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9篇
  6篇
综合类   5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陆秀君  高爽  徐石 《北方园艺》2007,(12):208-210
以扶芳藤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不同浓度的6-BA、2,4-D、IBA和NAA.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2,4-D 0.05 mg/L;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 6-BA 1.4 mg/L;再生苗增殖的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1mg/L.生根采用试管外盆插生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2.
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处理(5、10、30、50、100、200 mg/kg土)对几种牧草幼苗生长及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在含镉土壤中的植株,在低浓度时促进了株高的生长,在高浓度时抑制了株高生长;叶绿素的含量在5mg/kg土时达到峰值,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电解质外渗率也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增长迅速;根系活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3.
花生害虫是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刺吸类害虫为害日益加重,蓟马科害虫为害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影响了花生产业的发展。本研究采用色板诱集法分别对黄淮海4省7个地区花生产区昆虫种类和优势种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鉴定出昆虫93种,隶属于6目67科,其中,缨翅目在个体数量上占优势地位,为黄淮海花生产区的优势昆虫;对黄淮海7个地区黄板诱集昆虫种类特征指数进行了分析,多样性指数在0.680 4~1.583 9范围内,均匀度指数在0.235 7~0.518 1之间,优势集中性指数在0.313 2~0.740 0之间。根据形态学特征,确定黄板诱集花生田害虫优势种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明确其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本研究为黄淮海花生产区主要刺吸类害虫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4.
通过杨树无性系扦插育苗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保水剂对育苗地土壤物理性质、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雨频繁的季节,不同保水措施都有提高苗木成活率、光合速率,促进苗木生长的作用;有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其中黑膜覆盖效果最好,保水剂次之;黑膜覆盖有明显增加土温、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而保水剂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5.
通过不同温度变化的层积试验探究温度对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 K.Koch.)种子催芽的影响,结合不同覆土厚度对种子出芽的影响,找到催芽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催芽最适条件应采用变温层积,种子与湿沙混合后采用控制变温,即控制种子和湿沙混合物的温度(3~5℃)50d,变温阶段(16~18℃)25d,再次变温(3~5℃)25d,效果更好。天女木兰种子播种时,适宜的覆土厚度为1cm。  相似文献   
126.
为了探索在自然越冬条件下,美国红枫系列品种耐寒性的强弱,以红花槭4年生苗、红花槭3年生苗和改良美国红枫1年生苗为材料,以乡土树种五角枫为对照,测定上述4种树种休眠枝条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其同工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入冬温度不断降低,4个树种SOD、POD和CAT活性呈上升趋势,SOD、POD同工酶表现出与低温的相关性,且种间差异明显;回温后,3种酶的活性也相应降低。由结果可以看出,4种树种在自然越冬过程中都能够通过增加SOD、POD、CAT及其同工酶活性来增强自身的抗寒能力,且抗寒能力表现由强到弱依次为五角枫、改良美国红枫、红花槭4年生苗、红花槭3年生苗。  相似文献   
127.
黄栌容器苗和裸根苗抗旱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栌容器苗进行长期干旱和反复干旱处理,测定育苗基质含水量和苗木叶片水势及干旱条件下苗高,地径胁迫指数,结果表明基质含水量与苗木叶片水势呈正相关,在平均气温30.6℃条件下反复干旱处理,黄栌容器苗存活率为52.5%,苗高、地径胁迫指数分别为0.8368和0.8782。  相似文献   
128.
为获取高活性的野生Bt菌株,对从土壤中分离的99株Bt菌株进行了营养期杀虫蛋白的分子鉴定和生物活性测定。根据已知的vip3 A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55株扩增得到1.2 kb的目的片段。对31株阳性菌株的营养期杀虫蛋白活性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显示,Bt LS1和LS8菌株毒力最高,2菌株对2龄甜菜夜蛾的体重抑制率分别为91.14%和93.59%。选取Bt LS1和LS8菌株进行胞内外营养期蛋白杀虫活性测定,发现Bt LS1和LS8菌株对初孵甜菜夜蛾体重抑制率分别为45.1%和43.2%,对初孵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2.1±1.4)%和(55.3±3.7)%,对2龄棉铃虫的体重抑制率分别为(78.7±6.6)%和(50.4±2.4)%。  相似文献   
129.
菌肥对大铃铛枣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Ⅰ:70 mL菌肥/5L(水)、Ⅱ:100mL菌肥/5L(水)、Ⅲ:200 mL菌肥/5L(水)3个浓度、Ⅳ:化肥(尿素)(250 g/株)、Ⅴ:对照(除底肥以外不施任何肥料)5个处理,探讨菌肥在枣树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施用菌肥,研究菌肥对大铃枣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肥可改善大铃铛枣叶片的光合特性,施用菌肥提高了枣叶片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可改善大铃铛枣的口味和提高大铃铛枣的产量和品质.以70 mL(Bactenial Manure)/5L(H2O)处理效果最好,比Ⅴ(对照),Ⅳ(化肥)分别增产35.41%和10.52%;施用菌肥后的大枣的糖酸比变化比较大,以70 mL(Bactenial Manure)/5L(H2O)处理效果最好,达到了36.4%;Vc含量比Ⅴ、Ⅳ分别提高37%和52%.  相似文献   
130.
为缓解连作甜瓜引起的连作障碍,在对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甜瓜连作区土壤障碍程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b1菌株与噁霉灵联用对连作甜瓜枯萎病的缓解效果及对甜瓜植株生长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该地区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11年连作甜瓜土壤培育南瓜和甜瓜,其幼苗根冠比及全株干重均显著低于1年土壤组;11年连作土壤中真菌数量最多,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最少,镰刀菌属 (Fusarium) 相对丰度最高,是1年土壤的4.27倍,而1年土壤中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相对丰度是11年土壤的2.65倍。噁霉灵和巨大芽孢杆菌b1菌株间不存在拮抗作用,二者对甜瓜枯萎菌 Fusarium oxysporum T2菌株的EC50值分别为10.82 mg/L和2.02 × 105 CFU/mL。室内分别采用巨大芽孢杆菌、噁霉灵单剂及二者联用处理连作11年土壤后培育甜瓜幼苗,结果表明:联用处理在开花结果期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效为42.85%,且甜瓜幼苗根冠比和全株干重均显著高于各单剂和空白对照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噁霉灵单剂以及二者联用处理连作甜瓜土壤,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16.62%、100%和100%;各处理组甜瓜幼苗株高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11.19%、10.63%和16.03%;甜瓜增产率分别为20.35%、11.23%和26.15%;单株根系平均干重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40.63%、34.69%和64.38%,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土壤中真菌数量降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镰刀菌属相对丰度分别比空白对照降低35.96%、59.55%和71.91%;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47.25%、3.52%和76.70%。研究表明:甜瓜连作存在明显的连作障碍,而巨大芽孢杆菌与噁霉灵联用能有效改善连作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缓解连作障碍,减轻连作土壤甜瓜枯萎病的发生,促进甜瓜幼苗生长及提高甜瓜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