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47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曲江鼠形动物群落结构.寄生蚤的种类及病原学调查,确定该地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可能。方法:采用逐日捕鼠法及密度调查方法。研究其种群结构及所携带的体表寄生蚤种类。鼠疫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15991-1995)执行。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2科10种共1118只.其中野外生境捕获2目6种,以板齿鼠、青毛鼠为常见种;室内生境捕获2目4种共1049只,以褐家鼠、黄胸鼠为主。共捡获蚤类3种,家鼠体蚤染蚤率85%,以印鼠客蚤为主,其中印鼠客蚤指数为3.90。鼠疫痛原学.血清学调壹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广东省曲江地区野外生境鼠形动物种群丰富。室内生境较单一,但室内生境啮齿动物染蚤率和蚤指数较高。由于构成鼠疫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主要宿主、媒介及地理景观等条件在当地存在,虽然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为阴性,但不排除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存在可能。为此必须制定长期的鼠类种群监测和灭鼠方案。  相似文献   
42.
新鲜芜花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芜花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新鲜芜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十三醛(12.789%),四十四烷(7.633%).壬醛(7.427%),二十一烷(6.874%),十四酸(6.510%),十二醛(4.557%),8-壬烯-2-酮(3.723%)等.[结论]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中烷烃类化合物最多,共11种,其次是醇类10种发,醛类8种,酯类仅3种.  相似文献   
43.
缓/控释氮素肥料对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施用不同种缓/控释氮素肥料对玉米苗期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苗期,施用脲酶抑制剂(NBPT)涂层大颗粒尿素、硝化抑制剂(DCD)与NBPT混合涂层大颗粒尿素肥料对脲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脲酶活性为48~50mgNH3-N·kg-1土·24h-1;施用DCD与NBPT混合涂层大颗粒尿素肥料,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为1.43μgN·g-1土·24h-1,施用含有NBPT肥料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玉米苗期施用NBPT涂层尿素肥料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最高,分别为241和57mg·kg-1土,NBPT对土壤微生物量没有产生负面影响。施用不同种缓/控释氮素肥料微生物量氮变化与微生物量碳一致,施用DCD与NBPT混合涂层大颗粒尿素肥料微生物量氮与对照无显著差别,为50mg·kg-1土。施用DCD与NBPT混合涂层大颗粒尿素肥料,玉米苗期微生物固持氮素能力没有受到影响,同种膜材料包膜NBPT/DCD涂层尿素制成的控释氮肥,对土壤生物学活性影响明显强于直接包膜大颗粒尿素制成的控释氮肥的作用效果。不同种缓/控释肥料玉米苗期土壤生物学活性差异表明,丙烯酸树脂包膜尿素制成的控释氮肥,对氮素或抑制剂的控释效果显著好于醋酸酯淀粉包膜尿素制成的控释氮肥。  相似文献   
44.
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机制及其调控措施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述了蔬菜中硝酸盐的累积机制,食用卫生标准,不同蔬菜种类、品种及器官中的硝酸盐含量的差异,施用氮肥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以及硝化抑制剂在减少蔬菜硝酸盐累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转基因棉种植对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基因棉及相应非转基因棉的盆栽试验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生长30天时可向土壤中释放Bt杀虫晶体蛋白,而双抗棉种植时CpTI杀虫晶体蛋白的释放量与作物品种有关;转基因棉种植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影响研究表明,生长30天时,与等价基因系非转基因棉相比,转Bt基因棉和双抗棉A的种植并未使三种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而双抗棉B的种植使土壤脱氢酶活性显著下降。从杀虫晶体蛋白的释放和对酶活性的影响来看,双抗棉B的种植对土壤的生物活性扰动更大。  相似文献   
46.
王浩田  姜超强  蒋瑀霁  陈利军  祖朝龙  孙波 《土壤》2020,52(5):1057-1067
摘 要 :为探明烟-稻轮作对烟田土壤团聚体理化性质、团聚体组成及烟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在安徽省皖南池州和宣城主要植烟区开展实验,研究了皖南沿江平原区典型水稻土在烟-稻轮作下团聚体组成变化与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共调查了皖南池州和宣城植烟区9个植烟田块,植烟年限为单季稻(0年)、烟-稻轮作2、4、9年(池州)和烟-稻轮作1、3、5、8、12年(宣城)。结果表明,池州地区土壤2-5mm团聚体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宣城地区土壤轮作1年时2-5mm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轮作年限处理,且此级团聚体所占比例与轮作年限之间显著负相关。综合池州、宣城两地,随着轮作年限的提高,烟草产量降低,但池州地区烟叶随着轮作年限的提高中、上部叶中氯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上部叶中钾氯比随着轮作年限提高而增加;宣城地区其他年限烟叶中、上部叶中糖碱比均高于1年轮作的烟叶,且轮作5-8年内适合优质烤烟生产(变化稳定)。同时,池州地区上部烟叶刺激性和干燥感评分随着轮作年限的提高呈现下降趋势;宣城地区上部叶香气特性评分随着轮作年限增大而增高。池州和宣城两地土壤2-5mm团聚体含量与烟草产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产量均受2-5mm团聚体pH的影响显著。池州地区土壤每千克土壤中2-5mm级团聚体含量与烟叶中总糖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建立随机森林模型发现,池州地区烟叶中总糖含量受碱解氮含量影响显著。2-5mm团聚体含量与理化性质对皖南烟区烤烟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施用秸秆、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等高效培育土壤团聚体的施肥方式,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升烟田土壤质量,保障安徽皖南烤烟适产、稳产、优质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47.
有机农业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述了国内外有机农业施肥方式对培肥土壤及土壤主要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有机农业施肥方式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调控微生物种群结构,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倍数增加。阐明施用有机肥料对维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稳定性的必要性,并展望了施用有机肥与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随着城市绿化的快速发展 ,绿化工程对大规格桂花树的需求量较大 ;因其在较短时间内能达到绿化、美化、香化的效果。因此 ,大规格桂花树异地移栽的高成活率已成为广大林业科技、园林绿化部门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现将 10 6 6株大规格桂花树异地移栽成功的经验介绍如下。1 产地10  相似文献   
49.
【目的】明确河南鸡公山产小鱼仙草挥发油的抑菌活性,掌握其化学组分,为小鱼仙草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河南鸡公山的小鱼仙草挥发油,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挥发油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莴苣菌核病菌)的熏蒸抑制作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挥发油的化学组分。【结果】小鱼仙草挥发油对供试4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强烈的熏蒸抑制作用,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均低于10.00μL/皿;GC-MS法从小鱼仙草挥发油中共分离出22个组分,鉴定了20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822%;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桉树脑(64.684%)、β-蒎烯(7.963%)、(Z)-3,7-二甲基-1,3,6-辛三烯(5.239%)和β-水芹烯(4.673%)等。【结论】河南鸡公山产小鱼仙草的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有强烈的熏蒸抑制作用,可作为熏蒸剂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控。  相似文献   
50.
为鉴定产香真菌GS-1菌株物种分类和评价其挥发性物质对番茄灰霉病的生防效果,通过形态学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对菌株GS-1进行物种鉴定,以对扣法测定其挥发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水稻胡麻斑病菌Bipolaris oryzae、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和莴苣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共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制活性,以果实针刺法测定挥发物对番茄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GS-1为普通瘤座孢Tubercularia vulgaris;其挥发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熏蒸抑制作用,72 h的抑制率为58.05%~75.81%;其挥发物可造成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畸形、分枝增多、原生质外渗等,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效72 h后达53.62%。表明产香真菌普通瘤座孢GS-1菌株挥发物对番茄灰霉病有良好的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