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5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边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的两个边缘区,运用Shannon-W 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标以及边缘效应强度指数,对其边缘效应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的林隙边缘区的边缘效应强度值为0.843 3~1.191 3;而用生态优势度值测定的林隙边缘区的边缘效应强度值为0.653 1~2.740 3。  相似文献   
32.
试验采用200、500、1 000mg·L~(-1) 3个浓度梯度的外源6-BA,研究其对大红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Crimsonlake’)生长、开花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6-BA对大红三角梅的生长影响效果不明显;3种浓度下的6-BA均能促使大红三角梅提前开花,浓度越高提前效果越明显,但同时会使其花苞片有减小趋势,开花数量减少、品质降低;500、1 000mg·L~(-1)处理延长了大红三角梅的花期天数,但效果并不显著;200、500mg·L~(-1)浓度下使大红三角梅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以利于其生长和开花。总体来看,500mg·L~(-1)浓度下对大红三角梅的综合调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灌木滞留颗粒物效应的时空特征,采用水洗-滤膜法结合比例换算法对福州市15种道路常用常绿灌木四季、4条道路以及4个不同着生角度叶片单位面积的总滞尘、滞留粒径10μm(Dp10μm)和粒径2.5μm颗粒(Dp2.5μm)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绿化灌木四季滞留颗粒物的能力都呈现秋季最少,春季或冬季最多的规律,四季主要滞留Dp2.5μm颗粒,且秋季的质量百分比最大。树种4条道路滞留颗粒物的能力与道路交通状况一致,基本呈江滨西大道(二环至三环间道路)白马路(二环内道路)闽江大道(二环至三环间道路)三环快速路的规律。此外,着生角度在60°~90°的叶片滞留能力最强。叶表具绒毛、沟壑、气孔、蜡质层等特殊叶表结构的树种四季,4条道路滞留颗粒物的能力始终较强。  相似文献   
34.
调查与正确评估行道树的危险度,有利于保持景观效果,使城市行道树能够更好、更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降低因行道树倒伏而妨碍交通或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运用目测树木评估法(VTA)评估法,对福州市常用的11种行道树进行潜在危险度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垂柳(Salix babylonica Linn.)的潜在危险度指数最高(48.6);潜在危险度指数值达30以上的有白兰(Michelia alba DC.Syst.)、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 Linn.)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inn.);潜在危险度指数值在20以上的有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和杧果(Mangifera indica Linn.);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A.Juss.)、榕树(Ficus microcarpa Linn.)、大叶榕(Ficus virens Ait.var.sublanceolat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 Bl.Bijdr)和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Jacq.)R.Br]等5种行道树的潜在危险度指数值均小于20,潜在危险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5.
对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的两个边缘区,运用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标以及边缘效应强度指数,对其边缘效应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的林隙边缘区的边缘效应强度值为0.8433~1.1913;而用生态优势度值测定的林隙边缘区的边缘效应强度值为0.6531~2.7403。  相似文献   
36.
珍稀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3种珍稀植物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沉水樟(Cinnamo-mummicranthum)、罗浮栲(Castanopsisfabri)群落乔、灌层及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探讨了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观光木群落、罗浮栲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指数为乔木层>灌木层;沉水樟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乔木层<灌木层;群落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比较为罗浮栲群落>观光木群落>沉水樟群落.群落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3群落均为远离稳定状态的不稳定群落,其相对的稳定性比较是沉水樟群落>罗浮栲群落>观光木群落,表现出与群落物种多样性不同的趋势.这种格局的产生是珍稀优势种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面积的Weibull分布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林隙面积分布格局是林隙的一个重要特征。林隙的大小不同 ,直接影响着林隙内的生态环境 ,进而对树种生长与更新产生不同的作用。通过对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96个林隙面积的调查 ,研究其冠空隙和扩展林隙面积的分布特征 ,用韦布尔 (Weibull)分布模型拟合冠空隙和扩展林隙的面积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冠空隙和扩展林隙面积分布格局均符合Weibull分布。  相似文献   
38.
黄山松林不同树种树冠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植物的空间占据能力的研究可以为探讨种群分布机制提供信息 ,分形几何是解决植冠和分枝格局形式的有力工具 .对寿宁、屏南二县黄山松林的不同树种冠幅的分形维数进行计算和比较 ,结果表明 :寿宁黄山松种群冠幅分形维数 >屏南县黄山松种群冠幅分形维数 ;屏南县黄山松林中的黄山松、马尾松、木荷具有相对较大的冠幅分形维数 ,说明其种间竞争小 ;屏南县黄山松冠幅分形维数小 ,其种内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39.
福建省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其恢复与重建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Conataza等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初步估算了福建省天然林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4.35×108美元/a,其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占75.00%、19.32%、5.68%,这反映出天然林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生态功能;在生态效益方面,营养循环、气候调节、侵蚀控制等方面生态功能尤为突出。福建省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全国总价值的0.88%,但基因资源、原材料、气候调节对全国生态服务功能贡献相对较高,分别为4.50%、4.17%和3.67%。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以及方法上的不成熟,故所得福建省天然林生态服务价值只是一个保守的、较低的估计值。以福建天然林生态服务价值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与重建的策略,为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40.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边缘木高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4个林隙的559株边缘木的调查,研究其径级和高度级的结构特征,用韦布尔分布(Weibull)模型和正态分布分别拟合径级和高度级分布.结果表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边缘木径级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而高度的分布既符合Weibull又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