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玉粳25号是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用杂交组合楚粳27号/云粳12号育成的中海拔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片直立,熟期转色好,落粒性适中,丰产性好,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曲病抗性较好,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1850m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2.
为筛选出适宜杞麓湖临湖周边种植的早熟鲜食蚕豆品种,引进9个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荚长、百荚鲜重、单株荚数与产量密切相关,在保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提高3个性状中的任何1个均对产量有促进的作用。不同蚕豆品种表现出开花期和结荚期生长的不一致性,‘云豆早6’和‘云豆早7’开花、结荚均比其他品种早,采荚期也最长;‘云豆早6’和‘玉豆3号’在研究区域种植有很好的产量潜力,但是年度间和地区间的高产稳产性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索中高海拔山区有机肥不同用量与配比对食粒豌豆常见病害的防控效果,采用多水平随机区组试验,分别研究播种时施用有机肥、苗期浇施氮钾全水溶性有机肥或(和)磷酸二氢铵对食粒豌豆枯萎病、白粉病和褐斑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施用4500 kg/hm2有机肥作底肥与氮钾全水溶性有机肥组配在中、高海拔点对食粒豌豆枯萎病、褐斑病有很好的防控效果,枯萎病最高防效为100%,褐斑病最高防效为48.23%,但有机肥不同用量与配比对白粉病没有防控效果;施用4500~9000 kg/hm2有机肥作底肥与苗期追施2次氮钾全水溶性有机肥组配对食粒豌豆有增产效果,高海拔点最高增幅为25.55%,中海拔点最高增幅为19.71%。综合两地试验结果,施用4500 kg/hm2有机肥作底肥+2次全水溶性有机肥作追肥处理具有控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4.
为筛选鲜食粒豌豆‘云豌18号’在滇中不同海拔区域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良种配套良法提供依据,采用回归模型分析3个不同海拔试点不同种植密度对鲜食粒豌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拟合曲线均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呈上升趋势,当种植密度达一定量时产量达最高值,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保持相对稳定,之后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下降。3个海拔试点产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种植密度范围均为33万~42万株/hm2,海拔1545 m试点最佳种植密度为42万株/hm2,海拔1770 m试点最佳种植密度为33万株/hm2,海拔1970 m试点最佳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5.
旨在研究蓝光对灵芝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多糖及4种糖代谢相关酶的影响。以暗培养为对照,测定了蓝光处理的灵芝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及生物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2种处理的灵芝多糖含量,同时测定了灵芝4种糖代谢相关酶的酶活性。研究发现,蓝光处理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多糖含量、己糖激酶(HK)活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磷酸葡萄糖异构酶(PGI)活性和α-磷酸葡萄糖变位酶(α-PGM)活性均高于黑暗对照,均是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蓝光处理菌丝体生物量积累高于黑暗对照。结果表明,蓝光可以促进灵芝菌丝体的生长,促进多糖的积累和相关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6.
为综合评价并推荐免耕山地油菜最佳播期在低纬高原山区推广应用,采用灰色关联度和模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玉溪市2011—2015年4个不同海拔试点10个播期的免耕山地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播期油菜的主要农艺性状有较大差异,提早播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明显优于传统播期(10月10日);(2)不同播期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因子的关联度差异较大;(3)不同播期间的产量效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4)山地油菜最优播期因不同气象年度而有差异,暖冬年最优播期是8月10日—9月10日,冷冬年最优播期是8月30日—9月30日。综合评价5年10个播期的丰产性和稳定性,推荐低纬高原山区免耕山地油菜最佳播期为8月30日—9月10日。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油菜育种中利用杂种优势组配获得高产时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油菜杂交高产组合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油菜杂交高产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杂交油菜高产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千粒重、种植密度、生育期、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结荚密度、平均荚粒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分枝部位高。云南玉溪市利用杂种优势组合油菜高产育种工作中,在合理密植的前提下,应适度增加播种密度,并适时早播,当株型合理时,应加强对千粒重、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性状的选育。  相似文献   
108.
为了给小麦高光效和高抗逆相结合的高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黄淮地区3个小麦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小麦品种穗部光合速率和颖壳抗氧化酶活性对一天中光辐射强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百农4199、矮抗58和周麦18的穗部光合速率(Pn)以及颖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均随着一天中光辐射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变化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颖壳丙二醛(MDA)的含量随着光辐射强度变化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从品种比较来看,在抽穗期、开花期、花后10 d、花后20 d的7:30、11:30、13:30和17:30,百农4199的穗部光合速率分别比矮抗58高出15.72%,27.99%,28.01%和62.46%、33.49%,15.09%,20.94%和17.97%、37.90%,21.41%,6.30%和40.11%、9.34%,10.70%,17.27%和19.32%;分别比周麦18高出12.45%,19.74%,25.36%和58.58%、14.89%,3.13%,22.52%和13.48%、40.64%,25.93%,9.70%和10.89%、13.13%,21.47%,28.34%和22.53%。究其原因,百农4199的颖壳在不同时期不同光照条件下其SOD、CAT和APX等抗氧化酶活性高于矮抗58和周麦18,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百农4199颖壳的MDA含量,使穗部能充分利用少量的弱光或耗散多余的光能,从而使自己适应不同的光照辐射水平。  相似文献   
109.
疫病防治对规模养殖白羽肉鸡来说有着重要作用,江苏宿迁是白羽肉鸡的重要养殖地区,每年为养殖业做出巨大贡献。为了进一步突显当地白羽肉鸡的养殖水平,养殖户要增强疫病控制意识,总结分析有效的防治技术,明确技术应用流程。同时明确不同疫病的判断与区别依据,积极构建疫病免疫模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为鸡群接种疫苗,降低疫病发生概率。在此基础上,建立和推广高效笼养模式,有序落实日常饲养管理,如定期清理消毒、合理设计自动饮水及喂食系统等,形成科学高效的白羽肉鸡产业链条。此外,构建健全的疫病净化养殖体系,进而保证规模养殖白羽肉鸡疫病防治技术的实效性,为养殖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10.
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 reiliana)主要为害玉米的雄穗(天花)和雌穗(果穗),一旦发病,通常全株没有产量。随着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丝黑穗病已呈发生蔓延的趋势。为筛选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有效药剂,我们用新疆振农种衣剂有限公司生产的20%克·福悬浮种衣剂,在伊宁县进行了田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