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关中是我国古时候的蚕桑盛地关中区域之地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是即“黑水、西河惟雍州”。雍州因雍水(源于风翔流经岐山和扶风的渭河支流)得名,在地理上相当于周初西都宗周的京畿地,春秋时期为秦国内史的故治所,战国以降始称关中。可能因为地处东函谷、西散关、南武关和北萧关的四关之内,故名。自古就是一个“金城十里”和“四塞以为固”的形胜之地。古者,“秦据雍而强,周即豫而弱,高祖都西而泰”。亦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正是这里,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22.
采煤矿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遥感反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andSat ETM+影像反演煤炭开采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格局,对采样点各波段光谱反射率进行数学变换,并将所得结果与有机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挑选出敏感波段,建立了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第5波段和第7波段反射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585和-0.543,P<0.001);对反射率进行数学变换可以改善其与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用第1波段反射率对数的倒数和第5波段反射率的倒数建立二元回归方程(R2 =0.616 2,p<0.001)对研究区土壤有机质有很好的预测能力(R2 =0.616 2,RMSE=0.89);有机质含量在10~15g/kg范围的图斑面积最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0.44%;表层土壤有机质随开采沉陷坡度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煤炭开采沉陷对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扰动属于失碳效应.  相似文献   
23.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不断扩张、延伸,徐州市区以同心圆向四周迅速扩展到三环路以外,城市的版图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一个个自然行政村被新兴的建筑分割、包围,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独特的"城中村"。又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这些"城中村"阻碍了城市的整体发展,面临着必须治理的局面。对"城中村"治理思路的研究,其根本意义在于在城市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城中村"本身的治理,更重要的是止住源头,避免城市边缘和远郊区的村庄成为新的"城中村"。该文将探讨徐州市在"城中村"治理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综合分析各种治理模式并针对徐州市"城中村"的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4.
为厘清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非粮化态势,减少非粮化对粮食安全的威胁,本研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非粮化地域分异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8年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非粮化面积为8.3×106hm2,非粮化率为38.3%;非粮化率在空间上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减的分布格局,非粮化面积则呈两边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土地流转面积是驱动干旱半干旱区非粮化空间格局分异的最重要因子,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和乡村劳动力人数也影响了地域分异特征,但不同地域内各因素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非粮化受经济、社会、政策因素影响大,今后应规范土地流转行为,调整惠农补贴并优化资源配套,加大监管的同时谨防“一刀切”,实现农民增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三协同”。  相似文献   
25.
结合微波雷达与光学影像在监测表层土壤水分信息上的优势,提取了山西省西山矿区的表层土壤水分状况.受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干扰,对雷达影像进行正射校正,去除地形起伏对雷达图像的影响,基于光学数据获取植被含水量信息,并利用“水-云”模型去除植被覆盖对土壤后向散射的影响,运用去除地形和植被影响的后向散射系数,结合现有的土壤水介电模型,计算得出了研究区的土壤表层水分信息.采用的研究方法避免了传统的土壤孔隙、地表辐射等现场地表模型参数的获取,可实现大范围快速的表层土壤水分监测.  相似文献   
26.
乡村综合评价是乡村空间重构的基础,优化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空间是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以江苏省徐州市姚集镇为例,构建了三生空间视角下村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行政村综合评价值对三生空间发展进行等级划分,并提出相应的空间重构路径。结果表明,姚集镇各村发展不均衡,整体评价分值较低,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重构采取居民点整治路径,将村庄分为城镇集聚型、调控发展型、迁居拆并型3种类型;生产空间重构采取农业规模经营和工业园区集中规划路径;生态空间重构路径包括建立生态廊道和划定生态红线。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研究知识图谱分析及关键主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占斌  马静  杨永均  张绍良  陈浮 《土壤》2019,51(4):760-768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一直都是环境科学的热点与前沿。为深刻了解国内外这一领域的关键主题及最新动态,本文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期刊数据库检索的文献数据为样本,以CiteSpace为分析平台,从国家、机构、作者、研究热点等诸多方面,对土壤重金属研究的现状及关键主题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国际上土壤重金属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并且中国占居核心地位;关键主题集中于污染物来源与分布、污染评价及污染修复三大领域;当前研究偏重于环境科学、农学、工程技术、化学、地质学、毒理学以及植物学的相关研究。预计未来土壤重金属研究将呈现国际化、多学科综合化、多技术协同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8.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为深入分析低碳经济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引入了Tapio脱钩指标评价手段,选取了反映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情况的评价指标用于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脱钩分析体系。以江苏省昆山经济开发区为例,研究了该地区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水平两者的脱钩关系,并进一步进行脱钩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昆山经济开发区2004—2009年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一直处于强脱钩状态,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两者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低碳经济的增长十分有效地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说明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可以实现有效结合,共同发展的局面,研究结果可为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9.
陈浮  赵姣  马静  张琦  朱燕峰  骆占斌 《土壤学报》2023,60(5):1507-1519
黄土高原矿区生态脆弱,植被恢复与土壤微生物介导的养分循环密切相关。厘清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磷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影响及调控作用,对重建矿区生态恢复力及自维持机制至关重要。采用高通量qPCR芯片技术、随机森林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揭示黄土高原安太堡露天矿复垦排土场柠条(灌丛,BL)、油松(针叶林,CF)、刺槐(阔叶林,BF)、油松+榆树(混交林,MF)等4种植被恢复模式及毛白杨林(CK)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碳氮磷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影响及互馈机制。结果表明:BL、BF和MF对土壤养分积累优于CF,不同恢复处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CK,但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却显著下降;植被恢复显著改变碳氮磷相关功能微生物类群丰度,但变化趋势几乎一致;碳氮磷相关功能微生物类群与土壤硝态氮(NO3--N)呈显著正相关,与铵态氮(NH4+-N)呈显著负相关,参与碳循环、硝化过程和有机磷矿化的功能微生物类群与有效磷(AP)呈显著正相关;植被恢复通过直接影响CAT和AP来调控碳氮磷循环,或...  相似文献   
30.
黄土高原采煤沉陷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静  卢永强  张琦  李肖肖  肖栋  陈浮 《土壤学报》2021,58(5):1278-1288
采矿对环境本底影响极大,近自然恢复是唯一可行的手段.土壤微生物影响物质循环转化,对生态恢复起重要作用.厘清土壤微生物群落如何适应和进化,不同菌群之间如何互作,哪些功能群更适应干旱、贫瘠的环境,对提升矿山生态恢复力至关重要.利用高通量测序和分子生态网络方法探索东坪煤矿和大柳塔煤矿地表沉陷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主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