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小麦纹枯病又称小麦尖眼点病,其发病程度除受品种抗性、气候条件及土壤菌源基数等因素的制约外,麦田的栽培环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2.
1974年以墨西哥品种叶考拉作母本,徐州32331作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育成.(一)特征特性半冬性.分蘖势强,成穗较多.株高75~80厘米,耐肥、抗倒,叶片大小适中而挺拔,株型较松.穗纺锤形,长7~8厘米,长芒、红壳、白粒.每穗有小穗17~19个,平均结实30粒左右.千粒重38~40克,籽粒卵圆形,腹沟较深,品质优良.在徐州  相似文献   
33.
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育种具有充足的光温资源和较丰富的品种资源。超高产育种的主要矛盾是丰产性和抗倒性。产量结构应在适当降低现有高产品种穗数的基础上,努力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培育超高产品种应在提高生物学产量的同时提高收获指数。可通过适当增加株高和茎秆充实度的办法来提高生物学产量。生态型以半冬偏春性为主。选择时以复合阶梯杂交或轮回选择为主,以利有效基因的累加。  相似文献   
34.
徐州26号是江苏省徐州农科所小麦研究室对1983年秋从原陕西省农科院粮作所小麦室引进的F1代穿梭育种材料经过连续15年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丰产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WS8268(陕农7859/小偃6号),原代号为徐州87633。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优良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2000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徐州26号。  相似文献   
35.
徐麦32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为母本,以周麦1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连续选择及品质筛选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206. 1 特征特性 徐麦32属半冬性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数多,平均每公顷成穗630万~675万.株型较紧凑,茎秆弹性好,株高76 cm左右,抗倒性较强.  相似文献   
36.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1Dx5+1Dy10的分子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已报道的检测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Dx5的PCR分子标记中,由引物Dx-F,Dx5-F和Dx-R组成的共显性标记,能稳定地扩增出5亚基和非5亚基的特异序列,并且无非特异PCR产物,是用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Dx5分子检测的最理想标记。本次实验利用此对引物, 通过PCR技术对221份小麦亲本进行了1Dx5亚基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材料中有35份材料携带1Dx5亚基,占所测材料总数的16.3%,远低于国外的基因频率(约85%)。  相似文献   
37.
徐州25号小麦品种选育与超高产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州25号高产稳产,江苏省区域试验汇总产量超过550kg/亩,小面积亩产超过600kg,该品种穗粒结构协调,耐肥抗倒。超高产育种目标是亩产600kg以上,产量结构模式为稳穗增粒,抗倒、抗病、抗寒性好。对杂交后代的选择应抓住重点,优中选优。  相似文献   
38.
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目前中国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间的遗传关系,为育种工作提供有益信息,利用74对SSR引物对103份小麦主要亲本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298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在2~14之间,平均为4.03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020~0.899,平均为0.429.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369~0.948,平均值为0.636.74对SSR标记能将103份小麦品种(系)分为五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系谱来源及地域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39.
70年代以来,我国小麦生产和育种水平迅速提高,生产上大面积亩产450~500kg的田块随处可见,甚至出现了亩产过500kg的乡、县。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迫切需要培育产量水平600kg以上的超高产品种。超高产育种首先必须有超高产潜力的种质资源。近年来,...  相似文献   
40.
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近年来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对该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陈述,并建议在今后的小麦纹枯病研究工作中,应加强抗性遗传机理研究;通过抗源材料的鉴定、筛选,辅以分子标记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抗病品种选育的效率,以尽快满足生产之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