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坐果不规律是甜椒种植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有时只有20%的花蕾最终发育成可收获的果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对甜椒坐果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了解,而这一过程完全取决于甜椒在生长过程中植株体内同化物的供给和生长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2.
不同光照条件下温室黄瓜干物质生产模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国内外园艺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温室黄瓜试验数据,确定模型参数,建立了温室黄瓜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其中包括光合,呼吸和干物质生产等子模型。通过对温室黄瓜进行活体定株观测和取样测量,在不同播种期(春季和秋季)和不同处理光强(100%光照和33%光照)下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灵敏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长江中下游区试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水平及抗性基因聚合对稻瘟病抗性的效应,为新品种的审定及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方法鉴定2018—2020年长江中下游区试252个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并利用2组多重PCR体系(Pi1与Pikh、Pi9与Pik)检测供试水稻品种携带抗性基因Pi9、Pik、Pi1和Pikh的情况,分析抗性基因聚合方式与稻瘟病抗病率的关系。【结果】2018—2020年供试材料的穗瘟抗病率分别为47.0%、38.3%和35.2%,穗瘟抗病率逐年下降。252份供试材料含有抗性基因数为0~4个,其中含0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14份,占5.6%,穗瘟抗病率为14.3%;含1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63份,占25.0%,穗瘟抗病率为11.1%;含2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81份,占32.1%,穗瘟抗病率为42.0%;含3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81份,占32.1%,穗瘟抗病率为65.4%;含4个抗性基因的材料有13份,占5.2%,穗瘟抗病率为53.8%。总体来看,供试材料的穗瘟抗病率随携带的抗性基因数增加呈上升趋势。抗性基因组合Pi9+Pikh、Pi9+Pik+Pikh和Pi9+Pik+Pi1+Pikh是适合安徽地区的抗性基因组合。【结论】2018—2020年长江中下游区试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一般。多基因聚合能提高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但应选择合适的抗性基因组合,不能简单叠加。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根腐病和孢囊线虫病的防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150 g·L-1苯醚·阿维·吡等10种药剂拌种对小麦根腐病和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 g·L-1苯醚甲环唑和60 g·L-1戊唑醇拌种处理对小麦根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3.9%和66.2%,但二者对小麦孢囊线虫无防治效果;50 g·L-1阿维菌素和140 g·L-1阿维·吡拌种处理后,土壤中校正孢囊减退率分别为58.4%和69.2%;使用600 g·L-1吡虫啉拌种对孢囊线虫未见明显防治效果,但吡虫啉能对阿维菌素的杀线作用有一定增效作用;复配剂150 g·L-1苯醚·阿维·吡和160 g·L-1戊·阿维·吡对小麦根腐病和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好,二者对小麦根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5.6%和63.8%,校正孢囊减退率分别为71.3%和74.1%;从增产效果来看,150 g·L-1苯醚·阿维·吡拌种后小麦增产效果最好,平均产量为7 869.9 kg·hm-2,增产率为8.6%。综合药剂安全性、防病效果和增产效果,150 g·L-1苯醚·阿维·吡适合在生产上防治小麦根腐病和孢囊线虫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SNARE家族之一的编码基因Ps Sed5转录及功能。[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Ps Sed5在大豆疫霉不同生活史及侵染时间段的转录,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稳定转化法,将该基因沉默后分析沉默转化子的表型。[结果]Ps Sed5是组成性表达,在侵染早期表达量较高,Ps Sed5的2个沉默转化子菌丝生长减慢,致病力减弱。[结论]Ps Sed5在大豆疫霉的生长发育及致病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饲用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在饲料中被长期添加,造成了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耐药菌株的出现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益生菌发酵饲料是改变当前养殖状况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之一。益生菌发酵饲料能减少原料中抗营养因子,产生有益代谢产物和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饲料营养水平,起到促生长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作者就益生菌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和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益生菌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和免疫的影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江淮地区一季中稻病虫害频发问题,推广示范农药减量化施用防控技术。[方法]比较常规用药(A)、减量用药(B,比常规用药量减少20%)+控失剂(C)、A+C及不用药处理(CK)水稻后的防效及效益。[结果]B+C处理对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害的防效均较A处理好,产量也较A处理高。[结论]与常规用药量相比,用药减量20%并添加控失剂施用,防控效果及增收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黑美人’、‘蓉紫芋5号’2个紫色马铃薯品种的营养品质,以四川地区栽培的2个品种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及评价其质量参数(单薯重、薯块形状、表皮颜色、芽眼深浅和个数、果肉硬度、干物质含量)和营养参数(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酚、花青素、和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黑美人’和‘蓉紫芋5号’为紫皮紫肉倒锥形薯肉块茎,干物质率约19%,其中‘蓉紫芋5号’平均单薯重较重,‘黑美人’质地较硬,但两者差异较小;‘蓉紫芋5号’的淀粉、可溶性糖、总酚及花青素含量高于‘黑美人’,而‘黑美人’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值高于‘蓉紫芋5号’。‘黑美人’和‘蓉紫芋5号’是适合大众食用的高营养低成本且富含抗氧化物质的粮食作物,本试验为科学利用紫色马铃薯提供依据,为紫色马铃薯的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撑。#$NL关键词:紫色马铃薯;营养成分;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19.
陈晴初 《花卉》2017,(11):16-18
如今,众所周知的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已经正式营业近一年,其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这是迪士尼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首座主题乐园,尤为引人瞩目。乐园内目前已建成的六大主题园区分别是梦幻世界、米奇大街、奇想花园、探险岛、宝藏湾以及明日世界。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体验到各类游乐设施以及相关服务,还可以了解到每个主题背后所包含的各类故事。迪士尼将以往电影中出现过的经典人物与场景完美的重现在了人们面前,几乎每一个游乐设施都由一部电影故事作为衬托,给人们带来了完美的沉浸式游园体验。本文将从园林植物景观的角度切入,讲述各主题园区的植物设计与主题故事。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一种猪瘟病毒TaqMan qPCR检测方法,为研究急性死亡期猪瘟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采用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方法对河南新乡某种猪场送检的病死猪进行诊断。根据猪瘟病毒特异性靶基因E0,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水解探针,建立了TaqMan qPCR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重组质粒pMD19-T-E0为模板,生成标准曲线,并对其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了验证,并用建立的方法对该病死猪的内脏组织进行检测,分析猪瘟病毒在体内组织中的差异性。利用建立的猪瘟病毒TaqMan qPCR检测方法,从PPV、PCV和PEDV等基因组的cDNA/DNA中不能扩增出目的条带;对3个不同的浓度梯度的重组质粒进行检测,其批间、批内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对猪瘟内脏组织病料进行检测发现,其猪瘟病毒主要集中在淋巴结、脾脏、肠道组织、血液及心脏等组织中,不同组织器官中的病毒载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该研究对疑似感染猪瘟病毒急性死亡的病猪进行了鉴别诊断,同时用建立的TaqMan qPCR方法检测了猪瘟病毒在组织中分布的差异性,为猪瘟的科学防控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