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0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8篇 |
农学 | 48篇 |
基础科学 | 46篇 |
18篇 | |
综合类 | 274篇 |
农作物 | 58篇 |
水产渔业 | 55篇 |
畜牧兽医 | 191篇 |
园艺 | 45篇 |
植物保护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毒对禽脑脊髓炎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日龄SPF鸡接种法氏囊中等弱毒疫苗A株后,用禽脑脊髓炎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观察法氏囊疫苗毒对禽脑脊髓炎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用ELISA检测禽脑脊髓炎病毒抗体滴度,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清抗体水平明显下降,其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法氏囊中等弱毒疫苗A株能造成机体免疫抑制,引起禽脑脊髓炎抗体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6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RA主要感染家鸭,1~8周龄鸭均可感染,但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发病率高,一般为60%~70%,有时高达90%. 相似文献
63.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肝脏的病变特征是体积增大和有出血斑点,病鸭常常表现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的特征姿态,开始发病时的死亡率能高达90%以上,造成很大损失。2005年10月,山东寿光某鸭场3周龄的雏鸭突发疾病,死亡达21%,经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后不见好转,随后带雏鸭到我中心诊治,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初步判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呼吸型和肾型毒株的血清交叉中和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SPF鸡制备了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山东分离株(KIBV-SD)和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M41株的单因子血清,进行了肾型传支(KIBV-SD)与呼吸型传支(M41)血清交叉中和试验,计算肾型和呼吸型传支病毒抗原性的相关系数(R)。结果表明:KIB-SD单因子血清与其自身病毒进行中和试验,测得血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效价值为23.56;KIB-SD单因子血清与M41V进行中和试验,测得血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效价值为3.56;M41单因子血清与其自身病毒进行中和试验,测得血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效价值为24.51;M41单因子血清与KIBV-SD进行中和试验,测得血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效价值为6.07。经免疫学方法计算,2个毒株间抗原性相关系数R=19.34%(<25%),说明KIBV-SD和M41分别属于不同的血清型,二者之间的抗原性交叉较低。 相似文献
65.
ICP-AES法测定饲料中多种微量元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饲料中Cu、Fe、Mn、Zn、Ca、Mg、P、Pb、Cr、Cd 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析条件和样品处理方法,线性范围达到3个数量级,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的回收率在85.0%~96.5%,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7%以下。测定国家标准物质玉米粉的结果与标准值比较一致,均在误差范围以内。该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的测定结果也比较吻合。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不同饲料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66.
67.
68.
苹果腐烂病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高质量且能再生的原生质体是真菌遗传转化、基因修饰的重要保证。本试验选用苹果腐烂病菌强致病力菌株SDAU11-175,从酶种类、菌丝年龄、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及再生培养基五个方面对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获得苹果腐烂病菌原生质体最大产量的条件是菌丝年龄54 h、3%崩溃酶和3%裂解酶组合、0.7 mol/L 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28℃酶解3 h,所得原生质体在YPS培养基上再生效果最好,再生率可达42.21%。 相似文献
69.
70.
文章旨在研究胍基乙酸、γ-氨基丁酸和维生素E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28头健康、采食量正常、平均体重60 kg左右的“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半。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组饲喂添加600 g/t胍基乙酸的基础日粮;第Ⅲ组饲喂添加200 g/t γ-氨基丁酸的基础日粮;第Ⅳ组饲喂添加200 g/t维生素E的基础日粮。试验为期60 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600 g/t胍基乙酸能显著提高育肥猪平均日增重(P <0.05),同时对背膘厚、滴水损失和肌间脂肪也有显著影响(P <0.05);添加200 g/t γ-氨基丁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 0.05),但对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滴水损失、粗蛋白质含量和肌间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 <0.05);添加200 g/t维生素E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 0.05),但猪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600 g/t 胍基乙酸可提高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添加200 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