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21.
22.
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北京地区20个大豆栽培品种(系),对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1)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结荚高度、株高、百粒重、生育期。2)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期和结荚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大豆籽粒的脂肪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4)经新复极差分析分别选出高蛋白、高脂肪的大豆专用品种(系)。  相似文献   
23.
生育期是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之一,本文对北京地区选育的146个夏播大豆品种(系)的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R1为26-32d、R7为20-24 d、R8为2-6 d时及全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产量较高;(2)R1在30 d左右,R7在10 d左右,R8在18 d左右,全生育期在90 d左右的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高;(3)R7为7-10 d,R8为16-20 d的品种脂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4.
茎尖菜用甘薯品种产量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翠绿、Y2、京薯2号等3个菜用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甘薯茎尖鲜产、品质进行筛选评价。结果表明:Y2在不同采摘期的鲜产都是最高的,总鲜产为97 409 kg/hm^2,其次是京薯2号为82 135kg/hm^2,翠绿鲜产最低为81 437 kg/h m^2。翠绿茎尖水分含量较高,京薯2号干物质量较高,维生素C含量最高;Y2产量、总糖含量最高。甘薯茎尖的适宜采摘期从7月14日至9月4日,共计50 d。  相似文献   
25.
大豆经过辐照诱变,后代性状会发生一定变异,本试验旨在解析辐照后大豆诱变后代的性状变异规律,为辐射育种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对大豆科丰14及其20个辐照诱变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65%的诱变系生育期延迟7d以上,80%以上的诱变系在株高、主茎节数、茎粗、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上有显著变异,35%的诱变系底荚高度有显著变异,分别有20%、30%和15%的诱变系的蛋白质、脂肪和异黄酮含量变异显著。20个诱变系的农艺性状变异较大,品质性状变异较小;90%诱变系单株产量显著提高,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茎粗、单株荚数和百粒重的增加对产量提高有促进作用,而部分诱变系的单荚粒数和百粒重减少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量提高;大部分诱变系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异黄酮含量的变异与各性状之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6.
菜用甘薯品种产量性状比较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翠绿、Y1、Y2、京薯1号、京薯2号、福薯7-6等菜用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采摘期的甘薯茎叶鲜产、干重、以及地下薯块产量的比较,对品种进行筛选评价。结果表明:7月4日至7月25习是菜用甘薯茎尖生产最旺盛时期,7月25日至8月14日是茎叶鲜产、水分含量最高的时期,即茎叶最鲜嫩、食用效果最好的时期;京薯1号、Y2是茎叶产量最高的品种;京薯2号是采摘茎尖后对地下部产量影响最小的品种;京薯1号、Y2是适于在北京地区作为菜用甘薯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27.
采用2种剂量的C+离子束和2种剂量的Al+离子束处理5个北方夏大豆品种,研究其M2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C+4MeV 8×1012ions/cm2处理的品种冀豆15M2的各农艺性状均明显高于对照;(2)两种离子束4种剂量均使品种楚秀M2的株高降低30%以上,结荚高度降低35%;Al+8×1011ions/cm2处理使品种中黄44M2的结荚高度增加了38.1%;(3)C+4MeV 8×1012ions/cm2与Al+4MeV8×1011ions/cm2处理使各品种M2的单株荚数增加、单株粒数比对照高出50%以上;(4)两种离子束处理对大豆品种百粒重的变异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8.
猪群疫病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传播造成的,而病原微生物最好的存在区是猪舍的各个角落为主要场所。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及传播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所在。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不给它提供生存之地、传播之路,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如消毒灭源,粉刷墙壁,清理垃圾,  相似文献   
29.
北京地区玉米就地加代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86年在北京进行早熟、中早熟玉米一年两季加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第一季加代采用早春(3月上旬—下旬)温室育苗,3月末至4月上旬移栽到塑料薄膜复盖的阳畦、小棚或大棚;以及3月下旬直播于铺设电热线的阳畦,大棚等增温保温措施,早熟、中早熟玉米自交系和育种材料。可于5月下旬进入抽雄、吐丝、散粉期,7月上旬末以前收获授粉后25—30天果穗,种子发芽率可达到80%以上,第二季加代采用上季25—30天嫩粒,经2%H_2O_2浸种24小时,于7月上旬播种(气温偏高年份还可适当延迟播种),在大田条件下,8月下旬可进入抽雄、吐丝、散粉期,授粉工作可进行到9月上旬末,10月底以前收获的种子,发芽率一般达80%左右,高的达90%以上.H_2O_2处理玉米种子可明显加速种子发芽,促进幼苗生长.采用了短日照处理(8—10小时日照)生育后期叶面喷磷钾肥和乙烯利等促进早熟措施,对本试验成功实现一年两季加代,均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0.
从本院高赖氨酸玉米育种试验的自交系和杂交组合的发病果穗中分离并鉴定了84个带菌标样,鉴定结果是: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出现的频率最高,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nm)次之,其它菌依次是色二孢菌(Diploiamayais)、长蠕孢菌(Helminthasporum mayais)球二孢菌(Botryodiloaiatheobromae)。此外还有一些其它杂菌,通过对两种镰刀菌的致病力测定,亦属串珠镰刀菌最强。初步确认,该菌是引致本地区高赖氨酸玉米穗、粒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用该菌在10个杂交组合的王米上进行四期接种、不同组合间感病性差异显著,证明可以通过杂交育种,筛选出抗穗、粒腐病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