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仙草上发现的一种根结线虫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仙草(Mesona Blume)又名仙人冻、仙人草、凉粉草等,是唇形科仙草属的一种重要的一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据《中药大辞典》记载,仙草性味涩、甘寒、具清暑解渴、凉血解暑及利尿之功效,民间常用作暑天清凉饮料,且可用于急性风湿关节炎、高血压、中暑、糖尿病、急性肾炎、感冒、烫伤等治疗,还可加工成多种食品、饮料和食用色素,市场广阔,很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2.
福建省大宗中药材仙草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分析了福建省仙草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仙草产业的市场前景。认为福建省自然条件、种植的历史和经验等均有利于发展仙草生产。提出福建省今后发展仙草生产应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手段,政府为支撑,往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3.
分析了长期困扰福建柑桔(黄龙病)、龙眼(鬼帚病)、香蕉(束顶病、花叶心腐病)、番木瓜(环斑病)等果树多种病毒和病毒一类病害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生态系统的优化控制和生态环境的净化防治果树病毒病的新思路。以此指导龙眼鬼帚病等病毒病的防治,取得成效,表明这是防治病毒病的有效途径,符合发展生态农业和生产绿色果品的要求,也是植保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提出深入探讨生态系统的优化控制、生态环境的净化以及进一步完善其技术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4.
不同处理对多花黄精种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储藏条件、打破休眠方法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的影响,筛选多花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以野生多花黄精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将多花黄精种子在不同环境下贮藏,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打破其种子休眠。结果表明:低温沙藏和常温沙藏的发芽率差异不大,但均显著高于常温干燥贮藏。不同物理、化学处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均未达到显著差异。以低温沙藏条件下用50mg·L-1 GA3浸种3h的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3.33%。  相似文献   
65.
为解决细叶石仙桃人工栽培种苗短缺问题,以细叶石仙桃蒴果为材料,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筛选不同阶段所需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其种子可在MS+20 g·L^-1蔗糖+8 g·L^-1琼脂培养基上萌发,发芽率可达70%以上;MS +50g·L^-1土豆+20g·L^-1蔗糖+8g·L^-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原球茎分化小苗,低浓度6-BA和NAA组合适合原球茎增殖与芽的分化;在1/2MS +0.5 mg·L^-1 NAA+20 g·L^-1蔗糖+8 g·L^-1琼脂培养基上生根率达100%,通过以上系列培养基的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66.
龙眼鬼帚病是长期以来为害严重的一种病毒性病害,至今无药可治。由于龙眼是一种生产周期长(数十年至百余年)、价值高但投产期晚的木本亚热带果树,因而感染鬼帚病的龙眼成年树不能像感染病毒和类似病毒病害的柑桔、香蕉等果树那样,可采取挖病树的措施来防治。如何控制其为害是生产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多年来进行的单项防治试验表明,结合每年整枝和疏花疏果截枝减毒(剪除病枝梢、病花穗),可有效减轻龙眼鬼帚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67.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与应用中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菁瑛  陈熹 《福建果树》1998,(2):37-40,56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自Haberlandt(1902)的工作开始,至今已有90余年的发展历史、广义的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用无菌技术培养植物离体部分,如根尖、茎尖、叶片、幼胚、种子、果实以及各种组织与细胞、原生质体、细胞器等。它涉及到个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各个水平的有关问题;研究的领域从植物生理学科逐渐扩展到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园艺学、育种学等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在理论与应用上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发展十分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培养成功的例证已达到1500个左右,有一些成果已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  相似文献   
68.
福建省荔枝古树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是一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财富。一般认为,年龄在10 0年以上的大树即可称为古树,而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则称名木。不同的国家对古树树龄的规定差异较大。在西欧、北美一些国家,树龄在5 0年以上的就定为古树,10 0年以上的古树就视为国宝了。古树名木不仅反映了自然变迁和人类历史活动,是森林演替、气候和地质等环境变化的历史见证者,而且还是珍稀和濒危物种的基因库。古树所蕴藏的珍贵物种基因在整个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古树名木的研究成为当今自然科…  相似文献   
69.
不同移栽期对短葶山麦冬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短葶山麦冬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定期采集短葶山麦冬样品,测定各器官生长量,采收时测定产量与多糖、水浸出物等含量,研究不同移栽期对短葶山麦冬生长发育动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期的短葶山麦冬地上部生长发育规律相似,均呈“先升后降再缓升”的发育趋势,分蘖数则呈“先快后慢”的趋势。4月份移栽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发育均优于其他移栽期,此间移栽,植株生长迅速,有利于分蘖和块根形成,且增加了块根的发育时间。不同移栽期的产量差异显著,随着移栽期的推迟,产量逐渐下降,多糖和水浸出物含量也随之下降,综合以上研究结果,适宜的移栽时期为4月初至5月初。  相似文献   
70.
以盆栽控水法对3年生金花茶幼树进行干旱胁迫,研究金花茶幼树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轻度干旱胁迫即能引起金花茶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但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20%并时未对3年生金花茶幼树成熟功能叶的光合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2)轻、中度胁迫下,3年生金花茶幼树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仅小幅降低,丙二醛(MDA)、叶绿素(Chl)、叶绿素a/b(Chl a/b)、可溶性糖(S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中度胁迫时较CK显著提高,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在轻度胁迫15d时较CK显著提高,脯氨酸(Pro)含量在胁迫初期较CK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SP)在轻度胁迫15d时较CK显著提高;(3)重度胁迫下,3年生金花茶幼树叶片除Car以外的各项生理指标均较CK有显著变化。说明轻、中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40%~65%)对金花茶幼树成熟叶的生理影响较小,重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20%~25%)对金花茶幼树成熟叶的各项生理指标影响较大。因此,在金花茶幼树栽培中应制定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25%时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持续重度干旱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