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47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聚合物包膜尿素溶出动力学特征及其与包膜层通透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聚合物包膜尿素(PCU)在30℃纯水中的溶出试验,精确描述了PCU尿素溶出的动力学特征。将PCU尿素溶出过程分成4个阶段:滞后阶段、溶胀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同时,基于Fick扩散第一定律,确立了PCU尿素溶出速率与包膜层通透性的关系方程,并根据此方程,推断出PCU尿素溶出过程中包膜层通透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溶胀阶段,溶出速率系数K(包膜层通透性的量度)逐渐变大;在稳定阶段,K为一稳定值;在衰退阶段,K随时间t变化可以用公式K=mt~(n-1)表示(式中m和n均为常数)。当n>1时,包膜层的通透性逐渐增大,肥心尿素溶出加快;当n=1时,包膜层通透性稳定,肥心尿素以一级动力学方式溶出;当n<1时,包膜层通透性逐渐减小,肥心尿素溶出变慢,导致明显的“尾留效应”。  相似文献   
42.
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了给小麦节水高产栽培中土壤水分管理提供依据,采用池栽遮雨的方法,用Logistic曲线拟合不同水分调控条件下籽粒的灌浆过程,研究灌浆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水分调控对籽粒灌浆参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灌浆持续时间看,Tmax、T1较稳定。T2变异系数大、T3最不稳定;从灌浆速率看,R较稳定,Rmax、R1、R2变异系数大,R3最不稳定。相比而言,拔节期灌水1次和拔节期+孕穗期灌水2次对阶段灌浆参数影响较大。强势粒与弱势粒之间灌浆参数差异不明显。表现为强弱势籽粒灌浆趋于同步,强势粒灌浆速率略快于弱势粒。因此在河南高产栽培条件下,提高缓增期灌浆速率(R3),相对延长缓增期持续天数(T3),促进落黄,对提高粒重有利。  相似文献   
43.
转基因技术为培育抗黄矮病小麦提供了一条有力的途径,综述国内外在小麦抗BYDV的转基因研究进展。探讨目前主要基于BYDV自身的外壳蛋白基因、复制酶基因、运动蛋白基因以及蚜虫传毒相关蛋白基因进行的抗BYDV小麦转基因研究现状和成果,并对未来培育抗黄矮病小麦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4.
油菜内生球毛壳菌抑菌作用初步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平板对峙试验显示,从油菜(Brassicanapus)叶、根和种子上分离到的14株内生球毛壳菌(Chaetomiumglobosum)对油菜菌核病原菌和立枯丝核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种子上分离到的Dyst-1和MYNS-1的抑制作用最好。Dyst-1和MYNS-1的发酵液通过高压湿热灭菌和细菌过滤器过滤灭菌后,分别对所选用的几株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抑制作用,特别是对油菜种传病害菌核病病菌。油菜内生球毛壳菌的详细抑菌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5.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力推广,其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转基因作物在土壤生态系统释放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及其对土壤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涉及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最后,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6.
信阳地区生态茶园害虫种类与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信阳地区生态茶园害虫调查的结果,共查明害虫7目32科66种,其中主要害虫有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茶刺蛾、茶蓑蛾、茶小卷叶蛾。对主要害虫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生态茶园害虫的无公害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7.
对信阳市病害发生较重的24种园林花木植物进行了病害调查,发现病害种类45种,其中叶部病害37种,茎枝干等部病害8种,根部病害1种。从病原物方面分析,这些病害中真菌性病害40种,细菌性病害3种,生理性病害2种。  相似文献   
48.
2005—2006年在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白粉菌寄主植物,发现白粉菌寄主植物23科43属52种植物,其中7种为中国新记录寄主植物,27种为河南省新记录寄主植物;使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记录的白粉菌寄主植物达25科47属57种。  相似文献   
49.
桔皮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桔皮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桔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到52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48个,鉴出率占全油的92.308%,占挥发油总量的99.033%.桔皮挥发油主要成分是D-柠檬烯(40.905%)、β-蒎烯(15.677%)、3-蒈烯(9.718%)、α-金合欢烯(3.387%)、α-蒎烯(3.363%)等.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曲江鼠形动物群落结构.寄生蚤的种类及病原学调查,确定该地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可能。方法:采用逐日捕鼠法及密度调查方法。研究其种群结构及所携带的体表寄生蚤种类。鼠疫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15991-1995)执行。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2科10种共1118只.其中野外生境捕获2目6种,以板齿鼠、青毛鼠为常见种;室内生境捕获2目4种共1049只,以褐家鼠、黄胸鼠为主。共捡获蚤类3种,家鼠体蚤染蚤率85%,以印鼠客蚤为主,其中印鼠客蚤指数为3.90。鼠疫痛原学.血清学调壹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广东省曲江地区野外生境鼠形动物种群丰富。室内生境较单一,但室内生境啮齿动物染蚤率和蚤指数较高。由于构成鼠疫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主要宿主、媒介及地理景观等条件在当地存在,虽然鼠疫病原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为阴性,但不排除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存在可能。为此必须制定长期的鼠类种群监测和灭鼠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