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1篇
林业   72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给优良观赏、材用、笋用竹种紫竹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以紫竹种苗林为对象,开展了地下鞭系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紫竹地下鞭系分布浅,分布于20 cm土层内,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鞭段数和鞭长分布比例均差异极显著,0~10 cm土层的鞭段数、鞭长分别占总鞭段数、总鞭长的90.30%、92.23%。不同年龄竹鞭平均鞭径无显著差异,2年生和3年生竹鞭鞭长差异不显著,均显著地高于1年生竹鞭鞭长。1~3年生竹鞭侧芽数无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竹鞭平均鞭段长、平均鞭节长无显著差异,1~2年生竹鞭鞭段平均侧芽数差异不显著,均显著地高于3年生竹鞭;0~10 cm、10~20 cm土层1~3年生竹鞭鞭段数、鞭长的分布比例差异显著,1年生竹鞭100%分布于0~10 cm土层中。2年生竹鞭平均鞭径、平均鞭段长、平均鞭节长和鞭段平均侧芽数均差异不显著,鞭长、鞭节数和侧芽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3年生竹鞭平均鞭径、侧芽数、平均鞭段长、平均鞭节长和鞭段平均侧芽数差异不显著,鞭段数、鞭长和鞭节数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2.
竹卵圆蝽与其主要天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卵蜂为竹卵圆蝽的主要寄生性天敌,7月中旬寄生率为8.55%,随着时间的推移寄生率大幅度增加,8月上旬寄生率高达76.70%。蜘蛛为竹卵圆蝽的捕食性天敌,相互间呈一致性消长趋势。毛竹林经劈山垦复,消灭了部分竹卵圆蝽,也消灭了大量天敌(蜘蛛减少了43.8%),使蜘蛛对竹卵圆蝽的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53.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道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本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其传播迅速且形式多样,病毒亚型多,易变异,致死率高,一旦发生,很难控制。几乎所有家禽在任何年龄段均对流感病毒易感。  相似文献   
54.
观赏竹种小佛肚竹栽培及形态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结了环境等因子对小佛肚竹生长及秆形变化的影响 ;简述了小佛肚竹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 ;提出小佛肚竹形态控制的方法与时期以及其相应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5.
江南丘陵山区茶园普遍存在草害问题,严重影响夏、秋茶产量,为了开展茶园化学除草,筛选出适合当地条件的药剂品种和使用浓度,我们于1993年5、6月份进行茶园化学除草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并于7月份示范推广。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6.
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能改变资源的有效性,会起到建设性或破坏性效果。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是优良的笋用竹种,为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雷竹林受到频繁的人工强度干扰。为了给雷竹林可持续经营和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综述了集约经营主要措施林地覆盖、施肥等对雷竹林鞭竹系统、土壤和生物性状等的影响。分析表明:雷竹林长期连年林地覆盖和过量施用化学肥料等不合理的经营干扰,会导致鞭竹系统结构稳定性降低和功能下降,土壤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性劣变,致使立地生产力衰退。提出了有机覆盖物筛选及林地存留覆盖物促腐、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土壤性状改良等雷竹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的重点研究方向。参49  相似文献   
57.
竹林地覆盖是利用有机材料的增温、保温和保湿作用,促进笋芽分化,提早萌发,显著提高竹林经济产出的技术措施,在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早园竹Ph. propinqua和红哺鸡竹Ph. iridescens林中已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从林地覆盖对毛竹Ph. pubescens林立地生产力和丰产林分结构维护,竹子抗逆能力和地下害虫发生的影响及生态环境保护,林地覆盖毛竹林选择条件,技术熟化度等方面进行了问题剖析,并提出了林地覆盖毛竹林土壤劣变,留笋养竹,节本省力环保栽培和地下害虫防控等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性和生产性问题。参31  相似文献   
58.
为给近海毛竹林的科学经营和毛竹在沿海防护林建设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经营措施一致的近海、内陆毛竹林立竹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近海毛竹林立竹全高、枝下高、胸高处壁厚和相对枝下高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内陆,立竹相对冠长、竹冠相对节间长显著地小于内陆毛竹林,而立竹胸径、相对全高、相对胸高处壁厚和竹冠长、枝盘数、竹冠节间长近海与内陆毛竹林无显著差异。近海临风面毛竹林较内陆毛竹林的强抵御海风能力主要体现在有较大的立竹相对枝下高和较小的立竹相对冠长、竹冠相对节间长。  相似文献   
59.
毛竹林下苦参和决明幼苗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苦参和决明对不同立竹密度毛竹林下光环境的适应规律,为毛竹林下苦参和决明的复合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毛竹林下种子播种的固氮植物苦参和决明幼苗为试验材料,选择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一致,立竹密度为低(1 600±200株·hm-2)、中(2 400±200株·hm-2)、高(3 200±200株·hm-2)3种试验毛竹林,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4种光合响应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不同立竹密度的毛竹林下,苦参和决明拟合的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值均是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最小,直角双曲线模型最大,MSE、MAE预测值也是直角双曲线模型大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4种模型拟合的苦参和决明的初始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存在差异,苦参和决明在不同立竹密度的毛竹林下4种模型拟合的α值均不同,Pnmax、Rd、LCP总体上是直角双曲线模型最大,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较小,并且只有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可以直接计算出光饱和点(LSP);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除直角双曲线模型外,其余3种模型拟合的苦参和决明净光合速率(Pn)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增加,但光强超过光饱和点(LSP)后,净光合速率(Pn)随着光强的增强而降低,且不同立竹密度的毛竹林下苦参和决明4种光响应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值均是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最大。[结论]不同立竹密度毛竹林下苦参和决明的光响应曲线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更精确。  相似文献   
60.
高节竹立竹干形、冠形和叶形变化的海拔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海拔是否会对高节竹立竹的秆形、冠形和叶形产生明显的影响,对立地条件、经营措施和经营水平基本一致的3个海拔梯度(110±10 m、370±10 m、560±10 m)的高节竹林2年生立竹进行了秆形、冠形和叶形相关指标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对高节竹立竹的胸径、相对枝下高、相对全高、壁厚率、相对冠长、枝盘数、枝夹角和叶片单叶质量、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及叶面积波动性不对称有较为明显的影响(P0.05),而对立竹的平均节间长、扁圆率、冠幅、枝分角、枝长、叶宽、叶片长宽比、比叶面积、叶周长波动性不对称影响总体上并不明显(P0.05)。综合分析认为,海拔对高节竹立竹形态有影响,其中,秆形对海拔的影响最为敏感,其次为叶形,冠形最为迟钝,并且中海拔更有利于立竹秆、叶的生长发育,高海拔更有利于竹冠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