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37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963篇
林业   2620篇
农学   1707篇
基础科学   1947篇
  1331篇
综合类   11653篇
农作物   1847篇
水产渔业   1115篇
畜牧兽医   6006篇
园艺   2338篇
植物保护   760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562篇
  2022年   617篇
  2021年   529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858篇
  2018年   897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656篇
  2015年   625篇
  2014年   1539篇
  2013年   1037篇
  2012年   1315篇
  2011年   1241篇
  2010年   1222篇
  2009年   1259篇
  2008年   1125篇
  2007年   1140篇
  2006年   1120篇
  2005年   1155篇
  2004年   885篇
  2003年   830篇
  2002年   782篇
  2001年   713篇
  2000年   843篇
  1999年   906篇
  1998年   879篇
  1997年   793篇
  1996年   816篇
  1995年   810篇
  1994年   698篇
  1993年   669篇
  1992年   631篇
  1991年   627篇
  1990年   527篇
  1989年   405篇
  1988年   212篇
  1987年   192篇
  1986年   158篇
  1985年   156篇
  1984年   147篇
  1983年   127篇
  1982年   105篇
  1981年   81篇
  1980年   64篇
  1979年   49篇
  1965年   21篇
  1964年   15篇
  1962年   14篇
  195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01.
介绍了(北)京化(稍营)高速公路建设与官厅水系流域保护区的关系,从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风险等角度阐述了高速公路建设对官厅水系流域保护区产生的影响,并从环境保护、库区污染防范和水环境保护、环境监督管理3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902.
藕淀粉的加工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从化学成分、淀粉颗粒大小、淀粉糊、热力学、淀粉颗粒形态和表面结构以及对酶水解耐受力等方面,对藕淀粉的加工性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藕淀粉(重庆产)的水分含量为15.32%、蛋白质0.16%、脂肪0.07%、粗纤维0.02%、灰分0.54%、磷0.053%,其直链淀粉含量(30.61%)高于玉米淀粉的。藕淀粉的平均粒径为50.27 μm,而玉米淀粉的为38.97 μm。藕淀粉颗粒呈小圆形和椭圆形,但在某些淀粉颗粒一端有凹陷。淀粉的X-衍射图谱为B型,糊化温度为54.09℃,透明度为57.9%,淀粉糊达到最大黏度即呈现平缓的特征,黏度峰值远低于玉米淀粉糊的。该研究对实际生产中,提高藕淀粉得率和纯度以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3.
不同生长状态下多目标番茄图像的自动分割方法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将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成熟果实从复杂背景中识别出来并确定其空间位置,是实现果实采摘作业智能化的基础。该文针对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多个番茄自然生长状态为相互分离、靠拢或重叠以及被枝叶部分遮挡的情况,研究了一种成熟番茄图像的自动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RGB颜色空间下番茄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R-G)灰度值存在明显差异的特点,首先使用Otsu法对番茄的RGB彩色图像的色差灰度图像(R-G)进行动态阈值分割,然后对番茄的R分量灰度图像应用基于形态重建的受控标记分水岭算法搜索靠拢或重叠番茄的分界线,最后对前面两次运算的结果作交集运算得到最终分割的二值图像,将番茄从背景中分割出来。通过100幅番茄图像进行试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对自然光照条件下不同生长状态的多目标番茄图像进行有效分割,而且对番茄的成熟度及品种差异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04.
7株解有机磷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7株解有机磷的微生物。对这7株解磷细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性状测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GenBankaccessionNo:S2,AY651922;S3,AY661923;X1,AY651925;Y1,AY651924;H1,AY663435;H2,AY663436andHe,AY663436)。其中S2、S3、X1和He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Y1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H1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H2属于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进一步通过G C含量和DNA-DNA杂交研究,结果表明,S2、S3和X1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alcaligenes),Y1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  相似文献   
905.
湖北省荆门市水稻土配方施肥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定荆门市水稻土进行效应函数法配方试验,以找出不同N、P、K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关系,明确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提供水稻专用配方肥的参数。试验发现,N、P、K配合后有利于促进杂交中稻的个体发育,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在供试土壤和“汕优63”水稻上,氮是控制产量的首要因子。建议供试土壤上施肥配方为:N150∽180kg/hm^2,P20530∽45kg/hm^2,K20105∽120kg/hm^2。  相似文献   
906.
雨水集蓄利用是近年来缺水型山丘区补充水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成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途径,其理论研究尚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该文结合新沂市山丘区雨水集蓄利用规划的实例,采用自优化模拟模型对其雨水利用灌溉调度进行了优化研究,达到了预期目的,实现了丘陵山区雨水集蓄利用灌溉系统的优化调度过程.  相似文献   
907.
秸秆还田对西藏中部退化农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作物的秸秆既含有相当数量的作物必需的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又具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1]。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成分,通过它们的代谢活动,转化土壤中各种物质的形态,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土壤微生物控制着土壤生态系统的许多过程,行使的功能包括:有机物料的分解,土壤化学循环,土壤结构的形成,污染物的脱毒等。土壤微生物群体的改变可以作为预示土壤变化的指标[2]。近年来,在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西藏中部地区农田土壤退化严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本实验研究了西藏中部春…  相似文献   
908.
湿地农田化过程是三江平原过去50年以来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特征,由于大面积的湿地被农田所替代,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本文选取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技术,集成地形图与遥感数据(MSS,TM,CBERS),利用景观梯度分布分析模型,对1954-2005年期间湿地与农田景观梯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4年除西南部靠近松花江地区、浓江上游地区湿地景观分布较为稀疏外,其他地区都属高湿地景观梯度区。到2005年,除洪河自然保护区及靠近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边缘地区外,研究区的大部分都成为耕地景观高梯度分布区。耕地景观和湿地景观梯度分布格局的变化揭示了研究区湿地农田化过程的空间规律性,即耕地逐年向东扩展的同时,湿地相应地向东北方向消退。  相似文献   
909.
陈子闻 《中国饲料》2022,(24):135-138
随着网络化时代中的AI技术不断创新,营销思维也在不断更新。网络平台不断涌现的新型营销模式和迅速发展的新技术都加速了饲料行业营销形式的变革。网络营销部门要认识到,大众传媒与网络媒介为饲料企业带来潜在客户资源的同时,饲料企业还必须深化改革传统单一的营销模式。单一的网络广告投放形式在短期内仍然活跃于市场中,但不会占据未来的主要市场,吸引客户利用个人社交平台自主推广的营销方案才是最有效的。网络化时代下饲料产业的网络销售路径仍然需要深入研究,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比,我们还需要具有创新精神,才能保障饲料行业能通过网络营销提高产品的品牌价值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910.
通过对陕西省武功县3个葛藤品种根区AM真菌的调查,初步探明了葛藤根区AM真菌资源,为AM真菌在葛藤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AM真菌能与葛藤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不同品种葛藤具有不同的AM真菌生长特性,其定殖率也不相同。总定殖率、泡囊、菌丝定殖率在品种间为:菜葛>粉葛>药葛;丛枝定殖率在品种间为粉葛>药葛>菜葛;孢子密度在品种间为:药葛>粉葛>菜葛。葛藤根区AM真菌资源丰富,土样中AM真菌多为球囊霉属(Glomus),也有少数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和盾巨囊霉属(Scutellospora)的种类。已鉴定出AM真菌20种,其中球囊霉属13种,无梗囊霉属6种,盾巨囊霉属1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