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4 毫秒
21.
新引进甘蔗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探明新引进甘蔗品种的种性表现,采用品比试验方法,于2010-2011年在广东省增城市宁西华南农业大学基地进行新引进甘蔗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8个参试品种中,Q200B、Q189和Q208综合表现较好,表现为早熟或中早熟、高糖、稳产、宿根性好、农艺性状优良,新宿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平均蔗糖分含量分别为14.53%、15.11%和14.23%,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降低0.44个百分点、提高0.14个百分点和降低0.74个百分点,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提高0.03个百分点、提高0.61个百分点及降低0.27个百分点;蔗茎产量分别为110829 kg/hm2、105830 kg/hm2和92674 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29.1%、23.3%及8.0%,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1%、减产4.3%和7.2%;含糖量分别为16110 kg/hm2、15999 kg/hm2和13186 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糖25.4%、24.5%及2.6%,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糖0.4%、减糖0.2%和17.8%;Q155、Q151表现特早熟、高糖,但中小茎、蔗茎产量低;Q190表现丰产潜力大、前期生长极快,但迟熟低糖;Q157、Q96的综合表现最差。并对参试品种的利用意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2.
对26个引进甘蔗品种(系)第一年新植和第二年宿根试验的蔗茎产量、含糖量等重要性状采用裂区试验统计模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在品种间、年份间,以及品种与年份互作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参试品种中,Q141、95 H4035、Q135和Q170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与ROC16差异不明显,前者12月甘蔗蔗糖分比ROC16高0.08%,而后三者则分别较ROC16低0.36% ~0.88%:其余品种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23.
甘蔗品种二新一宿区试数据适宜统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蔗品种两新一宿区试数据适宜统计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广东省2006~2007年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数据为材料,与目前较多采用的甘蔗二新一宿多点区域试验统计方法(方法Ⅰ)相比较,提出的方法Ⅱ的分析过程较为合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不尽相同,且后者提供了更多的有关参试品种表现及品种与环境互作等信息.特别是新植、宿根年份之间的差异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宜根据不同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24.
甘蔗与斑茅后代重要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供试材料主要性状与蔗茎产量、蔗汁蔗糖分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茎径、有效茎数与蔗茎产量的相关系数虽然较小(分别为0.0808、0.3658),但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1.7935),茎径次之(1.5979);叶片酸性转化酶活性、酸性转化酶活性/中性转化酶活性均与蔗汁蔗糖分存在较大负相关关系(分别为-0.5593、-0.6611,后者达显著程度),前者直接作用大,而后者间接作用大。  相似文献   
25.
粤糖系列甘蔗品种产量因子间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粤糖系列10个甘蔗品种的历年选育试验数据为材料,利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等方法,分析蔗茎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密切程度,以及各因子对产量的相对贡献大小。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与有效茎数和茎长呈极显著正相关(0.643**和0.650**),与茎径相关不显著(0.025),有效茎数和茎长呈极显著正相关(0.234**),茎径与有效茎数和茎长呈极显著负相关(-0.416**和-0.257**);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与其构成因子都呈极显著正相关(0.854**、0.836**和0.741**);多元回归方程为y=0.235x1+0.370x2+48.795x3-202.674 (ry.123=0.924**),F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直接效应和直接决定系数都最大(0.696和0.485)。以上分析都表明,相对于茎长和茎径,有效茎数与蔗茎产量关系最密切,对蔗茎产量的贡献最大,增加有效茎数可显著提高蔗茎产量。有效茎数是影响蔗茎产量的关键因素,是品种高产选育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甘蔗高产育种中,应首先考虑对有效茎数的选择,其次考虑对茎径和茎长等影响蔗茎产量重要因素的选择。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研究用以评价甘蔗品种稳定性的三种模型。[方法]以广东省2009年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数据为例,对线性回归模型、AMMI模型和LR PCA模型在评价甘蔗品种稳定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结果]回归法计算简便、直观,AMMI模型和LR PCA模型的分析结果则更全面、深入,而这两种模型之间仍存在着一定差异。[结论]实际操作中,在根据不同的数据资料选择相适宜的分析方法的同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比较选择较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通过实地调研,对广东省化州市甘蔗协会的现状、运作情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甘蔗种植技术协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通过实地调研,对广东省化州市甘蔗协会的现状、运作情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甘蔗种植技术协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应用ISSR标记鉴定斑茅BC2杂种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 (Retz.)Jeswiet] 具有抗病虫、抗旱、抗寒、宿根性强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种质资源.广大的甘蔗育种者做了大量的尝试,希望能把这些优良性状导入到现代甘蔗品种中,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获得了一批F1和BC1后代.随后,又获得了一批BC2无性系.我们使用30个ISSR标记,对来自10个杂交组合的164个BC2无性系的杂种真实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有160个是真正的杂种,其中的138个同时具有父母本的特征带,另外22个仅具有父本的特征带,余下的4个无性系在本研究中还不能确定其杂种的真实性.总体来看,大部分组合仅用2个ISSR标记即可鉴定杂种的真实性,少数组合甚至仅用1个标记.这说明利用ISSR标记进行甘蔗杂种真实性的鉴定是可行且相当有效的.  相似文献   
30.
通过实地调查,粤西旱地蔗区蔗田杂草发生普遍,一年中超过20科56种杂草相继发生,其中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苋科杂苹占总数的50%以上.以马唐、光头稗、牛筋草、狗牙根、白茅、龙爪茅、香附子、胜红蓟等危害为主。利用庶无草进行芽后除草试验,结果表明,庶无草芽后除草效果明显,持效期长,能有效控制蔗田杂草发生。对大部分一年生单子叶、双子叶杂草特效;对部分多年生恶性杂草如香附子、狗牙根等有较好防效;药后15d综合防效95.17%,药效好。除ROC16、ROC22外,其余参试品种对药剂均有轻微的不良反应,但均不明显。药后60d目测恢复情况,除粤糖93-159、粤糖00—236显得稍矮外,其余品种长势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