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6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基于GIS技术的森林经营优化与辅助决策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森林经营是一种战略性的、长远的规划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考虑其全局性、长远性和针对性 ,为使森林经营方案更为科学、实用、可行 ,满足林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基于GIS的经营优化与辅助决策系统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系统以Citys tar软件和VisualFoxpro为平台 ,以Powerbuilder为开发语言 ,利用OLE/ODBC技术进行系统集成 ,建立森林经营优化与辅助决策系统 ,包括数据库管理、优化与辅助决策、图形制作 3个子系统 ,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及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计划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32.
概述了武冈云山动植物类型及旅游功能,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云山动植物类型的旅游功能进行了综合性评价,方法科学简便,实有性强。  相似文献   
33.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系统协同与全局性变革。协同理论适用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耦合体系的有效手段。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需求分析,建立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架构,提出目标定位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的核心,专业设置是协同创新模式结构的骨架,课程设计是协同创新模式内容的优化,支持保障系统是协同创新模式实现的保障。  相似文献   
34.
基于27年长期试验,采集0~20 cm和20~40 cm两土层原状土样,研究施氮磷钾化肥及配施有机肥对洞庭湖区典型水稻土物理性状及团聚体中有机碳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肥后两土层内土壤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2.6%~8.3%、-3.0%~23.5%,土壤容重则降低3.0%~11.6%,其影响效应随土层加深而减弱,在0~20 cm土层均达显著水平(P<0.05)。长期施肥后粒径>5 mm具不良孔性的团块结构数量明显减少,两土层中0.5~2 mm和2~5 mm大团粒结构体比例则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7.3%~94.3%和25.8%~103.8%(P<0.05),土壤物理结构得以改善。随粒径减小,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分别呈现逐渐增加和降低的变化趋势,长期施肥均显著提高两土层特别是0~20 cm层土壤及各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P<0.05)。施肥主要影响且显著提升粒径<5 mm特别是0.5~2 mm和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储量。研究表明,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增强团聚体固碳能力的效应较氮磷钾化肥单施更为突出,且随有机肥施用比例增加,其效应愈趋明显。  相似文献   
35.
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类型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关联度指数、Jaccard指数和相邻度指数分析了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类型的空间关系,探讨森林景观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景观类型的空间关系体现一定时期内森林景观类型现实存在的空间分布,关联度反映了不同景观要素类型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及人为活动的作用,相邻度指数能补充提供不同景观要素斑块空间相互邻接关系的细节。(2)阔叶类与经济林类等面积贡献率较大的景观类型,与其他类型的空间关系呈负相关,竹类与其它类型生态竞争性较强,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3)阔叶类/杉木类的Jaccard指数最大,反映了阔叶类与杉木类共同出现的机率大;(4)森林景观类型的Jaccard指数总值反映了森林景观类型同其他类型的空间聚集度大小,7种景观类型依次为杉木类>经济林类>阔叶类>松木类>灌木类>竹类>柏木类;(5)在适宜的尺度上能更好体现景观类型的空间关系,取样尺度中以600 m×600 m最理想;(6)空间关系可合理解释景观类型相互作用的功能关系,但具体的驱动因素需结合其它方法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36.
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指数适宜转换粒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端吕  宋涛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110-114
通过对森林景观矢量数据进行矢栅转换,探讨森林景观指数的适宜转换粒度。结果表明: (1)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的情况揭示了景观格局的尺度效应;(2)随着研究粒度的增加,不同景观指数对转换粒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的第一粒度域均为10m-80m;(3)对于适宜研究粒度的选择,在保证计算的质量、较好地体现原始数据的特征信息,同时避免过大的计算工作量,应当在第一尺度域内选择中等偏大的粒度,本研究中景观格局研究的最适宜研究粒度域均为40m-80m;(4)由于森林景观的复杂性、多样化,粒度在景观格局、生态过程中的影响及其尺度效应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7.
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格局的环境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森林景观格局决定着森林景观功能,不同的格局有不同的物质流过程,能控制水分、养分的流动过程,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在对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级灰关联识别模型进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剖析景观格局的区域环境直接与间接响应.结果表明:1)在森林景观格局环境响应研究中,通径系数表达了环境对森林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的直接和间接响应.为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2)环境对森林景观格局产生一定的直接响应,但这种响应是森林景观结构改变功能的体现.在环境响应的森林景观格局的指数中,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均匀度>变动系数>分离度>分维度>优势度.3)环境对森林景观格局存在着间接影响.环境产生间接响应作用最大的景观格局指数为变动系数,然后依次为分维度、分离度、优势度和均匀度,且各个指数产生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其他指标来体现.4)从通径分析中的剩余通径系数来看,森林景观格局对环境产生着直接和间接作用,同时还有其他因素的作用,由于没有进一步的生态过程分析,存在着影响机理的不明确性和存在着评价的相对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8.
李建华  陈端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83-12287
旅游景观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旅游生产力增长的潜力所在,必须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准确评价。根据郭来喜的旅游景观分类分级系统,常德市主要旅游景观共270余处资源单体分为3个景系9个景类和52个景型,并按景型规模大小分为“景域”、“景段”、“景元”进行旅游景观综合评价。常德市旅游景现生态类型多、组合配置好、文化底蕴厚。  相似文献   
39.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获取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类型基本信息。建立景观类型属性数据库,对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景观空间格局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综合水平较高的为桃源县、澧县、鼎城区、临澧县、汉寿县,其中最高的为桃源县;综合水平居中的有和洑林场、常德林场、津市市、安乡县、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洞庭农场、武陵区、涔澹林场、贺家山原种场、西湖农场综合水平较低,其中西湖农场综合水平最低。该方法为西洞庭湖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优化、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东洞庭湖区水陆交错带的复杂性分析及防洪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水陆交错带是指内陆水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功能界面区。从结构、功能和性态的角度,分析了东洞庭湖区水陆交错带的复杂性及其与洪涝灾害的关系,提出了提高界面的系统稳定性、促使界面的湿地类型有序演化和强化界面的防洪功能等防洪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