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379篇
农学   160篇
基础科学   174篇
  158篇
综合类   1170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114篇
畜牧兽医   648篇
园艺   288篇
植物保护   12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本试验旨在研究α-硫辛酸(α-LA)对热应激绵羊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的影响,以期阐述其抗热应激的机理。选择4~5月龄、体重35~40 kg的绵羊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TL)、低剂量组(LA-L,添加600 mg/kgα-LA)、高剂量组(LA-H,添加900 mg/kgα-LA),在热应激条件下(7~8月)饲喂4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α-LA添加组平均日采食量增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7. 3%和2. 7%(P> 0. 05);高剂量组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及α-LA添加组血浆中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显著下降(P<0.05);α-LA添加组血浆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热休克蛋白70(HSP70)、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 <0.05)。2)与对照组相比,α-LA添加组肝脏中炎性相关因子IL-1β、IL-8、核因子-κB(NF-κB)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 <0.05),抗炎因子干扰素-γ(IFN-γ)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α-LA显著增强热应激绵羊的抗氧化能力,减少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增强抗炎因子的表达,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且与α-LA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2.
内蒙古红干椒RAPD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开鲁县12个红干椒品种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采用正交优化设计方法,对红干椒RAPD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红干椒RAPD的反应体系(25μL)为:PCR染料2.0μL,MgCl22.0 mmol·L-1,dNTPs0.6 mmol·L-1,引物0.5μmol·L-1,DNA模板125ng,Taq酶1.25U,超纯水14.9μL;适宜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4min,40个PCR循环94℃变性1min,37℃退火1min,72℃延伸1.5min,72℃复延伸5min,4℃保存。  相似文献   
103.
初生雏腿病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生雏腿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病鸡侧卧,站不起来,跗关节着地、跛行,以至瘫痪。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孵化过程中感染了种鸡患有的某些传染病、代谢病。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个症状群。因此不能一看到此类症状,就简单地诊断为细菌感染,要全面分析发病原因,下面就发病原因和诊断要点分述如下。 1由传染性疾病引起的腿病 1.1葡萄球菌病   发病原因是孵化过程的感染。即孵化室消毒不彻底,造成葡萄球菌大量繁殖,通过蛋壳、呼吸道、脐孔进入雏鸡体内。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站立不稳,以跗关节着地。切开肿胀…  相似文献   
104.
切根改良对退化草地羊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羊草群落重度退化围封草地进行不同深度切根改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切根深度对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不同,切根深度4cm时,群落总盖度和群落密度提高,切根深度7cm时群落高度提高;切根7cm现存量提高;切根羊草种群的相对生物量显著提高(P<0.05).切根显著减少了物种数,4cm的物种数最少,显著降低了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切根可以促进羊草复壮与自我繁殖,使羊草的个体数量增加、盖度提高,群落物种逐渐减少,使优势种变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05.
香荚蒾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荚蒾花白色而浓香,花期极早,是北方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该文介绍了种子处理、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等育苗技术,并对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观测,为香荚蒾播种育苗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6.
加强宏观调控建设稳固的玉米制种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农作物增产增收的根本,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受种子生产基地的影响.玉米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如何建立一个稳定良好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事关农业用种安全大局,须引起种子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就玉米制种基地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的对策,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7.
闫明媚 《中国家禽》2001,23(16):24-24
沈阳周边某鸡场存栏蛋鸡3500只,于2000年9月份(80日龄),鸡群陆续出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呼吸困难、喘息、下痢、贫血、皮下有肿物、机体消瘦等症状,发病率50%,死亡率10%左右,病程在20~30天。用环丙沙星、痢特灵及呼吸道药物治疗不见效。被检鸡头部、颈部及胸部皮下组织增生,形成黄白色肉芽结节,鼻腔粘膜充血、出血、粘液增多;气管环状充血,内有粘液,气囊混浊增厚,上面可见黄白色或绿色表面凹陷的圆盘状团块及结节;肺淤血、出血,表面及实质内散在大小不等的黄色小结节。肝肿大,色黄质脆,有坏死点。腺胃肿胀,粘膜溃…  相似文献   
108.
甜樱桃不同砧穗组合成花调控关键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续伟  倪杨  张开春  张晓明  闫国华  王晶  周宇 《园艺学报》2017,44(11):2064-2074
为了研究甜樱桃(Prunus avium)成花调控关键基因在不同砧穗组合中表达差异,以甜樱桃‘艳阳’(Sunburst)为接穗,‘ZY-1’(P.cerasus)、马哈利(P.mahaleb)和‘兰丁2号’(P.avium × P.pseudocerasus)为砧木的嫁接组合为试材,调查统计4年干龄不同砧穗组合的总花芽量及开花情况;克隆甜樱桃成花调控网络中EARLY FLOWERING 3(ELF3)、CONSTANS(CO)、FLOWERING LOCUS T(FT)等9个关键作用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不同砧穗组合接穗的幼叶、叶芽、成龄叶、花芽、叶芽附近叶片叶柄及花芽附近叶片叶柄中这些基因的表达量鉴定。结果显示,艳阳/ZY-1、艳阳/马哈利和艳阳/兰丁2号组合的平均单株花芽量分别为279、288和317朵,不存在明显差异,但不同组合的花期却明显不同,当艳阳/马哈利有72%花芽处于开放期时,艳阳/兰丁2号的花开放比例只有7%,艳阳/ZY-1的花开放比例为49%;此外,PaELF3、PaCO、PaFT等9个成花关键基因,在同一时期不同砧穗组合的接穗组织中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PaAP1在不同砧穗组合的花芽中表达模式与花期规律一致,表明PaAP1与樱桃花期调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9.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教学中,运用图式思维进行教学和培养,对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园林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园林设计师和业主共同找寻矛盾、认识矛盾最后解决矛盾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图式思维在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就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图是思维的培养与运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0.
耕作管理对潮土团聚体形成及有机碳累积的长期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黄淮海平原潮土区耕作管理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及有机碳累积的长期效应,为提升潮土地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方法】采集河南省封丘县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连续8年保护性耕作的不同处理原状土壤样品,分析测定土壤团聚体的数量、稳定性以及土壤和各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结果】与常规翻耕处理相比,长期免耕和间歇性翻耕使0-10 cm土层粗大团聚体和10-20 cm土层细大团聚体的质量比例分别提高了63.4%和28.1%。秸秆还田主要提高了0-20 cm土层大团聚体的质量比例,平均提高率为3.0%。降低翻耕频率或秸秆还田处理,使不同土层团聚体的稳定性有所提升,前者使0-10 cm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值分别增加了11.9%-31.6%和4.1%-13.7%;后者使0-20 cm MWD和GMD值分别增加了3.5%和4.5%,翻耕频率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秸秆还田处理。在0-10 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随翻耕频率的降低而提高,而秸秆还田对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可以深入0-20 cm土层。耕作方式耦合秸秆还田处理对团聚体特征的影响显著大于降低翻耕频率或秸秆还田处理。潮土有机碳积累的主要贡献来源于粗大团聚体和细大团聚体,通过降低翻耕频率,可以提高0-10 cm土层粗大团聚体和10-20 cm土层细大团聚体对潮土有机碳积累的相对贡献,提高率分别达49.2%和29.1%。【结论】长期免耕和间歇性翻耕结合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潮土大团聚体的数量及其稳定性,通过提高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相对贡献,可以增加潮土碳累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