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3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目的】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油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茶优良品种‘XL1’芽苗砧嫁接苗为材料,研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0~80d)砧木与接穗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砧木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为嫁接体接口愈合提供能量,接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1.94~40.39mg/g,变化幅度不大;在输导组织分化前,接穗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砧木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平稳,且始终低于接穗;在形成贯通接穗和砧木的维管束桥时,砧木的POD活性较高,接穗的POD活性始终很低,维持在0.11~0.62U/mg。【结论】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POD活性高于接穗,而接穗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砧木。  相似文献   
262.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修剪是保证油茶丰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本文在阐述油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油茶幼林、成林以及低产林的修剪技术,为油茶的丰产栽培和低产林改造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63.
光抑制是目前经济林光合作用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无论是对其本质的认识,还是对其机理的研究都已取得很大进展.综述了光抑制的研究历程及作用机理,并概括了经济林光合作用光抑制的研究动态,从光照、温度、水分等方面探讨了经济林光抑制的影响因素,最后阐述了光合作用光抑制的防御机制(叶黄素循环、电子传递和活性氧的清除系统)及防御途径.  相似文献   
264.
以5年生油茶为试材,通过调控叶果比,分析库源调节改变对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果处理(T1),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但其代谢相关的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库相同的条件下,留叶数增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有所升高;对于不同叶果比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留叶数目呈正相关关系。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呈单峰曲线类型,分别在4叶1果枝(T3)和5叶1果枝(T4)处理中达到最大值,增源扩库处理后,转化酶和淀粉磷酸化酶逐渐增加。因此,库源关系改变可显著影响油茶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酶活性,并更有利于提高果实单果质量和出籽率。  相似文献   
265.
西宁地区生猪规模养殖场猪蓝耳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LISA试剂诊断盒对西宁市生猪规模养殖场108份血清进行了PRRS的血清抗体检测,共检出阳性血清份,阳性率为17.59%,表明西宁市生猪规模养殖场猪蓝耳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66.
为了掌握青海省西宁市及其辖属区县绵羊住肉孢子虫的感染强度并明确感染类型。通过随机采集供往西宁市辖属区县各市场、超市及摊贩的屠宰后绵羊不同部位肌肉组织,进行压片镜检、染色切片观察和形态学鉴定;选取虫体含量高的羊心肌和膈肌样品,提取基因组DNA以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1)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比对。西宁市辖属区县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率为82.5%,平均感染强度7.67,从寄生部位上看,膈肌感染率最高(75%),其次是心肌(67.5%)、舌肌(57.5%),食道肌未见有感染。所检虫体边缘肌肉组织较疏松,虫体囊壁分为两层,原生囊壁与次生囊壁均结构平整无突起皱褶等特殊性结构,经PCR扩增出长度为905 bp的目标片段,测序后在GenBank上进行序列比对,其与已公布的羊柔嫩住肉孢子虫的同源性达98%,最终鉴定为羊柔嫩住肉孢子虫。初步明确青海西宁地区绵羊感染主要以羊柔嫩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tenella)为主,且西宁市感染率高于中国绵羊住肉孢子虫感染的平均水平。建议加强青海省西宁地区羊住肉孢子虫实验室检测及调运、屠宰检验检疫力度,保证上市羊肉类产品卫生质量,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67.
【目的】对湖南省衡南县各立地条件下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的立地质量进行评价,以确定油茶的最适生长环境。【方法】以2017年湖南省衡南县国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中365个油茶林小班的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类型、土层厚度6个立地因子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主要立地因子并划分立地类型;以冠幅为自变量,选择6个基础模型间接预估油茶果的单株产量,并将其作为油茶林立地质量的评价指标,对衡南县油茶林各立地类型进行质量评价及立地质量等级划分。【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对油茶林生长影响最大的立地因子为海拔、坡向和土层厚度,将其分别作为油茶林三级立地分类因子,可将衡南县油茶林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小区、15个立地类型组和36个立地类型。6个间接预估油茶果单株产量的基础模型中,Logistic模型拟合的确定系数(R~2=0.868)和预估精度(P=98.57%)最高,均方根误差(RMSE=0.219)和残差平方和(SSE=1.974)最小,故将其作为油茶果产量预估的最佳模型,以其预估结果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立地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立地质量等级Ⅰ为油茶种植最适宜区,其面积占比0.83%,平均单株产量为3.50 kg;立地质量等级Ⅱ为油茶种植适宜区,其面积占比57.46%,平均单株产量为3.07 kg;立地质量等级Ⅲ为油茶种植较适宜区,其面积占比39.75%,平均单株产量为2.95 kg;立地质量等级Ⅳ为油茶种植不适宜区,其面积占比1.96%,平均单株产量为2.64 kg。【结论】衡南县大部分地区适宜油茶生长,油菜种植适宜区及以上的面积占比高达58.29%,应作为衡南县油茶种植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68.
该文介绍了油橄榄、油棕、椰子、油茶、山核桃等主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的分布特点、发展状况、加工利用现状等,分析了这些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果实与种子的营养品质、脂肪酸与油脂、加工利用、产品开发及应用前景,并总结了品种优良化、栽培标准化与规模化、科学灌溉与施肥以及信息辅助管理模型系统等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