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扁桃(Amygdalus communisL)是新疆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其自交率极低,必须依赖传粉昆虫才能结实.为明确扁桃的传粉昆虫种类及传粉昆虫的传粉效率.[方法]通过田间观察、套袋控制昆虫访花和在显微镜下计数昆虫一次访问后剩余花粉量和柱头上被移入花粉量,对开花习性、访花昆虫种类、主要传粉昆虫的访花频率和传粉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蜂类、蝇类和蝶类均能传粉,人工饲养的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 L.)、凹唇壁蜂(Osmia cerinthidis F.Mor)和当地野生昆虫红附条峰(Anthophora testaceipes F.Mor)是主要传粉昆虫,三者在柱头上沉降花粉数量没有显著区别,但移出花粉能力有明显差异,意蜂传粉效率低于其他两种蜂;人工养蜂能有效提高坐果率.[结论]扁桃具有泛化的传粉系统,红附条峰是传粉媒介中最安全有效的传粉者.  相似文献   
12.
聂小霞  康晓珊  陆婷  李伟  李峰  熊琦 《种子》2016,(12):70-73
为研究伊犁郁金香(Tulipa iliensis)种子的萌发特性,根据伊犁郁金香在自然环境中先经历夏季高温,再渡过严寒的冬季之后再萌发的特点,探讨夏季室温储藏、冬季低温贮藏的时间和二者的交互作用及赤霉素(GA3)对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15/2℃是伊犁郁金香种子较为理想的萌发条件;新鲜伊犁郁金香种子在5℃条件下贮藏15d或在室温下储藏30d有助于打破种子休眠;800 mg/L的GA3对新鲜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较大.由此可见,低温是伊犁郁金香种子萌发的首要条件,种子的休眠类型为胚后熟引起的休眠,而种皮的机械阻碍作用也是引起其休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灰枣’高花果比的原因,通过田间观察和控制性试验研究‘灰枣’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结果显示,其花部特征表现为花小、结构简单、黄绿色、花蜜暴露于蜜盘、有香气,单花泌蜜量为0.94μL±0.11μL,含糖量38%±3%,符合蝇类传粉综合征;除外来物种意大利蜜蜂外,仍有6种当地野生昆虫是‘灰枣’的有效传粉媒介,并以蝇类昆虫为主,有效传粉距离在24m内。杂交指数(OCI)大于4,人工异花授粉结实率高于自花结实率,表明‘灰枣’属于异交为主的繁育系统,需要传粉者;套袋不授粉处理不结实,表明‘灰枣’无自助的自花结实能力;人工辅助授其他品种花粉能显著提高结实率,表明花粉限制是其高花果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徐显异  陆婷  田嘉  陈小和  陈艾 《分子植物育种》2019,17(12):4007-4015
本研究旨在建立和优化橡胶草及其近缘种ISSR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以橡胶草及其近缘种叶片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正交试验方法 L16(44)和极差分析方法,对橡胶草ISSR-PCR反应中4个主要影响因素(dNTP浓度, DNA浓度,引物浓度和Taq DNA聚合酶浓度)进行优化,并在最优反应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引物和退火温度的筛选。结果表明:dNTP和DNA对PCR扩增结果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引物和Taq酶的浓度变化对扩增结果无显著影响。最后确定橡胶草及其近缘种ISSR-PCR反应体系(20.0μL)为:双蒸水14.2μL,10×Buffer (含Mg2+) 2.0μL,DNA模板50.0 ng,10 mmol/L引物1.2μL,2.5 mmol/L dNTP 1.6μL,5 U Taq DNA聚合酶0.1μL。PCR扩增程序为:94℃5 min,94℃45 s,退火1 min,72℃70 s,45个循环,72℃10 min,4℃保存。本研究为橡胶草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等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显微解剖和石蜡切片技术,对四季桂品种群中‘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Sijigui’)不同季节的花芽分化及开花特性进行研究。‘四季桂’一年成花3次,分别于3月初、6月上旬和10月底开始花芽分化,4月下旬、8月底和11月底完成,分别历时约2个月、2个半月和1个月。6月开始的花芽分化和开花过程与秋桂品种群基本相似,分化后需要低温才能开花,最终形成聚伞花序,无总梗,花粉发育正常。而10月底分化的花芽在完成分化后随即开花,形成的花序有总梗,且有伸长与未伸长之分,长度分别为(0.80±0.11)cm和(3.50±0.71)cm。3月分化的花芽与新梢同时生长发育,分化完成后随即开花。春季和冬季的两次分化形成的均是圆锥状花序,具总梗,花粉均败育。结果表明‘四季桂’自身存在着不同的成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乙醇提取、化学分离和柱层析纯化等方法分离了16种雷公藤根皮中的活性物质,测定了各组分对小菜蛾和斜纹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以及以雷公藤生物碱为主要成分的乳油产品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雷公藤根皮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和非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生物碱类组分NKY -9、NKY - 11、NKY- 13、NKY - 14和NKY - 15在200 mg/L浓度处理下小菜蛾的死亡率可达100%,相同浓度的NKY -9和NKY - 12处理下斜纹夜蛾的死亡率也在60%以上,而NKY -14则达到100%;非生物碱类各组分对小菜蛾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以NKY -6最高,小菜蛾死亡率为77.8%;除NKY -2外,非生物碱对斜纹夜蛾没有杀虫活性;以NKY -9、NKY - 11、NKY- 13、NKY -14和NKY - 15为主要成分的2%雷公藤生物碱乳油2 000倍稀释液对小菜蛾的7d防效为84.39%.  相似文献   
17.
扁桃花粉的发生及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婷  谭敦炎  李疆  李文胜 《果树学报》2004,21(4):334-337
以扁桃品种双果为试材,对扁桃小孢子和雄配子体形成的全过程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扁桃雄性孢原细胞在9月底分化完成,越冬前形成小孢子母细胞,11月下旬开始进行减数分裂,在越冬期减数分裂过程仍在继续,孢质分裂类型为同时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类型;部分花药中产生巨型花粉粒,生长势弱的树体形成较多巨型花粉粒。又以新疆喀什地区4个扁桃主栽品种为试材,进行了花粉的数量、败育率和萌发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双果的花粉量最大,纸皮的花粉败育率最低、萌发率最高,麻壳花粉量最少而败育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通过不定芽发生途径建立甜瓜‘黄蛋子’体细胞再生完整植株的技术体系,并了解掌握该品种的再生能力和再生特点,以‘黄蛋子’的幼龄子叶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条件下的再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MS+6-BA2.0mg/L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外植体发出的再生芽(丛)为不定芽来源。58块外植体的不定芽分化频率平均为44.8%,并产生质地、数量不等的愈伤组织。在MS+6-BA0.05mg/L不定芽伸长培养基上,分化的不定芽(丛)能够伸长长大,但存在程度不同的玻璃化现象。在1/2MS+IAA0.5mg/L生根培养基上无根苗发根,生根率可达99%。与相关文献中报道过的其他甜瓜厚皮品种相比较,‘黄旦子’属再生能力弱的品种,但品种内个体之间存在再生能力上的明显差异,通过选择自交技术有可能获得再生能力得到提高的纯化株系。  相似文献   
19.
采取常规根尖压片法对小花荆芥(Nepeta micrantha Bunge)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小花荆芥染色体数目为2n=1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8=12m+6sm,核型不对称性类型为1A型。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荆芥属的系统关系提供细胞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云南核桃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我国核桃种植的第一大省,核桃也是云南省的第一经济林果。为合理利用核桃林下土地,缓解土地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林农收益,本文论述了云南省当前核桃复合种植中具有代表性且效果较好的几种模式以及复合经营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