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2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以IR36为籼型测验种,秋光为粳型测验种,研究贵州高原粳稻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的广亲和特性;同时调查了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与7个已知广亲和品种杂种F1的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结果表明: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在S5位点具有广亲和基因S5-n;依据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为指标,可将本研究中的杂种F1分为4个类型,即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均高;小穗育性正常,花粉育性低;小穗育性低,花粉育性正常;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都低。  相似文献   
42.
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贵州省拥有较为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有的传统种质属稀有、特有资源,是国家作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整理、保存了以稻、油菜、玉米、小麦等为主的贵州作物种质资源2万余份。采用种质资源库(包括国家长期库、中期库和地方中短期库)与异生境繁种相结合、国家和地方两级联动、互为补充保存体系,实施种质更新和资源保护。概述了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和保护途径。并就加强贵州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交换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3.
经过多年在稻瘟病圃中自然发病鉴定筛选出60份抗性较强的水稻种质资源,为贵州稻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丰富的抗源亲本材料.筛选出的大部分核心材料穗瘟在7级以上,其中穗瘟为1级的材料有15份,穗瘟为3级的材料有23份,穗瘟为5级的材料有14份,穗瘟为7级的材料有7份,穗瘟表现为9级的只有1份.测交试验显示:F1代表现最好的材料有12份;F1代结实率高于50%的材料有17份;结实率低于5%的材料有10份.  相似文献   
44.
自然低温对籼稻恢复系及其杂交组合耐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分期播种的自然低温胁迫方法,以相对冷敏指数(CR I)为评价指标,对籼稻恢复系明恢63(R1)、蜀恢527(R2)、绵恢725(R3)、绵恢746(R4)和辐恢838(R5)及其1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障碍型耐冷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系R1~R5及其杂交组合对低温的敏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R5表现耐冷性强,而R3、R1和R2均表现为弱;2)在一定的低温胁迫下,同一个恢复系与不同不育系和不同恢复系与同一不育系组配系列杂交组合之间的平均结实率和CR I值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耐冷性强弱前者呈A/R5>A/R3>A/R2>A/R1>A/R4趋势,后者呈A3/R>A1/R>A2/R的趋势,表明杂交水稻低温障碍型耐冷性的表达既与恢复系有关,又受不育系影响;3)在一定低温胁迫下,恢复系与其相应杂交组合的耐冷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R1、R2、R3和R5与其对应杂交组合之间CR I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6**、0.5145*、0.1660和0.8965**。  相似文献   
45.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耐冷性鉴定与利用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按全国统一鉴评标准分别对235份和116份国家编目的贵州稻种遗传资源进行了芽期、苗期的耐冷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芽期表现高抗、抗和中抗的品种分别有41份、73份和58份,占供试样品的17.5%、31.0%和24.7%;苗期表现高抗和抗的品种有90份,分别为38.6%和15.6%,占供试样品的54.2%;鉴定出芽、苗、穗三期表现抗-高抗的品种有35份。分析了稻种耐冷性表达与品种类型、原产地、植株形态、闭颖受精等因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6.
水稻玉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水稻、玉米为材料,对其基N组DNA的提取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减少饱和酚和氯仿等有机试剂处理次数,适当延长有机试剂的抽提时间,提高提取DNA的得率和纯度,并且能更有效地避免干扰物质的污染,得到均一的大片段的DNA,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普遍适合玉米、水稻作物材料的DNA提取,所得DNA能够达到进一步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47.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高原异生境繁(轮)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作物种质资源的繁种、轮种是种质资源常务性工作内容之一,是当前安全妥善保存与保护现有征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和遗传完整性(genetic integrity)[1~4],防止其得而复失的重要技术措施.从贵州省的自然生态条件出发,结合贵州稻种资源20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根据稻种资源的类型差异、保存状况和研究利用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和要求,在中高海拔地区开展异生境繁(轮)种技术研究,重点对贵州地方稻种资源繁(轮)种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8.
稻曲病是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在稻曲病菌作用机理和多样性、抗稻曲病资源的筛选以及遗传进行综述,并在抗稻曲病的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首先是目前的研究侧重于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多样性。二是在水稻抗稻曲病的生理机制研究较少,进展缓慢。三是抗稻曲病基因的遗传和定位进展缓慢,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克隆还未开展。  相似文献   
49.
优质三系杂交香稻黔香优302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黔香优302是用香型优质三系不育系粤丰A与香型优质恢复系黔香恢302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香稻。2003~2004年参加贵州省水稻区试和生产试验,区试平均产量8.13t/hm2,比对照汕优63低2.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84t/hm2,比对照金优63增产3.37%。稻瘟病抗性优于对照,耐寒性强,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稻谷二级标准,2005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香优302在贵州省内外示范推广,产量与一般杂交稻相当,栽培试验最高产量11.84t/hm2,其香型稻谷和稻米的商品价格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香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份来自全国各地,具一定代表性香稻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香稻资源的籼粳两大类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在比较香稻与恢复系和保持材料的遗传差异中发现,与26份恢复系聚类为两大类群,一类是以香稻资源与恢复材料相互交错,另一类是以香稻资源为主;与22份保持材料聚类为三大类群,第I类是以保持材料为主,第II类是香稻资源和保持材料相互交错,第III类是以香稻资源为主。表明,这些香稻资源与恢复系和保持材料都存在较大遗传差异,且与保持材料的遗传距离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