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棉籽饼中毒棉籽饼含有36%~42%的粗蛋白,并含有丰富的硒、磷和B族维生素,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蛋白质饲料。但棉籽饼含有游离棉酚、环丙烯类脂肪酸等有毒物质。其中游离棉酚被吸收后能在体内蓄积,对神经、血管及脏器的细胞产生毒害,长期不间断地喂给棉籽饼,会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江西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江西省爆发疑似PRRS临床症状的某猪场病猪血清中分离到一株致Marc-145细胞病变的病毒。负染电镜观察结果可见直径约50nm大小的有囊膜的球形病毒粒子;超薄切切片可见胞浆内有大量直径约40-80nm球形或椭圆形病毒粒子。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与美洲型PRRS阳性血清反应发出强特异性荧光,而与欧洲型阳性血清只出现弱的荧光效应,初步鉴定分离株为美洲型PRRS病毒,暂命名为JX株。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养殖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畜禽感染各种疾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为了预防畜禽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及经济效益,多种抗生素药物用作饲料添加剂。抗生素添加剂的应用曾创造了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革命,规模养殖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发展,动物的生产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所产生的负面效益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破坏动物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及畜禽产品中的药残直接危害人体健  相似文献   
14.
基于茶叶基质特点,开发了注射器内分散固相萃取快速前处理技术,建立了茶叶中24种农药残留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茶叶样品经乙腈提取,无水MgSO4盐析,在设计的注射器装置内以N-丙基乙二胺键合硅胶和石墨化炭黑作为分散吸附剂进行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在3个添加水平(0.01、0.05、0.5βmg·kg-1)下,红茶和绿茶中24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61.7%~98.8%,相对标准偏差为0.4%~5.5%,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24种农药的红茶和绿茶基质标准工作液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5~5.36βμg·kg-1和0.18~17.86βμg·kg-1,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本方法具有简便快捷、所需仪器少、省时等优势,适用于茶叶中多农药残留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国家标准GB 2763.1—2018作为增补标准于2018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新增茶叶中百草枯和乙螨唑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值。百草枯和乙螨唑分别是我国茶园中禁限用农药和未登记农药,不允许在茶园中使用。然而,百草枯曾是我国茶园草害防治的主要化学农药之一,由于其理化特性与环境行为,导致茶叶中仍存在百草枯残留的风险隐患。尽管乙螨唑未在我国茶树上登记使用,但由于茶树害螨发生以及乙螨唑的防治效果,茶叶中存在违规使用未登记农药的潜在风险。因此,国家标准新增两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应引起业界对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视,实时监测茶叶中百草枯和乙螨唑的残留水平,确保茶叶农药残留低于限量标准,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叶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不同茶类中2,4-表芸苔素内酯的方法。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通过C18、强阴离子交换剂(SAX)和石墨化碳黑(GCB)混合吸附剂分散萃取前处理,以HSS T3色谱柱分离,采用ESI正离子扫描和可编程多反应监测模式(SMRM)检测,基质匹配溶液外标法定量。2,4-表芸苔素内酯在0.8~800β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在不同茶类(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中标准样含量20、40和200βμg·kg-1添加水平下,目标化合物回收率均介于75.5%~93.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在0.4%~7.0%之间(n=6),方法定量限(LOQ,S/N=10)在0.55~1.46βμg·kg-1之间。该方法稳定、准确、灵敏,能够满足各茶类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7.
工程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东县地处鄂西山地,三峡库区腹地。随着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和三峡库区后续产业建设。交通、城镇化等建设项目涉及了许多征占用林地问题。文章从征占用林地的特点、工作步骤、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进行论述。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项目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杀虫单在水稻及稻田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法(GC-FPD)测定水稻、土壤和水中杀虫单含量,研究了杀虫单在水稻及稻田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杀虫单在水稻上降解较快,半衰期为2.0~3.8 d,水中降解半衰期为1.0~1.3 d,喷药后的第5天土壤中杀虫单残留量已低于方法最低检出限量。最终残留试验中每667 m2最高施药剂量加倍量400 mL(有效量600 g.hm2),施药3次,距离最后1次喷药后第21天,糙米、稻壳、植株、土壤等样品中均未检出,以加倍量400 mL喷药4次后,糙米、稻壳、植株残留量分别为0.191~0.260 mg.kg-1、1.153~1.816 mg.kg-1、0.712~0.765 mg.kg-1。综合杀虫单在水稻上残留试验以及参考大米中杀虫双最大残留限量0.200 mg.kg-1,结论认为杀虫单在水稻收获前21 d应停止喷药,每667 m2喷药量不超过200 mL(有效量300g.hm-2),喷药次数不超过3次。  相似文献   
19.
绿茶保鲜技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绿茶保鲜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农产品保鲜技术正向着综合控制的方向发展,其中包括物理控制、化学控制、生物控制等;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贮藏保鲜剂将向高效、天然、营养型方向发展,此类天然食品保鲜剂将逐步或部分取代目前使用的化学合成保鲜剂。绿茶常温贮藏保鲜是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找到易于推广应用、成本低廉、绿色高效的绿茶保鲜方法。研究常温条件下的绿茶生物保鲜方法应是解决绿茶常温保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利用前期合成的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硅藻土固相萃取柱高效吸附茶叶基质,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茶叶中46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茶叶样品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淋洗等样品前处理,UPLC-MS/MS分析46种农药残留。结果表明,该新型固相萃取净化柱可以高效吸附去除茶叶基质,大大降低基质效应,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中农药的基质效应分别下降了4.7%~66.5%,3.2%~35.5%和4.4%~42.8%。在3个加标水平下,46种农药回收率在61.5%~118%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8。所建立方法具有吸附剂用量少、省时、无需基质标准溶液、可以检测不同茶类多农残和定量限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