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解不同山药种质花期和花序性状差异,采用形态学观测方法,对从全国多地引进的18份山药种质资源进行了花期及花序性状研究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北洋山药、西施山药、毕克齐、铁棍山药、太古山药、黄皮山药所开花为雌花,除北洋山药外都结实结子,其余材料均为雄花,花色全为淡黄色,花期集中在7~8月份,约30 d;各种质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花期早晚、花期长短差异,根据初花期早晚可将18份种质资源分为早、中、晚花三大类,开花最早的是7月2日的毕克齐和雅安山药,开花最晚的是7月18日的北洋山药,花期最长的是麻山药约30 d,花期最短的是铁棍山药约20 d;花序数、花朵数、花序长等特征因种质而异,雄花与雌花花序性状有显著差异,每节花序数、每序花朵数、花序长的变化范围分别是2~6序、7~22朵、3~10 cm,其中,每节花序数和每序花朵数最多的是细毛山药,最少的是北洋山药;花序长最长的是太古山药,最短的是大和长芋、侯马山药和大白嘴,各种质间花期及花序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进行花期调控和山药品种改良时,可利用毕克齐、雅安山药、铁棍山药和北洋山药的花期特点,作为调控花期的亲本材料;利用细毛山药、北洋山药的花序特性,作为调控花朵数和花期授粉的亲本材料,采用人工杂交或细胞工程技术选育出综合各亲本优良性状的山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农田化肥投入过量与不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6—2011年陕西省69个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的施肥调查信息,总结了主要作物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水稻和苹果的化肥施用状况。结果表明,陕西省农田氮肥投入过量较严重,尤其是种植面积较大的小麦、玉米和苹果,农户氮肥投入过量比例分别为68.42%、63.25%和72.30%,全省氮肥投入过量数量达25.76万t,仅过量投入的氮肥排放CO_2量高达331.02万t。而马铃薯、油菜和水稻作物氮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过量比例分别为26.88%、15.22%和22.60%,不足比例分别为33.76%、46.23%和29.36%。磷肥投入过量和不足并存,全省磷肥投入过量数量达9.32万t,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水稻和苹果磷肥投入过量比例分别为41.00%、30.79%、25.03%、26.24%、11.18%和50.02%,不足比例分别为38.09%、58.76%、14.87%、46.16%、46.46%和29.81%。钾肥投入则表现为严重不足,全省钾肥投入不足的农户占60.00%以上。另外,如果施肥不足的农户将化肥氮、磷、钾施用增加到合理水平,主要农作物产量相应增加,尤其是磷、钾肥增产效果更明显。因此,为了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今后陕西省农田施肥的重点是平衡氮肥和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13.
以油麦菜和生菜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乙酰丙酸,探索乙酰丙酸对叶菜产量、叶绿素和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丙酸对油麦菜产量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显著,对生菜产量的影响表现出差异不显著。就增产效果而言,油麦菜在喷施稀释800倍乙酰丙酸时增产幅度最大,较对照增产6.46%;生菜在喷施稀释600倍乙酰丙酸时增产幅度最大,较对照增产3.33%。油麦菜不同部位叶绿素含量均是叶尖>叶中>叶基。同一部位不同处理间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相比,各浓度处理下油麦菜叶片不同部位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同时与对照相比,各浓度处理下油麦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生菜在喷施稀释600倍乙酰丙酸时叶片叶绿素增加幅度最大,较对照增产6.95%。喷施乙酰丙酸对油麦菜叶片硝态氮含量有增加作用,对生菜叶片硝态氮含量有减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榆林市设施蔬菜发展迅速,2016年栽培面积已达到1.2万hm~2。番茄是榆林市设施蔬菜生产中的主要菜种,近年来由于农民的连茬和重茬种植,榆林设施番茄生产病害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调查,将设施番茄病害(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生理病害等)发生特点及防治进行归纳总结,供农民朋友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引进的8个山药品种生育周期、植株性状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和长芋、麻山药、平遥山药生长势最强,产量最高,但麻山药与平遥山药块茎出现分叉,畸形率高,商品性差;西施山药、河北紫药山药生长势较弱,产量中等,但表皮光滑,肉质细腻;紫山药、铁棍山药生育周期长、生长势较弱、产量较低。综合考虑适应性、产量、品质和市场因素,大和长芋、西施山药和河北紫药适合陕西榆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从毛乌素沙区复配风沙土粉垄整地与传统整地对玉米根系生长、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粉垄整地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与传统旋耕整地相比,根系长度、根系数量和根系生物量均有所增加;在粉垄整地+地膜覆盖情况下可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旱作糜子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块的选择与整理、品种的选择与处理、施肥技术、播期、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脱粒、贮藏等方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区旱作糜子高产栽培集成技术,以期为黄土高原区旱作糜子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榆玉4号玉米新品种是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采用自选玉米自交系9983为母本和502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与目前推广品种相比,表现中熟、丰产、优质,中大穗型,具有结实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毒病,大小叶斑病强,抗蚜虫,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于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2005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累计推广35万hm2,增产粮食3.5亿kg。  相似文献   
19.
山药又名薯蓣,地下块茎营养丰富,药食兼用。近年来市场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榆林市于2013年开始引进山药,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发展潜力巨大。文章分析了榆林市发展山药产业的优势、前景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发展提出了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20.
陕北沙区不同利用方式风沙土的养分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陕北沙区榆林市不同利用方式形成的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固定风沙土(紧沙土)和由人类生产活动形成的耕种固定风沙土、耕灌固定风沙土的养分特征,发现随着植被的增加,流动沙丘逐渐被固定,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固定风沙土含有较多养分的细颗粒增多使表层养分逐渐增加。耕种固定风沙土由于生产活动,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使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降低;而磷肥的使用,使土壤有效磷增加。耕灌固定风沙土作为当地的基本农田受人类活动影响,引水拉沙,增加土壤细颗粒含量,且大量施肥,使这种土壤的肥力有了较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