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60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79篇
  45篇
综合类   394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256篇
园艺   118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41.
位移矢量角在堆积层滑坡时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堆积层滑坡变形破坏特点,运用灰色理论,滑坡位移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求出了灰色位移矢量角,通过对新滩滑坡灰色位移矢量角特征,发现灰色位移矢量角具有与滑体稳定状态相一致的动态特征,因此提出运用灰色位移矢量角来预报堆积层滑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2.
黑豆果栽培品种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3.
灵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及菌龄等对灵芝菌丝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龄为60h的菌丝,采用浓度为2%的溶壁酶以0.6M的甘露醇作渗透压稳定剂于pH6.5,30℃下酶解2h,当酶解液中湿菌体含量对0.1g/mL时,其原生质体数可达2^*10^7个/mL,且再生率达8.5%。  相似文献   
144.
小麦——偃麦草杂种夭亡与不孕现象是多式多样的,表现在各个发育时期,概括可分为九种。其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它受亲本遗传特性的制约,又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因个体发育的年龄等而有变化。作者认为,采用以下四种方法配合使用,是克服小麦——偃麦草杂种夭亡与不孕的有效方法:1.在选择适合性强的杂交亲本的基础上,进行大量杂交;2.对自花不孕的杂种进行囘交;3、当年同交不成的优良杂种植株进行无性繁殖;4.对个别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杂种植株,进行分株繁殖和培育。  相似文献   
145.
栗疫病菌的致病力分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14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来送别伟大的1959年,迎接将给我们带来更大胜利的1960年。现在我讲一讲黑龙江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问题。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黑龙江省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卞,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获得了继续大跃进的伟大胜利。全省提前一个月于11月  相似文献   
147.
在给牲畜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为了改善病畜体质状况、补充营养、增强代谢机能、激发恢复能力,经常需要给病畜大量输入一定的液体,如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林格儿氏液等。因为一次输入量很大,所以注射时大多需用容量较大的生理盐水注射器。  相似文献   
148.
灭虫丁-7051驱除牛羊消化道线虫试验樊培方,陈克强(上海农学院)吴炳生,张泽明,张卫英(安徽黄山市畜牧兽医站)李洪元,王天云,洪云华(黄山市徽州区畜牧兽医站)伊维菌素(Ivermectin)是1970~1980年代之交研制开发的一种特效广谱抗寄生虫...  相似文献   
149.
不同氮吸收效率品种油菜氮素营养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在不同供氮水平下对50份甘蓝型油菜进行氮吸收效率筛选,并比较其不同品种的氮素营养特性。结果表明,油菜的氮素营养特性表现出一定的品种差异,其中根系氮累积量及其占总吸氮量的百分比变异系数最大,超过50%,而生长前期植株含氮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不论氮素供应水平高低,油菜氮高效品种的总吸氮量和各器官的氮素累积量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其中根系氮素累积量的差异最大,而果荚氮素累积量的差异最小;氮高效品种根系中累积的氮素比例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而果荚中累积的氮素比例均显著低于氮低效品种;氮高效品种营养生长阶段地上部的含氮量与氮低效品种的差异不显著,而地上部的氮素累积量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营养生长阶段功能叶片的SPAD值也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随着供氮水平的改变,氮高效品种各器官的含氮量、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分配比例的变化幅度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不同品种油菜氮素营养指标的显著差异为通过遗传改良途径培育作物新品种和提高作物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0.
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从2008年开始在武汉市蔡甸区、江夏区蔬菜生产中成功示范了春苦瓜套种菜用甘薯-冬莴苣高效栽培模式,从周年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及用种量、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实践和探索,并在武汉市蔬菜生产中成功地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