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小麦新种质YW243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病菌接种鉴定、抗性遗传分析、基因推导和STS方法,对抗白粉病小麦新种质YW243进行鉴定.YW243高抗我国白粉病菌毒性级别在7级以下、毒性频率占90%以上的生理小种,抗性有效,可在我国大部分麦区使用.与感病品种中国春、京771测交的F2抗感分离符合3∶1比例,证明YW243对白粉病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基因推导、抗性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82.
红小豆京农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选育过程  1992年选取京农2号等小豆材料20份,利用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钴源γ射线对其风干种子样品进行辐照处理,剂量为400Gy,剂量率为1.2Gy/min,夏播于北京农学院小豆试验田中,正常成熟。1993年春将上年正常成熟的各个材料取部分种子进行温室遮光处理加代,在京农2号M2植株中获得了荚色变为棕色的突变体材料。7月5日又将8个品种辐射后代M2,春季加代获得的M3和突变体植株及对照播种于试验田。在生长中后期,利用扩繁的锈病和白粉病病菌进行人工接种,发现京农2号M2植株中获得荚棕色叶色浓…  相似文献   
83.
~(60)Coγ射线对小豆种子辐射处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60 Coγ射线辐照小豆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平均为 3 89Gy ,且M1生长初期叶片性状有明显的叶面缺刻、叶色缺绿、叶形不对称、叶缘卷曲、花叶、黄叶等致变现象 ,各种畸型叶出现频率与辐照剂量大小有关 ;M1根尖细胞中有多种染色体畸变类型 ,以染色体桥和断片频率较高 ,辐照剂量在 40 0Gy以上时根尖细胞异常率达 1 0 %以上 ;植株花粉育性与辐照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京农 2号植株花粉育性达 5 0 %时的辐照剂量为 3 78Gy。根据M1出苗率、成活株率、根尖细胞异常率、叶片致畸率、植株花粉育性、植株农艺性状受抑程度及M2 植株性状的变异等综合分析 ,60 Coγ射线辐照小豆种子的较适宜剂量为 40 0Gy  相似文献   
84.
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设4.50万株/hm~2、6.75万株/hm~2、9.0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和0.0 kg/hm~2、112.5 kg/hm~2、225.0 kg/hm~2和337.5 kg/hm~24种施氮水平,分析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供试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6.75万株/hm~2。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和干物质重,当施氮量为337.5 kg/hm~2时,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不施氮和112.5 kg/hm~2施氮处理,但是与施氮量225.0 kg/hm~2处理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供试品种粗脂肪含量和粗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当施氮量为337.5 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施氮水平。方差分析显示,种植密度、施氮量以及两者互作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5.
从不同大豆产区的375个大豆品种中选取适合北京地区种植的,生育期为104 d以内的114个品种进行产量与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数最大的是北方复种夏播大豆区,而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南方复种多播大豆区;百粒重最大的地区是北方复种夏播大豆区,而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北方一熟春播大豆区;单株产量和变异系数最大的地区是南方复种多播大豆区;脂肪含量地区之间差异不大,南方复种多播大豆区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蛋白质、脂肪的变异系数国外品种较高。  相似文献   
86.
对北京地区生育期在100d左右的8个大豆M4家系的146个品系进行农艺性状的比较和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1)产量、品质性状明显高于对照的品系主要集中在中作92-121,中作976,中品5802等3个M4品种中.(2)遗传力>60%的农艺性状分别为结荚高度,单株粒数,单株荚数,R8,全生育期.(3)相对遗传进度的大小依次为单株荚数,全生育期,主茎分枝数,R1,结荚高度.(4)遗传变异系数>25%的为单株荚数,R7,R8,主茎分枝数.  相似文献   
87.
《农事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农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如何保证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了解生产现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专业思想,对培养高质量的农业技术人才至关重要. 怎样在规定的学时内,在现有的实验室和试验实习场地条件下,更好地上好《农事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前人在这方面已作了不少努力,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整体情况看,实践教学方法仍不完善.根据新制定的《农事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在《农事学》第三阶段教学中,建立综合性的开放型实践教学体制的设想,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实验实践技能,并在农学9611班进行教学试点.现将改革的部分成果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8.
<正> 一九八六年春,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农学系作物专业开设了《农事实践基础》课,经过三年的实践,在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思想感情,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等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充实了教学内容,确立了课程体系,改善了教学条件,编写了教学大纲和试用教材,课程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在专业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确  相似文献   
89.
农学专业生产实习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实习是高校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通过改革生产实习与就业实习同时进行的现状,在就业实习之前安排为期3个月的生产实习,并尝试了"分散"和"集中"两种组织形式不同的实习方式,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0.
江苏毛豆(菜用大豆)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从江苏的11个菜用大豆品种在北京生态条件下的农艺特性进行评论及筛选。结果表明:南方品种在北京地区表现生育期延长,籽粒不饱满,干籽产量降低;但可利用其鲜荚、鲜籽粒较大的特点,10月初收获鲜荚,可考虑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