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洛玉8号是洛阳市农科院以自选系LZ06-1为母本,自选系ZK 02-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紧凑型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好、适应性广、活秆成熟等特点,适宜在黄淮海流域中等以上肥力水浇地夏播种植。介绍了洛玉8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与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2.
浅谈黄淮海地区玉米育种核心种质的改良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阶段黄淮海地区玉米育种核心种质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种质改良和创新措施:利用我国地方品种进行种质改良;利用温带种质,尤其是美国先锋公司的杂交种进行改良;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进行改良;利用轮回选择等进行群体改良.  相似文献   
43.
玉米种植密度逐步提高不仅是玉米产量不断提高的主要途径,也是育种中提高选择效果的重要手段.结合中国玉米生产和育种的实际情况,对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育种目标、种质选择、自交系选育技术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4.
玉米不同产量水平下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河南省 1988~ 2 0 0 0年早熟组夏玉米区试中不同产量水平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 ,以及对 72 15kg/hm2 以上产量水平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 :选育 75 2 0kg/hm2 以下玉米杂交种时 ,必须重视千粒重、穗长和行粒数的选择 ;选育 75 2 0kg/hm2 以上玉米杂交种时 ,应在稳定提高穗粗和穗行数基础上 ,主攻千粒重、穗长和行粒数 ,同时注意生育期和株高要适中 ,把杂交种的各农艺性状协调到最佳程度 ,选育出性状优良的高产杂交种  相似文献   
45.
河南省玉米区试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高穗系数(HSC)法,结合稳定性系数和适应性参数对1998年河南省玉米区试(套种组)15个品种进行高产稳产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4201、郑试211丰产性、稳产性好;济单7号、济单94-2、濮7812在良好条件下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46.
小麦纹枯病是预西地区近几年来常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水肥地,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优质高产的主要障碍,2000年对小麦纹枯病的发展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进行了一系列防治试验,并制订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7.
在旱棚控制条件下。用三因素五水平回归设计.研究了豫西旱作区麦田氮、磷、水三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氮、磷、水的效应有很大变化,三因素配合效应>两因素配合效应>单因素效应;水分对施肥量的校正模型为:XI(N)=0.4200+0.2726X3,X_2(P_2O_5)=0.1697-0.0980X_3。  相似文献   
48.
根据河南省12年来夏玉米套播组区域试验资料,对前后17个承担该试验的试验点判别品种能力的强弱及产量结果年际间的稳定性、各试验点产量结果与汇总结果的吻合性进行了估算分析,并综合利用这3项指标对各试点进行了归类。结果表明:浚县、林州等5个点是较理想的承试点,三门峡、郑州、商丘、平顶山等4个点尚需进一步试验方能确定,其它8个试点做承试点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49.
玉米‘洛玉863’群体动态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洛玉863’是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而成的高淀粉型玉米新品种,为了对该品种的高产栽培和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田间定点定株取样和公式法,研究了品种的群体动态指标,以明晰其适宜群体产量结构和群体动态指标,为品种的高产栽培和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洛玉863’适宜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产量结构为60000穗/hm2、穗行数15.0行、行粒数37.5粒、千粒重381.5 g,群体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产量达12599.4 kg/hm2。适宜密度下,群体各项动态指标发展协调,叶面积指数(LAI)在吐丝期最大值达到5.41,且稳定期长,成熟时仍达2.94,使‘洛玉863’活秆成熟的优点得到充分体现;叶面积持续期(LAD)总量达到335.46×104 m2?d/hm2,在各生育时期的分配合理;净同化率(NAR)与叶面积持续期(LAD)协调较好;干物质积累总量24702.3 kg/hm2,其中吐丝期以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占全部积累量的60%;群体生长率(CGR)达247.0 kg/(hm2?d);灌浆速率始终保持在合理的较高水平。吐丝期以后的叶面积指数(LAI)、叶面积持续期(LAD)、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CGR)与最终的籽粒产量呈密切的正相关,可以作为适宜群体的标志。  相似文献   
50.
在750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玉米专用增效剂对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玉米增效剂对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合理使用增效剂可以降低玉米杂交种株高、穗位高、倒伏率、空秆率、秃尖长,增加茎粗和千粒重,稳定穗长、穗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玉米杂交种洛玉5号的适宜施用浓度为150~200mL/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