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可再生能源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能源安全和促进持续发展方面意义重大。地源热泵技术已在中国多个地区民用建筑上使用,在中国规模化猪场已开始起步。为保证将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猪场环境控制中取得应有的效果,提出几点应注意的问题:猪场采用(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供暖降温时应注意取热量与排热量平衡;直接利用地下水降温较利用地源热泵技术降温投资低,但降温效果差;利用地下水源热泵技术时必须将开采的地下水等量回灌到同一含水层。 @@@@地源热泵在猪场的运用目前还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只有屈指可数的猪场有运用,这与建场当地是否有热源以及前期投入成本高等发展因素的局限性有关。但在去年国庆期间国土资源发布了一份评价报告,地源热再次掀起了开发热潮,可能会有更多的猪场加入到该行列中来。及时探讨地源泵技术在猪场开发运用的问题,关注该项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夏季机械通风育肥猪舍CO2、NH3排放和耗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拔塞式清粪机械通风育肥猪舍夏季CO2和NH3的排放量及猪舍耗水量,并建立中国类似设施猪舍的气体排放及水的消耗量基线及寻求减排和节水空间,选择北京市拔塞式清粪机械通风育肥猪舍,设计机械通风系统的通风量测量系统,并测量机械通风量,从2015年7月25日至8月11日(共18d)监测猪舍NH3、CO2排放量和耗水量.试验结果表明,NH3排放量平均值为(23.4±11.0)g/(d·500kg),范围为4.3~49.5g/(d·500kg).NH3的排放量在08:00和14:00极显著高于10:00,12:00、16:00和18:00时的排放量(P<0.001),可能是人工清粪行为导致NH3排放量降低.CO2排放量平均值为2.73±0.78kg/(d·500kg),最大和最小排放量分别是5.00和1.00kg/(d·500kg),44%的日平均排放量为2.5~3kg/(d·500kg),92%的日平均排放量小于4.0kg/(d·500kg),日间CO2排放量在12:00达到高峰.育肥猪耗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分别为90.0,19.6和47.0L/(d·pig).  相似文献   
13.
农业分工深化关键在于提高农业迂回生产程度,将规模经济与分工经济相结合进行分析,探寻适度规模经营下分工深化的路径和发展模式,从而推动规模经济向分工经济转化。以分工深化——农业迂回生产为理论突破口,结合分工深化、农业规模经营相关理论,基于江西623份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规模经营意愿、农业分工深化迂回生产之间影响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物质资本迂回和人力资本迂回显著影响农户规模经营意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迂回程度越高,农户规模经营意愿越强,物质资本迂回对农户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相对更强;农业机械服务、化肥农药种子服务、雇工服务等方面生产性服务对农户规模经营呈显著正向影响,劳动用工来源、农户兼业等情况对农户规模经营影响相对较弱。因此,提出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雇工经营等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农业迂回生产程度,推动农业分工进一步深化,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陈昭  董必珍  关心怡 《绿色科技》2019,(3):126-127,130
指出了润楠属为樟科常绿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其自然资源保护措施不到位,生理生态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对润楠属7个种的木质部导管特征,包括导管密度(CD)、导管面积(CA)和导管壁加固系数(CWR)进行了研究,试图寻找其相互关系,为润楠属的生理生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润楠属的导管密度与导管壁加固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导管面积与导管壁加固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导管密度和导管面积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离出对多种植物病害真菌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细菌,通过平板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纯化到1株细菌YX-3,采用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测序鉴定细菌的分类地位,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YX-3对6种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菌株YX-3菌落呈乳白色,边缘光滑,培养5 d后菌落由饱满转变为中心处塌陷,菌体呈杆状,菌体大小约0.5×3.1μm,芽孢大小约0.5×1.0μm,经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阳性,初步确定为芽孢杆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后,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YX-3对灰梨孢菌、禾谷镰刀菌、藤仓镰刀菌、新月弯孢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6种供试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60%~69%之间,贝莱斯芽孢杆菌YX-3对藤仓镰刀菌的拮抗作用较强,抑菌率为69.19%±0.24%,对新月弯孢菌的拮抗作用较弱,抑菌率为60.47%±0.09%。贝莱斯芽孢杆菌YX-3对多种植物病原物具有广谱拮抗作用,具有作为生物防治菌剂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开展对非洲人才培养教育工作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做好扩大招收非洲留学人员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对非洲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等方面入手,设想高等院校落实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及中非经济论坛上对非洲国家做出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7.
要素禀赋约束下中国粳稻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9-2013年中国12个粳稻主产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对各地区粳稻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及其分解项进行了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粳稻主产区15 a内TFP的平均增长率为4.59%,技术进步变化指数的平均增长率为5.14%,没有大幅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技术效率的下滑。进一步对省际间做收敛性检验,发现粳稻产区生产率不存在σ收敛,但是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缩小省际间的技术效率差异是提高中国粳稻生产效率的关键,要加大技术投入,改善规模效率。根据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特征制定实现路径:东北粳稻主产区适合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土地规模经营;长江中下游粳稻产区应该加大资本投入,推动技术扩散,发展生产性服务的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8.
19.
特用油料植物播娘蒿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研究,对特用油料植物播娘蒿的植物学和农业生物学特性以及种子油作出初步评价。播娘蒿种子油富含α—亚麻酸,且适应力强,在自然条件比较严酷的青藏高原和川西草地具有种植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由于桃树黄叶病(以下简称PTYLD)初期症状不明显,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桃树病害识别技术,存在识别准确率不高、识别品种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aster-RCNN的PTYLD识别模型。为提高模型对PTYLD识别准确率和识别多样性,提出使用RS-Loss函数代替RPN中的交叉熵函数、使用Soft-NMS算法代替原来的NMS算法,来改进Faster-RCNN。通过试验对比初始版和改进版Faster-RCNN对PTYLD的识别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Faster-RCNN对黄叶病识别的各类别平均准确率mAP达90.56%、召回率达94.16%、准确率达92.53%,能识别常见的五种PTY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