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5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代谢能水平对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双向选择系北京油鸡生产性能和胴体性状的影响.采用4(日粮代谢能水平)×2(IMF上、下选系)两因子设计.选择3周龄体重为(163±O.23)g的北京油鸡上、下选系公鸡各240只.各系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代谢能为12.122 MJ·kg-1(ME1)、12.540 MJ·kg-1(ME2)、12.958 MJ·kg-1(ME3)和13.376 MJ·kg-1(ME4)的4种日粮,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13周龄屠宰.结果显示:(1)随日粮能量水平提高,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肉比显著下降(P<0.05),活重、屠体重、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显著增加(P<0.05),而IMF选择对生产性能和胴体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上选系的日采食量和活重显著高于下选系(P<0.05),日粮能量水平和IMF选择对胸肌重、腿肌重及其相对比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2)随日粮能量水平提高,胸肌和腿肌IMF显著提高,在ME3组达到最大,MFA组下降(P<0.05),而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增加(P<0.05).上选系胸肌和腿肌IMF、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高于下选系(P<0.05),血浆总胆固醇显著低于下选系(P<0.05).日粮能量水平和IMF双向选择的互作对腹脂重、腹脂率和总胆固醇有显著影响(P<0.05).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以显著提高油鸡生产性能,但不能补偿遗传选择形成的IMF含量差异.进一步证实通过遗传选择可以有效提高IMF含量.  相似文献   
92.
鸡蛋中蕴藏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蛋内含物质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能量和营养来源,其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鸡蛋生物反应器的提出,这些活性成分和作用被逐步发现并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及生物制品工业。因此,了解并加以利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成为了禽蛋制品深加工和提高禽蛋产品的商品价值的首要问题。作者将围绕鸡蛋内生物活性物质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2株芽胞杆菌的安全性,为进一步开发益生菌添加剂奠定基础。[方法]以芽孢杆菌L2-19、Y25为材料,以健康小白鼠为试验动物,通过经口灌胃和腹腔注射2个途径对菌株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全部小白鼠健康存活,体重明显增加,灌胃处理后对照(生理盐水)、L2-19和Y25试验组小白鼠的体重分别比处理前增加5.06、4.925、.04 g,注射处理后对照(生理盐水)、L2-19和Y25的体重分别比处理前增加5.38、4.964、.80 g。试验组小白鼠的脏器无明显异常,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未见任何毒性反应。[结论]芽孢杆菌L2-19、Y25对小白鼠安全无毒,且增加了小白鼠体重,有进一步研发成为益生菌添加剂的价值。  相似文献   
94.
北京油鸡肉品质优良,但饲料转化率低.本试验旨在探讨鸡肉风味物质选择对北京油鸡的饲料转化率及生产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9周龄北京油鸡公鸡肌苷酸(5'-Inosinic Acid,IMP)上选系和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双向选择系共510只,饲养8周,每周测定每个个体的采食量和体重,17周龄...  相似文献   
95.
96.
本试验旨在研究鸡肌内脂肪(IMF)双向选择对脂肪性状及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北京油鸡肌内脂肪双向选育系和对照系雏鸡,饲养至56和120 d时,每个系分别屠宰30只母鸡,测定胸肌和腿肌IMF含量、腹脂重、腹脂率及LPL、H-FABP和A-FABP基因mRNA表达量,比较双选系各性状差异,分析IMF遗传选择效果。结果表明,上选系肌肉IMF含量和肉色亮度值(L^*)显著大于下选系(P〈0.05),胸肉终pH(pHu)显著低于下选系(P〈0.05)。LPL基因在120日龄上选系腹脂中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下选系(P〈0.05),下选系胸肌中H-FABP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上选系(P〈0.05)。结果表明IMF的双向选择是有效的,该双选系可以作为未来基因定位和基因互作效应研究的宝贵资源群体。  相似文献   
97.
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对肉仔鸡肉品质和相关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 d健康AA肉仔鸡288只,研究不同水平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10,-c12 CLA)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相关激素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将试验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分别饲喂0、0.20%、0.40%、0.60%、0.80%和1.00%t-10,-c12 CLA的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饲粮CLA对肉鸡全期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极显著降低了腹脂率(P〈0.01),对采食量、胸肌率、腿肌率、胸肌和全净膛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CLA对肉鸡肉色b*值、剪切力和胸肌的品尝评价有显著影响(P〈0.05),对pH、肉色L*、a*值和腿肌品尝评价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CLA对肉鸡血清胰岛素l、eptin(P〈0.05)和组织中苹果酸脱氢酶(P〈0.01)有显著影响。饲粮t-10,c-12 CLA可提高肉仔鸡的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对肉品质剪切力和品尝有改善作用;CLA降低腹脂率,增加了肌内脂肪的含量,可能与leptin浓度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8.
综述影响禽肉风味的各种因素 ,主要包括品种、性别、日龄、日粮、生产制度与环境、屠宰与宰后因素、烹调方式等  相似文献   
9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营养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性成熟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432只1日龄商品代北京油鸡随机分配到高、中和低3种营养水平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鸡,自由采食、饮水。饲粮按中速黄羽肉鸡的饲养标准分为3个阶段(1~5周、6~9周和10~13周),每个阶段在保持蛋白质与能量比值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设置高、中和低3种营养水平。结果表明,1~5周,低营养水平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低于中、高营养水平组(P0.01);中营养水平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低营养水平组(P0.05)。饲粮营养水平对肉品质未表现出显著影响(P0.05)。高营养水平组母鸡鸡冠重和鸡冠长度极显著高于中、低营养水平组(P0.01),鸡冠高度显著高于中、低营养水平组(P0.05),高营养水平组有促进卵巢重的趋势(P=0.08)。饲粮营养水平对公鸡性成熟指标未表现出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对于中速型黄羽肉鸡,中营养水平的饲粮能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高营养水平的饲粮能促进母鸡性成熟。  相似文献   
100.
石岐黄肉鸡前期日粮适宜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旨在研究优质石岐黄肉鸡前期日粮适宜的能量(ME)和蛋白质(CP)水平。试验共设4(ME)×5(CP)共20个处理,各5个重复,每重复16只母雏。ME(MJ/kg)水平分别为11.3,11.9,12.6,13.2,CP(%)分别为16.0,17.5,19.0,20.5,22.0。结果表明,以增重为衡量指标,石岐黄肉鸡生长前期日粮适宜的ME和CP水平分别为12.6MJ/kg和19.0%;以能量存留率、氮存留率和饲料转化率为衡量指标,则适宜水平分别为13.2MJ/kg和2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