2001年   569篇
  2000年   689篇
  1999年   718篇
  1998年   707篇
  1997年   657篇
  1996年   620篇
  1995年   657篇
  1994年   579篇
  1993年   530篇
  1992年   506篇
  1991年   510篇
  1990年   413篇
  1989年   336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54篇
  1986年   132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110篇
  1983年   102篇
  1982年   87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55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12篇
  1965年   18篇
  1962年   11篇
  195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进一步了解贮藏期甜高粱秸秆糖代谢、蔗糖降解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以新高粱3号(XT-2)和新高粱4号(XT-4)为试验材料,在去叶立放和带叶立放堆放下进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贮藏至第180天时,去叶立放贮存秸秆总糖含量高于带叶立放贮存,总糖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XT-2去叶立放>XT-4去叶立放>XT-4带叶立放>XT-2带叶立放贮存,总糖累计分别为5%、13%、11%、2%。两个品种在不同贮藏方式下秸秆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与蔗糖含量的相关性都不显著(P>0.05),XT-4在两个不同贮藏方式下蔗糖合成酶(SS)活性和蔗糖含量的相关性也不显著,而XT-2秸秆SS酶活性与蔗糖含量相关性显著。长期贮藏过程中不同贮藏方式对甜高粱秸秆糖分含量有很大的影响,不同贮藏方式秸秆总糖含量差异明显,去叶立放贮存工序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秸秆总糖含量的保持,适合于温度较低且干燥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苹果果实品质除受品种自身遗传基因影响之外,树体营养是保证果实品质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今后新疆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以新疆天山北坡伊犁霍城县栽培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N(尿素)、P(重过磷酸钙)、K(硫酸钾)3因子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研究NPK配比施肥与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关系.[结果]不同配比施肥对成熟期的红富士苹果果实纵径影响较大,而对着色期果实横径和单果重具有影响,其中NPK配比水平较高时对果实纵径、横径及单果重都具有较大影响,但对果形指数无影响;配比施肥中K对果实中总酸含量有影响;N和P可能影响VC含量;N、P、K的相互交互作用对花青素含量影响较大;N含量高低影响总酚含量;P和K含量高其交互作用对类黄酮影响较大;N和P对蛋白质含量有影响.[结论]N、P、K不同元素针对不同指标影响也不同,其中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表现更明显,在今后肥料施用过程中还是应注重肥料的配比和均衡.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从海洋中分离并筛选具有杀松材线虫活性的细菌。[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采自青岛近海海域的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采用浸渍法测定菌株的杀线虫活性,并对筛选菌株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最适培养条件。[结果]共分离到36株海洋细菌,根据杀线虫活性筛选出1株具有高杀线虫活性的细菌HT-11。该菌株分离自牡蛎,其培养滤液处理松材线虫24 h的校正死亡率高达92.41%。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菌株HT-11鉴定为考克氏菌属(Kocuria)。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营养肉汤(NB)培养基中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海水浓度100%,初始p H 7.0,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3 d。[结论]该研究可为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其杀松材线虫天然活性物质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为掌握广西桑园常见害虫发生规律,评价不同防治措施对桑园主要害虫的控制效果,系统调查了桑园常见害虫种群动态及喷施杀虫剂、悬挂黄(蓝)板和安装杀虫灯等措施对桑园主要害虫虫口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园常见害虫约10种,优势种明显,主要为桑蓟马、朱砂叶螨、桑粉虱和桑螟,6—10月为害虫发生高峰期。单一物理防控措施对桑园主要害虫控制效果最差,化学和物理组合防控措施40%灭多威乳油6 000倍液+60%敌畏·马乳油2 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黄板0.1块/m~2和73%炔螨特乳油3 000倍液+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60%敌畏·马乳油2 000倍液+蓝板0.1块/m~2+杀虫灯0.5盏/hm~2的控制效果较好,处理后1 d防效接近或超过70%,处理后10 d防效在80%以上。上述2种综合防控措施对桑园桑蓟马、朱砂叶螨、桑粉虱和桑螟等主要害虫防控效果好,可为桑园虫害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古松柏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油松、侧柏、白皮松3种古树的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重点研究了叶绿体结构的变化特点。此外,对造成松柏类古树衰老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HPLC分离和测定棉花中3种植物激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棉花体内吲哚-3-乙酸(IAA)、玉米素(Z)和赤霉素(GA3)3种植物内源激素的条件:采用LC-6A高效液相色谱系统,SPD-6AV紫外检测器,以乙腈(CH3CN):水(4:6V/V)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54nm,选用外标法进行了定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素、赤霉素、生长素含量分别在0.133-0.907,0.047~1.072,0.026~0.167μg/g(鲜重),其回收率已达到植物激素定量分析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97.
不同浓度保水剂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穴盘育苗法,对不同浓度保水剂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水剂可以增加基质含水量,除0.1%处理外,都抑制出苗,适宜浓度可以提高秧苗质量、根系活力和叶片含水量,浓度过大会抑制生长。综合分析得出以保水剂0.5%处理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998.
花生新品种"泉花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花7号系以028-9为母本、205-1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品质较优,加工性能好,抗病、抗逆性较强。在福建省花生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20.93 kg/667 m2,比对照种泉花10号增产10.21%。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苹果新品种‘蜜脆’在伊犁河谷的生长表现及适应性,为伊犁河谷苹果品种合理规划布局及栽培管理奠定基础.[方法]引进苹果新品种‘蜜脆’进行区域栽培试验,调查其物候期、植物学性状、结果习性及苗木抗寒性,测定果实经济性状.[结果]‘蜜脆’苹果在伊犁表现为生长势中等,叶片肥厚,卵圆形,不平展,花瓣白色,椭圆形,果实圆锥形,果形指数0.81,平均单果重257.9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7;,酸度0.56;,果肉硬度8.06 kg/cm2,平均冻害指数为0.18,抗冻表现较为突出,抗低温能力高于长富二号,具有较强的抗寒性.[结论]‘蜜脆’苹果引入伊犁河谷以来苗木能适应该地气候环境,具有品质佳、外观着色好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中晚熟苹果品种.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扎根理论的豆农目标价格政策认知与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标价格政策是优化我国农业支持保护的重要举措,我国于2014年开始对大豆进行目标价格政策试点。豆农如何认知并响应目标价格政策,是决定政策实施成效与完善政策试点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扎根理论与相关资料,发现目标价格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豆农的种植积极性,但也诱发了市场低迷等问题,下一步需要统筹解决目标价格设定、国内外市场价格传导等难题,并配套推进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等组合政策,才可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根本上提升国内大豆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