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60C0-γ射线辐照处理后大豆M2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150Gy 60Co-γ射线对10个大豆品种(系)的干种子进行辐照处理,通过对M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1)百粒重与茎粗、主茎分枝数、荚长、荚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和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荚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荚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粒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2)M2代变异系数的顺序依次是结荚高度、株高、节数、分枝始节、分枝数、百粒重、单株荚数等.  相似文献   
102.
浅析豌豆在北京地区的发展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豌豆是一种古老的作物类型,具有粮用、菜用、饲料和绿肥等多种用途。本文通过对世界和我国豌豆生产现状的回顾,豌豆利用方式和营养、保健价值的分析,结合豌豆的生育特性和栽培特点,提出了在北京地区的生产潜力,尤其是菜用豌豆发展的必要性,并针对目前豌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3.
大豆^60Co-γ射线辐照育种新品系鉴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个60Co-γ射线辐照育种新品系进行比较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中作976-5小区产量居第1位,为942.82 g,比科丰14(CK)增产12.72%;中作A 006-2小区产量居第2位,为915.91g,比CK增产9.50%;中作976-7居第3位,为852.11g,比CK增产2.04%。小区产量居前三位的品系均比CK早熟,生育期适宜,且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对宰相应砂薄地晚播冬小麦春季施氮量(A因素)和施氮分配方法(B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春季施尿素为300kg/ha的处理(A_1),其籽粒产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次生根数、单株分蘖数、灌浆速度等均高于180kg/ha尿素的处理(A_2)。(2)春季两次施(B_2:返青1/3+拔节2/3)的籽粒产量、穗数、穗粒数均高于三次施(B_3、B_4)和一次施(B_1)。三次施的B_3(返青1/4+拔节1/2+挑旗1/4)的产量显著高于B_4(返青 1/4+拔节 1/2+扬花前 1/4);B_3的亩穗数、穗粒数高于B_4,但无明显差异;B_3的千粒重显著低于B_4。三次施的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高于B_1(拔节一次施)。千粒重随着施氮时期的推迟呈递增趋势;B_4>B_3>B_2>B_1。  相似文献   
105.
<正> 供试品种:京试121、北农3号、京试93和对照品种丰抗8号。种植情况:在北京农学院农学站试验田中进行,肥力中等偏下,质地为潮褐壤土。 1989年、1990年10月19日、20日播种,基本苗28万/亩。施基肥25kg尿素/亩,25kg磷肥/亩,拔节期施追肥7.5kg尿素/亩,10kg复合肥/亩。冬前浇一次冻水,冬后浇一次拔节水。京试121、北农3号和丰抗8号冬前均2.5片叶,京试93冬前3  相似文献   
106.
干旱胁迫下大豆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12个大豆品种进行室内干旱胁迫和盆栽干旱胁迫实验,对抗旱性进行鉴定筛选。结果表明,品种间苗期的吸水率、萌发率、发芽率、根长4项生理指标都存在差异,成株期的表现也各异,即苗期抗旱性好而成株期表现不抗旱的品种有海94,而苗期抗旱性差成株期表现抗旱的品种有赤豆、中作96-2。通过实验筛选出苗期与成株期均抗旱的品种为L65-1914。  相似文献   
107.
玉米种子发芽与温度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皓 《种子》1998,(2):14-16
试验表明:玉米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4~31℃。萌动和发芽的最低合水董分别为38.5%、42.5%。萌动和发芽所需积温分别为1100℃·小时、2200℃·小时左右。温度影响种子的吸水速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种子获得最低发芽含水量的时间越短,发芽越快。  相似文献   
108.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谷子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技术。分子标记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在水稻、玉米和小麦等作物上已得到广泛应用。自1997年以来,分子标记在谷子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进展。笔者在介绍分子标记的类型及特点基础之上,对其在谷子上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将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9.
北京郊区菜豆种质资源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陈学珍 《北京农业科学》2000,18(4):12-17,21
对适合北京地区气候条件的30种菜豆和8种豇豆质资源进行了栽培习性、产量构成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其中11个菜豆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其中多英、长英、大粒、高产的一种、鲜英幼嫩且高产的一种,并通过产量相关分析表明,英长、单株英数与单株英干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0.
从1999年始,在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匡廷云领导下,中科院植物所等十几家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及大学的100多位科技工作者正在联手进行一项更好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基础科学工程——揭示绿色植物高效率转换太阳能的奥秘。这一研究如能取得突破,无疑会促使中国农业大大增产。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