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2篇
  4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茶叶是东至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尤其是茶区乡镇的重要经济来源,同时也是东至县传统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茶叶优势逐渐降低。入世后尽管WTO成员国对茶叶进口的关税壁垒拆除了,但代之而起的非关税壁垒将得到加强,特别是“绿色”壁垒。我国茶叶卫生质量状况将是制约扩大出口的最大障碍,而其中农残问题更显迫切和突出。东至县也不例外。由于农残超标,极大地限制了该县传统工夫红茶的出口创汇,严重影响了该县茶叶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绿色”壁垒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除必须加快茶业结构调整外,还应努力地发展生态型茶园,…  相似文献   
102.
苏玉糯8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通354为母本、自选系通13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鲜食与深加工兼用型白粒糯玉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熟期早、抗性强、品质好、适口性佳的特点,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隔离种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防病治虫、适时采收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可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3.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主成分值为基础,通过动态聚类分析,结合血缘追踪。将110个玉米自交系划分为5大类群:Reid Yellow Dent、Lancaster、唐四平头、旅大红骨及其它类群。自交系的血缘和聚类分析划分的类群有紧密联系,但并不绝对;不同类群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大,杂种优势强,配置杂交组合时,应尽量在不同类群问选配亲本。同时。也对聚类方法进行了讨论,为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4.
简要介绍了糯玉米的遗传特性及国内外糯玉米育种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江苏省糯玉米育种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四个鲜明的特点,对目前江苏省糯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最后展望了江苏今后糯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为江苏省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在玉米调整结构、转方式形式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神东矿区1995—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时变化特征,为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1995—2020年6期Landsat 5 TM及Landsat 8 OLI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用干度指标(NDSI)、绿度指标(NDVI)、热度指标(LST)、湿度指标(WET)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运用重分类将RSEI分为5级,按照重心迁移方法分析RSEIⅠ—Ⅴ等级的重心迁移情况,并分析RSEI的空间变化规律,实现利用RSEI对神东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和评价。[结果] ①神东矿区在1995—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提升,其中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矿区总面积的42.22%,绿度、干度指标对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大。②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各级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耕地为主,且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受耕地、草地面积变化影响较大。③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主要以Ⅱ,Ⅲ级为主,Ⅰ级、Ⅱ级和Ⅴ级迁移幅度较大且重心整体向矿区西南、西北方向迁移。[结论] 1995—2020年神东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总体上升态势,受植被生长情况和人类活动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6.
高产优质早熟大穗型玉米新品种苏玉19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苏玉19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自选系T458为母本,自选系T877为父本,于1998年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19比目前江苏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苏玉9号、苏玉10号增产10%以上,具有早熟,耐密,穗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7.
研究外源调节剂调控高温胁迫对糯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为未来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糯玉米丰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个耐热性不同的糯玉米品种苏玉糯2号(耐热能力较强)和苏玉糯11(高温敏感)为试验材料,于花期喷施外源调节剂水杨酸(SA)、氯化钙(CaCl2),研究不同外源调节剂对花期高温胁迫下糯玉米光合荧光指数、光合同化物积...  相似文献   
108.
玉米GY220×1145组合粗缩病抗性的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是近年严重影响中国玉米生产的病害,研究其QTL定位有助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效率。该研究调查了GY220×1145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109个家系(F10∶11)在2个环境下粗缩病的抗感表型值,结合该组合由272个DNA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分别采用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Win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 Network 2.0软件中CIM方法,检测了玉米粗缩病的抗性位点。结果表明:(1)运用Win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中CIM法,检测到5个抗玉米粗缩病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6.9%~17.6%,其中有3个QTL在2个环境下都检测到。5个QTL的加性效应变异幅度为-8.57~11.94。(2)用QTL Network 2.0软件中CIM法,检测到1个控制玉米粗缩病的位点MRDD2-22,解释表型变异的9.0%,加性效应为6.93。在第5连锁群与13连锁群之间存在1对非主效QTL间的互作,解释表型变异的7.4%,互作效应为-7.70。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都检测到的位点是MRDD2-22,位于第4染色体长臂g7M7806~n142标记区间,抗性等位基因来自自交系1145,平均加性效应为9.3。MRDD2-22位点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玉米自交系粗缩病抗性的改良。  相似文献   
109.
挖掘抗纹枯病玉米种质有助于抗病品种的选育。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在2个环境下评价88份糯玉米自交系对纹枯病的抗性。结果显示,有1份抗性种质,8份中抗种质,79份感病及高感种质,无纹枯病免疫和高抗种质。利用玉米56K芯片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将9份抗及中抗糯玉米种质划分成4个类群,2份属于衡白522类群,4份属于通系5类群,另3份属于其他2个类群。研究明确了88份糯玉米自交系对纹枯病的抗性及抗病种质所属的杂种优势群,可为糯玉米抗病种质的遗传改良及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