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作者从考察收集的2000多份西藏小麦资源中,筛选出代表品种48个,于1988-1990年在全国各主要麦区设点联合鉴定,结果表明:西藏小麦品种比较适应海拨较高、生态条件近似西藏的西北春麦区,不少品种有直接利用前景;在沿海平原及云贵高原冬麦区普遍表现晚熟、秆高,难以直接利用;有一些品种对日长反应迟印  相似文献   
122.
为建立可同时快速检测引起向日葵黄萎病害的2种检疫性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和黑白轮枝菌V.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的方法,根据2种病原菌的β-tubulin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DPO引物,建立多重DPO-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设计的DPO引物特异性强,仅大丽轮枝菌和黑白轮枝菌可分别扩增出225 bp与151 bp的特异性条带,其它向日葵病害的7种病原菌及阴性对照均无目的条带;反应体系中引物终浓度为0.2μmol/L、退火温度为60℃时,30个扩增循环的检测灵敏度均可达0.05 ng菌丝DNA量;在45~65℃退火温度范围内均可高效扩增靶基因片段,表明该方法退火温度范围宽。所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检测引起向日葵黄萎病的大丽轮枝菌和黑白轮枝菌,可用于向日葵种子带菌筛查及田间病害诊断检测。  相似文献   
123.
刺苍耳是一种外来杂草,目前已入侵新疆伊犁河谷。通过定点调查与线路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刺苍耳在伊犁河谷的发生分布与危害状况;通过刺苍耳发生地定点定期观察,掌握刺苍耳在伊犁河谷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目前,刺苍耳在伊犁河谷的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察布查尔县、巩留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新源县及昭苏县均有分布,其中霍城县、新源县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昭苏县分布最少。刺苍耳在伊犁河谷表现为一年生草本,4月萌芽,5月为营养生长高峰期,6月下旬开花,7月初结果,9—10月为果熟期,11月枯萎死亡。刺苍耳目前正在向农田和景区扩散,对伊犁河谷的农业生产、旅游业及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24.
1991~1995年,对大巴山及川西南和黔南桂西山区62个县(市)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共搜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14689份,并入库入圃短期保存。发现了水生薏苡、长圆苎麻两个新分布种、幼果三角形的野生荔枝、微型南瓜、小金瓜等11个新类型和野生山龙眼、荆豆等20余个省(区)内新记录种(变种)。经过形态学、细胞学、品质分析和生化标记鉴定,筛选出一批抗性强、品质优的优良地方品种和珍稀种质材料,还对部分有生产潜力的优异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5.
从分子水平研究国内外薏苡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为薏苡属种质资源的保护、发掘和利用提供依据。从38对cpSSR引物中筛选出33对多态性引物,对93份薏苡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33对cp SSR共扩增出153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目3~8个,平均4. 64个,Nei's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为0. 368 8和0. 720 2,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野生和栽培类群之间遗传分化不明显,北方早熟生态型、长江中下游中熟生态型和南方晚熟生态型类群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一致度高,但是与国外类型的遗传差异大。小珠薏苡种和窄果薏苡种独立分支,表现出明显的分化差异;台湾薏苡变种、念珠薏苡变种、薏苡变种和薏米变种4个类群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种质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存在绝对相关性,而不同类群之间可能存在基因渐渗现象。  相似文献   
126.
为了能够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把众多农艺性状综合起来评定谷子品种的优劣,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众多谷子品种的生产性能,本试验将71个谷子品种种植在河南科技大学新校区试验田,对其11个农艺性状进行测定,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71个谷子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定,旨在为谷子品种的合理评判以及谷子的引种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谷子穗粒重的关联度顺序为穗重(0.931 0)>码粒数(0.815 0)>小区产量(0.807 7)>穗粗(0.803 5)>穗长(0.796 2)>千粒重(0.759 8)>穗码数(0.743 9)>株高(0.743 6)>抽穗天数(0.737 3)>出谷率(0.697 9).在本试验中14-BJ 36(安04-5014)、14-BJ 32(郑05-1)、14-BJ 24(冀谷26号),14-BJ 56(鲁谷10号)、14-BJ 23(冀谷24)、14-HN 07(郑06-6)、14-BJ 21(冀谷19)、14-BJ 08(济叶冲20)、14-BJ 10(济丰30)、14-BJ 60(冀谷31号)这10个品种(品系)无论等权关联度还是加权关联度均位于前10位,是综合表现最好的10个品种(品系).本试验众多谷子品种明确了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对穗粒重的贡献,并评选出优秀的10个谷子品种(品系),为选育高产谷子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7.
刘敏轩  张宗文  吴斌  陆平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8):3733-3743
【目的】评价黍稷资源对中性混合盐胁迫的耐受性,研究不同耐性黍稷在混合盐胁迫下的生理应答机制,挖掘耐中性混合盐胁迫的黍稷资源并探讨黍稷芽苗期耐盐鉴定的合适鉴定指标。【方法】试验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中性混合盐(NaCl﹕Na2SO4=1﹕1)溶液进行胁迫处理(CK:0 mmol?L-1,T1:80 mmol?L-1,T2:160 mmol?L-1,T3:240 mmol?L-1),对16份黍稷材料的发芽率、复萌率以及苗期正常种苗率、苗高、苗重等生长参数进行测定,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值,通过比较各指标隶属值总平均值的大小来确定各材料耐盐性的强弱。【结果】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增加,各参试材料的发芽率、复萌率以及苗期的存活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但苗高、根长以及苗鲜重和根鲜重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80 mmol?L-1混合盐胁迫下多数材料的苗高、根长以及苗重和根重均高于对照。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排序结果显示中卫大黄糜、宁糜4号以及64-4129排在前三位,具有较强耐盐性,而巴盟573黄糜子、伊盟一点棕以及瓦灰软糜排在后三位,其耐盐性较差。耐盐材料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根中Na+含量和Na+/K+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要显著大于耐盐性较差的材料;与此相反,耐盐性较强的材料茎叶Na+含量和Na+/K+增加幅度小于耐盐性较差的材料。【结论】16份黍稷种质材料在对中性盐胁迫的耐受性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芽苗期各指标筛选出的耐盐材料可进一步用于耐盐育种与耐盐基因挖掘研究。  相似文献   
128.
家禽业是宣城市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家禽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17]84号)出台后,宣城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家禽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的要求,推进家禽业生产稳步发展,突出良种繁育、规模健康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禽产品加工业发展,转变禽产品供应方式,建立安全禽产品经营新模式,努力构建我市家禽业发展新格局。经过多年的发展、转型,目前已发展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家禽产业生产基地。2021年,全市禽蛋产量5.87万吨,家禽出栏1.84亿只。家禽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成为宣城市产业兴旺的重要板块。  相似文献   
129.
中国是谷子的起源地,历史上的四大传统名米分别为沁州黄、桃花米、龙山小米和金谷米,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商品与食用品质特征,曾被选为皇家贡米。为探究谷子四大名米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同名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46对SSR标记和22对SRAP标记分别对四大名米及其同名品种共l79份材料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SSR结果表明,材料间遗传距离为0.0435~0.6304,平均0.3267, PIC为0.2406,等位基因频率为0.7845,遗传多样性为0.2968;基于UPGMA将179份资源聚为10个群组,聚类与其来源有一定相关性;基于Structure和主成分分析均可将材料分为3个类群。SRAP结果表明材料间遗传距离为0.1818~0.9545,平均为0.6001, PIC为0.5257,等位基因频率为0.5718,遗传多样性为0.5688;基于UPGMA将179份材料分为14个类群;基于Structure和主成分分析均可将材料分为3个类群,类群间界限清楚,类群划分与其来源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