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测定了盘桑2号、圌桑2号、圌桑10号、圌桑14号、圌桑6号、圌桑11号、圌桑12号等7个特殊桑树品种资源的ITS序列,长度均为576bp,A+T%=40.45[233],C+G%=59.55[343],其中114 a,176 c,167 g,119 t,无变异位点。最大简略法(MaximumParsimonyMethod,MP)分析亲缘关系,均分在一个分支,亲缘关系差异不大。用分子方法分析桑树品种的亲缘关系时,可先用ITS分析品种的大致的亲缘关系范围,再用RAPD、AFLP、SSR、ISSR等方法进行细分。  相似文献   
22.
利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析了广西桑树品种的亲缘关系.刘圩7号、灵太3号、恭同5号、大寺12号、池塘1号、刘圩2号、那学8号、那陈2号、那学14号、小董1号、板朝1号、冯屋1号、邕新3号、邕新11号、恭同9号、太平2号、沙油4号、板屯车2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大寺特号、冯屋5号、池塘4号、太平新1号、恭城4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大寺5号、灵太1号、恭江1号、涠盛4号、灵太2号、板罗1号、那楼14号、恭同4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钦州桑、大新白桑、广西鸡桑、全州长穗桑、环江1号、钦州长果桑、桂772、涠州岛白桑、邕新荆桑12号、隆林鬼桑、隆林蒙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白桑种遗传变异大;广东桑种亲缘关系靠近白桑,支持中国植物志、GenBank将广东桑置于白桑的变种.野生桑种与栽培桑种遗传背景明显不同.钦州桑、桂772、邕新荆桑12号遗传背景倾向野生桑,在抗性、速生方面有独特优点,在今后杂交育种中应注意利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基于ITS序列初步探讨我国桑科植物的分子系统学。[方法]测定33份桑科材料的ITS序列,通过最大简约法分析它们的分子系统学,并将分析结果与经典分类做比较。[结果]在原始类群和单系类群的确定上与经典分类基本一致;"刺桑、叶被木、圆叶刺桑与桑属的亲缘关系近"这一结果与经典分类不一致。[结论]该研究为我国桑科植物的系统学分析积累了分子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24.
桑种质资源ITS序列与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桑ITS序列,为桑系统位置、进化关系、DNA指纹鉴别、育种亲本选择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利用收集的73份桑资源,总DNA提取,PCR扩增,测序,并从GenBank下载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ITS序列,软件分析ITS长度、变异位点、G+C含量、遗传分歧、同源性百分比差异、系统位置与进化关系。结果获得ITS完整序列,基本序列全长576bp,G+C含量59.55%。(ITS1:174bp,G+C含量61.49%,ITS2:302bp,G+C含量62.25%,5.8S:100bp,G+C含量48.00%)。序列比对表明,共166个变异位点,(ITS1:100,ITS2:66,5.8S:0),一些变异位点有明显的种性特征,可作为特异DNA指纹鉴别位点。最大遗传分歧4.0,山桑(M.bombycis)与其它栽培种遗传分歧0.9—1.4。基于ITS桑系统位置,在非洲硬木树(Milicia excelsa,MEU93585)与新西兰鹊肾树(Streblus glaber,DQ499105)之间,与非洲硬木树(MEU93585)亲缘关系最近。Mrbayes分析,新疆黑桑(M.nigra),北美默里桑(M.murrayana,FJ605515)最原始,进化顺序为新疆黑桑,北美默里桑→白桑(M.alba)→华桑(M.cathayana)→长穗桑(M.wittiorum)。结论ITS长度、G+C含量、变异位点均可作桑种质资源DNA特异指纹鉴别的依据,特别是碱基变异位点。桑属劳亚古陆(Laurasia)高纬度起源,由北向南迁移。桑属可由地理分布间接反映系统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25.
报道了12个特殊桑资源ITS,TrnL-F,rps16序列长度、G+C%、变异位点及亲缘关系,分析了它们的栽培适生范围。ITS序列576-590 bp,G+C%59.45-60.17,27个变异位点。TrnL-F基因间区920-923bp,G+C%34.02-34.24,5个变异位点,rps16内含子929bp,G+C%32.51-33.26;19个变异位点。神农架华桑♀与珙县川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宜长江流域栽植。龙桑、龙须桑、新疆白桑、剑持、小官桑与神农鸡桑1号、改良鼠返、乌克兰白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雅安白桑与神农架山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宜长江流域以北栽植。雅周桑与湖北蒙桑4号、四川高海拔鸡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宜在长江流域山区栽植。广东桑"大十"与湖北白桑、越南白桑、印度55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钦州长果桑与斯里兰卡桑3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咸丰长穗桑与利川长穗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宜长江流域以南栽植。  相似文献   
26.
利用RAD-seq对中国桑属15个种进行了高通量测序,总共得到36.72Gb clean data,总Tags数2 788 927(reads),平均每个种原始数据都在10M以上,Tags都在20万条以上,质量值Q30都在90%以上。用Stacks软件对15个种进行比对,获得68904个SNPs位点。用最大似然法建树,分支图首先将白桑、广东桑分出,接着是山桑、鲁桑、瑞穗桑,再次分出的是鸡桑、细齿桑、蒙桑和鬼桑,最后分出的是黑桑、川桑、华桑、滇桑、长穗桑、奶桑。分支图能将栽培种和野生种完全分开;可以将蒙桑和鬼桑、鸡桑、华桑、川桑、奶桑分开。认为白桑、广东桑属原始类型,长穗桑、奶桑属进化类型;山桑、鲁桑、瑞穗桑这三个种被分在一个分支,自检支持率99%,黑桑、川桑这两个种被分在一个分支,自检支持率56%,长穗桑、奶桑这两个种被分在一个分支,自检支持率100%,说明这些种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桑属RAD-seq测序能大规模筛查SNPs位点,系统发育分析的准确性就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细齿桑Morus serrata的地理分布。细齿桑分布于中国西藏吉隆、八宿、左贡、尼泊尔、印度北安恰尔邦、喜马偕尔邦,海拔2300m林中,最高海拔3400m。分布区为印度板块(Indian Plate)与劳亚古陆欧亚板块的接合部。是分布海拔最高的一个种,分布量少。是随着地理造山运动在后期形成的类型。为白桑Morus alba向亚洲西南部迁移的地理替代种。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桑属ITS、trnL-F、rps16序列,探讨系统学价值.[方法]67份桑资源,经DNA提取、PCR扩增、测序,测序结果用软件拼接、比对,并从GenBank下载桑属ITS、trnL-F、rps16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计算其长度、G+C(或A+T)含量、变异位点、信息位点,将3个序列合并,以构树、柘树为外类群,采用MP法分析进化关系.[结果]桑ITS(包括5.8S)基本序列长度为576 bp,变异范围为576-590 bp,G+C含量为59.55%--62.25%,40个信息位点;trnL-F(包括tRNA-Leu内含子)基本序列长度为923 bp,变异范围为920-924 bp,A+T含量为65.87%-66.31%,23个信息位点;rps16内含子基本序列长度为929 bp,变异范围为923-929 bp,A+T含量为67.28%-67.49%,17个信息位点.3个序列的最适碱基进化模型分别为(GTR+G)、(GTR)和(GTR+G),可能的分支概率-混合卡方概率值分别为0.000001、0.027175和0.000222,3个片段合并最适碱基进化模型为(GTR+G),基于模型用MP法分析,在2 538个位点中,有80个信息位点.分支图结果表明,首先将黑桑(M.nigra)分出,其它桑种分成2支,第一支包括长穗桑、瑞穗桑、蒙桑、鬼桑、鸡桑、山桑、白桑和广东桑,第二支包括华桑、奶桑和川桑.[结论]桑属traL-F和rps16序列信,息位点有限,单独研究桑属系统学,价值不大,与ITS序列合并研究,则能增加分支图的信息位点,使分支图更近于似然.基于ITS、trnL-F、rps16序列MP分支图,新疆黑桑为最原始类型,乌克兰等栽培种为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29.
<正> 一、研制目的 蚕病危害蚕桑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据四川省蚕病普查资料估算,每年因蚕病造成的蚕茧损失达20%以上,达40多万担,价值一亿八千多万元。近年四川省张种产茧量下降至不足25公斤,其原因之一是分户养蚕,消毒药物种类无法更新,蚕农不能有效用药所致。  相似文献   
30.
神农架及鄂西山区桑属(Morus)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神农架及鄂西山区桑属植物种质资源, 该地区共有桑种9个, 变种1个, 根据收集的410份资源, 探讨了桑属植物分布规律及适生环境, 种性特征, 珍稀资源. 分析讨论了来凤水桑的分类归属, 过渡类型的存在与亲缘关系, 并提出了珍稀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