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33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58篇
  67篇
综合类   285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24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俗称东星斑,属鲈形目、科、石斑鱼亚科、鳃棘鲈属,为热带珊瑚礁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同时艳丽的体色又赋予其很好的市场价值,经济价值极高,属名贵高档食用鱼类,具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有学者对豹纹鳃棘鲈的繁育及养殖等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目前人工养殖豹纹鳃棘鲈饵料以鲜杂鱼为主,没有专门为其生长发育需要而设计的优质配合饲料。随着豹纹鳃棘鲈人工繁殖技术不断完善,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适宜的饲料开发相关问题日益显现。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开展豹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2009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求得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值(VU)ij、变异系数(iCKvu),并据此对9个参试品种进行了稳定性测定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Beta796、HI0479、SM-412、KWS5440、SR-411、STD8728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有广泛的适应性。品种Beta796、KWS5440、SR-411的产糖量水平较高,且稳定性好,在生产中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应优先使用。品种HTP0781、SM-412的含糖率水平较高,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需要高糖品种的地区,可优先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3.
华贵栉孔扇贝不同壳色后代早期发育阶段性状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提高华贵栉孔扇贝的产量以及通过人工选择培育新品种,利用同一养殖群体中的橙色、褐色、橙褐色个体为亲本,采用个体间随即交配的方法,于2008年10月14日、16日和18日分批建立了橙色、褐色、橙褐色三个不同群体。为了减少环境效应,自受精卵孵化开始,三个群体一直被培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结果发现,三个群体在受精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幼虫及稚贝生长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就孵化率而言,橙色的最高、褐色的次之、橙褐色的最低,分别为97.5%、92.6%和91.3%;就幼虫存活率而言,橙褐色的最高、褐色的次之、橙色的最低,10日龄时分别为67.0%、43.8%和16.0%;就幼虫期生长而言,褐色生长最快、橙褐色次之、橙色生长最慢,壳长的日增量分别为9.49μm、8.30μm和7.73μm,壳高的日增量分别为8.18μm、7.17μm和6.61μm,且壳长比壳高生长得快;就稚贝期生长而言,橙褐色生长最快、橙色次之、褐色生长最慢,壳长的日增量分别为64.6μm、58.6μm和49.0μm,壳高的日增量分别为78.6μm、70.5μm和59.5μm,但壳高比壳常生长得快。很明显,华贵栉孔扇贝的壳色与其生长、存活有密切的联系,这为其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酿酒高粱杂交种吉杂124选育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吉杂124是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以自选不育系吉2055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吉R107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高粱杂交种。适宜吉林省的松原、白城、长春地区,黑龙江省的第Ⅰ积温带,内蒙古的东部地区种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一般产量为9.5~11.0t/hm2。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选取5份杭旱性不同的棉花品种,对其干旱胁迫处理前后的超氧化物攻化酶(SOD)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之间的SOD活性在正常浇水情况下差异不显著,而干旱处理后差异显著。五个品种的杭旱性综合系数分析表明,杭旱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大小依次为晋13>K116>H0707>K0316>中41。通过对干旱胁迫处理后SOD活性和杭旱性综合系数分析,SOD活性升高的晋13和变化较稳定的K116杭旱性强,SOD活性下降的中41和变化较大的K0316抗旱性差。  相似文献   
86.
试验从发病鸡场分离获得4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分别为河北株(HB)、湖北株(HUB)、山东株(SD)、山西株(SX)。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VP2基因并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株病毒中,HUB、SD和SX的七肽区为S-W-S-A-S-G-S(aa 326S-332S),其222(A)、256(I)、294(I)和299(S)位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vvIBDV)的4个特征性氨基酸,确定这3株病毒均为超强毒株;而HB株七肽区为S-W-S-A-R-G-S(aa 326S-332S),其222(P)、256(V)、294(L)和299(N)位氨基酸显示该毒株属于弱毒株。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HUB、SD和SX 3株病毒与2011年中国分离的大部分IBDV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在96%以上,同时与经典毒株Cro-Po/00、超强毒株GX和UK661亲缘关系很近;而HB株与减毒疫苗株D78株和B87株的亲缘关系近。本试验结果表明,IBDV目前在中国流行呈混发型,但以超强毒株为主。  相似文献   
87.
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县典型荒漠土壤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找出荒漠区土壤地物光谱特征变异的规律及其与植被覆盖度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以石羊河流域下游荒漠化典型地区民勤县为研究区,用SVC HR768光谱仪对流沙地、砾质戈壁和土质戈壁进行了野外光谱测量。对土壤光谱反射率特征曲线和光谱一阶导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具独特的波浪型光谱曲线,光谱曲线形状相似,土质戈壁的光谱反射率明显高于流沙地和砾质戈壁,其差异在700~1000 nm最为明显;在红边范围内(680~760 nm),导数光谱可以抑制土壤背景信息,突出植被的“红边效应”,这可以作为荒漠植被信息的定量反演的波段范围;在所测波长范围内,流沙地和砾质戈壁的土壤反射率都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反射率对植被变化较为敏感。因此,荒漠土壤光谱反射曲线变化可反映出沙化程度的变化,可以作为荒漠化定量研究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8.
李继洪  陈冰孀  高士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192-17194
吉2055A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新选育的优良高粱不育系。该不育系生育期112 d,株高70 cm,不育率100%,不育性稳定,柱头生命力强,自交不结实;抗旱和抗倒伏能力强,抗叶斑病和黑穗病;一般产量可达3000~4000 kg/hm2,制种产量一般为4000~5000 kg/hm2;配合力高,已育成国家及省级审定品种6个,还有8个新组合正处于区域试验阶段,所配杂交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对我国春播早熟区的高粱育种和生产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9.
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液压马达为执行机构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单片机控制器、信号采集单元、液压传动控制组成,通过使用Visual Basic 6.0编程软件实现了GPS导航定位变量施肥工作模式,并对其进行了控制精度试验。  相似文献   
90.
【目的】为了增加特种稻种质资源,解决白米不育系配组红香米杂交稻F1易混杂白米,影响米质的问题。【方法】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将低直链淀粉含量的亲本材料与带香味的亲本材料进行杂交、回交、转育等。【结果】育成直链淀粉含量为11.07%、香味明显、食用口感佳的水稻三系不育系槟榔红A,为红香米三系杂交稻的配组应用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