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林业   378篇
农学   181篇
基础科学   152篇
  170篇
综合类   1016篇
农作物   190篇
水产渔业   112篇
畜牧兽医   677篇
园艺   223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和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黑木耳作为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理想食品,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我国是世界蚕桑发源地和蚕丝主产地~([1]),据统计,2014年我国桑园面积83.3万hm~2,桑枝是蚕桑生产中数量最大的副产物,每亩(667 m~2)桑园每年修剪桑枝500 kg左右~([2]),每年修剪的桑枝达625万t(桑枝含纤维素25.3%,半纤维素19.1%,  相似文献   
42.
具有超级稻潜力的水稻新品种湘中籼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农科所利用91491作母本,与铁三矮2号杂交选育具有超级稻潜力的水稻新品种湘中籼4号,2000年2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凤凰、龙山、古丈、吉首、花垣等地区推广种植。产量表现 1998年湖南省中稻区试,平均产量7606/hm2,比超级杂交稻培矮64S/9311组合增产5.5%,居第3位,1999年吉首试点为10250kg/hm2,比二系超级稻培矮64S/9311增产2.4%,居第2位。1999年凤凰县落潮井乡生产示范1.8hm2,平均8856kg/hm2,比三系杂交稻汕优63增产9.3%。特征特性 综合性状好。株高113cm。茎秆粗韧性强,抗倒伏。叶片角度小。叶色深绿。…  相似文献   
43.
为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适应美国迪尔 9970采棉机和凯斯 2555采棉机对播种机具有要求,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中心研制出最新一代铺膜播种机 - - 2BMD- 20膜下滴灌铺管铺膜播种机。   2BMD- 20膜下滴灌铺管铺膜播种机主要用于与大马力拖拉机及采棉机相配套的棉花铺膜播种。 2BMD- 20膜下滴灌铺管铺膜播种机吸取了现阶段各种铺膜播种机的优点,并在许多结构上又有所创新,一次可完成平地、镇压、铺滴管、开膜沟、铺膜、压膜、膜边覆土、膜上打孔穴播、膜孔覆土及土带镇压等多种工序的联合作业。 1 主要技术参数   外型尺寸 (长×宽…  相似文献   
44.
1茎杆切碎还田机械发展现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小麦、玉米秸秆大部分用于还田。国外的茎秆还田机具结构大多为立式结构,具有机具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同时还有对秸秆根部进行处理加工的整株秸秆粉碎还田机具。目前国外茎秆还田机具普遍向宽幅、与大马力轮式拖拉机配套的方向发展,宽幅秸秆切碎还田机具采用液压折叠的方式进行运输。宽幅秸秆切碎还田机具在小范围的工作面内可以单独仿形,保证工作面内秸秆留茬高度一致。如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其茎秆切碎还田机幅宽由1.2m到5.4m,配套动力由50kW到180kW的规格齐全。其工作幅宽为5.4m…  相似文献   
45.
科学传播林业碳汇的自然地理形成机制和经济社会价值及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和贡献,提升公众对林业碳汇概念、技术、市场及政策的科学认知,有利于正确引导全民参与“双碳”战略目标实现以及展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舆论场中的国际形象和大国担当。文中梳理了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林业碳汇在国内和国外主流媒体、新媒体及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上的传播现状,指出当前我国林业碳汇科学传播存在科学概念抽象复杂、官方主流舆论出现分歧、科学家参与积极性不高,以及对外传播力不足等难点和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分析提出构建以科学家群体为“意见领袖”的林业碳汇科学传播体系,以及明晰林业碳汇支持政策、促进林业碳汇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强化林业碳汇知识培训和科学传播人才培养、常态化科学设置林业碳汇议题、重视开展对外传播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8GSY-80A移动式滴灌供水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主要技术参数及特点。该机具备了常规过滤站的功能,集水泵、砂石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为一体,动力由牵引机车提供,开拓了滴灌系统的新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7.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其适应性决定品种的种植范围和产量。抽穗期是影响大麦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适时抽穗开花是大麦高产广适的前提。春化通路中Hv VRN1、Hv VRN2和Hv VRN3是决定大麦生长习性的主要基因,光周期通路中Hv PPD-H1和Hv PPD-H2是控制大麦抽穗期的重要基因。为探究春化和光周期调控抽穗期的机制,以冬青18号(D18)和城武芒大麦(K18)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春化时间,观察春化对抽穗期的影响;同时,在长日照(LD)和短日照(SD)条件下,分别取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春化时间处理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LD条件下,D18拔节期中Hv VRN1的表达低于K18,所以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SD条件下,虽然D18抽穗期中Hv VRN1的表达低于K18,但D18抽穗期中Hv PPD-H2的表达高于K18,导致D18抽穗期中Hv VRN3的表达高于K18,所以SD条件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早于K18。  相似文献   
48.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兽医临床对于疾病防治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中药在兽医临床的应用已有悠久历史,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发酵中药作为一种新型的中药制剂,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主要介绍了发酵中药的定义、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旨在为兽医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9.
与当地青稞传统生产模式作比较、试验研究集成合理密度、合理施肥、绿色防控与低损耗机械化生产于一体的轻简化青稞生产模式是西南区西藏河谷青稞主产区日喀则市节约劳动力投入,提高青稞优质与高效,降低播种和机械化收获损失率,扩大青稞轻简化示范面积,发展以轻简化栽培生产模式为主的青稞产业兴盛战略的势必走向。为印证青稞轻简化栽培生产模式在西南区西藏河谷区日喀则市的可操作性,2020—2022年在西藏河谷区日喀则市白朗县嘎东镇和白朗县洛江镇扎林村,与传统青稞生产模式为对照,对青稞轻简化生产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青稞轻简化生产模式与传统青稞生产模式相比,青稞各品种的株高、穗长等主要农艺性状变化不大;产量和品质差别不明显;但在用工投入上,轻简化生产模式节约劳动力达到了96.7%,每667 m2节本增效效果明显,适合在西藏河谷青稞主产区应用。  相似文献   
50.
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陇春40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陇春8139/陇春8号为母本、68-73-20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2016 — 2017 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 a 10 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 625.4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0.39%。2018 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5 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2 206.3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23.09%。陇春40号属春性中早熟普通小麦,生育期 100 d,平均株高 87 cm,平均穗粒数24.5 粒,千粒重 43.79 g,容重 780 g/L。穗长方形,红粒角质。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56.4 g/kg、湿面筋352 g/kg,面团吸水率61.3 mL/100 g。抗病性强,抗旱、耐瘠薄,落黄好。适宜在甘肃中部旱地春麦类型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